- 年份
- 2024(14238)
- 2023(20477)
- 2022(17637)
- 2021(16745)
- 2020(14047)
- 2019(32147)
- 2018(32177)
- 2017(60100)
- 2016(33820)
- 2015(38408)
- 2014(38520)
- 2013(37321)
- 2012(35141)
- 2011(32018)
- 2010(32946)
- 2009(30467)
- 2008(30088)
- 2007(27253)
- 2006(24698)
- 2005(22557)
- 学科
- 济(130957)
- 经济(130806)
- 管理(95113)
- 业(89738)
- 企(74008)
- 企业(74008)
- 方法(53885)
- 数学(46066)
- 数学方法(45270)
- 中国(43505)
- 农(37130)
- 财(33214)
- 学(30362)
- 业经(30097)
- 制(29785)
- 地方(29650)
- 教育(26959)
- 理论(25679)
- 技术(25053)
- 农业(24484)
- 银(24237)
- 银行(24166)
- 贸(23991)
- 贸易(23971)
- 行(23259)
- 易(23225)
- 融(22542)
- 金融(22539)
- 和(20569)
- 策(19953)
- 机构
- 大学(481193)
- 学院(474754)
- 济(184763)
- 经济(180208)
- 管理(177019)
- 研究(170482)
- 理学(150374)
- 理学院(148515)
- 管理学(145450)
- 管理学院(144562)
- 中国(126915)
- 京(106448)
- 科学(105097)
- 财(89615)
- 所(88166)
- 农(79808)
- 研究所(79411)
- 中心(75773)
- 江(75375)
- 范(71385)
- 师范(70720)
- 业大(69383)
- 北京(69321)
- 财经(68620)
- 经(62105)
- 农业(62050)
- 院(61599)
- 州(60455)
- 师范大学(56950)
- 经济学(54323)
- 基金
- 项目(305125)
- 科学(238947)
- 研究(226985)
- 基金(215922)
- 家(188473)
- 国家(186728)
- 科学基金(158289)
- 社会(138849)
- 社会科(131253)
- 社会科学(131219)
- 省(121159)
- 基金项目(112153)
- 教育(109760)
- 划(103136)
- 自然(102121)
- 自然科(99733)
- 自然科学(99707)
- 自然科学基金(97903)
- 编号(94194)
- 资助(90627)
- 成果(81200)
- 重点(69588)
- 课题(69021)
- 发(67761)
- 部(67579)
- 创(64743)
- 创新(59907)
- 教育部(57819)
- 项目编号(57797)
- 大学(57702)
- 期刊
- 济(217520)
- 经济(217520)
- 研究(156285)
- 中国(112014)
- 教育(84394)
- 学报(76569)
- 农(73485)
- 管理(70222)
- 科学(69081)
- 财(66978)
- 大学(59042)
- 学学(53366)
- 农业(50418)
- 融(47945)
- 金融(47945)
- 技术(45156)
- 业经(35039)
- 财经(33888)
- 经济研究(33840)
- 经(29131)
- 问题(27503)
- 图书(27397)
- 业(26852)
- 科技(23387)
- 技术经济(23238)
- 贸(22466)
- 理论(22371)
- 坛(22070)
- 论坛(22070)
- 版(21647)
共检索到75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培恩 陈子辰 杨树锋 陈慰浙
本文分析了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研究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应从国际竞争环境和现实社会需求出发,先行一步将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从注重规模的扩张转移到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上来,并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金光 曹燕萍
从我国部分重点综合性高校所提出的创建研究型大学这一基本目标出发,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从研究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体系、指导体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必要性,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分析了它与技术转移的区别,设计了相应的判别标准,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转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向●顾明远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的建立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位源于中世纪的大学,早于研究生教育。当时大学毕业就可以获得一个学位,硕士或博士。它表明一种职业资格,而且硕士和博士没有本质的区别。到15世纪末,硕士和博士在等级上才出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段锐
以大学中研究生院和学科院系为资源配置博弈的二元主体,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过程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收益与成本。指出在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研究生院和学科院系双方均需寻求配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并就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资源配置 动态博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科团队 集群创新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云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康宏
经过20余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研究型大学要培养科学大师,也要培养工业企业技术研发英才。发展研究生合作教育既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研究型大学走向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繁荣的重要手段。发展研究生合作教育应当理顺校企关系,建立完善的合作教育机制;加大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力度,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企业高级研发人才;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合作教育的导师队伍。
关键词:
合作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型大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晓齐 赵世奎 黄照旭 徐明慧 贾涛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主体,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成为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推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行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一体化改革和学位学制改革, 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实行社会化管理与分工,加强团队建设。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研究生教育 定位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政
经过多年的发展,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最大产业就业的重要市场和发展的主力军,在走向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我国创造业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做了剖析,并提供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世界工厂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涛
本文论述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简要历程、研究生教育的成绩和基本经验,及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和重点的思考。认为:应该正确处理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应该深化改革,积极推动学科组织创新、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创新和培养制度创新;应该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孟浩 周立 吴玉鸣 李应博
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对于推进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是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四大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实现大学向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转移的有效支撑,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并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大学科技园是整合大学优势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凝聚创新人才、实现研究型大学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研究型大学、政府、企业、中介机构都应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创新能力转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桂华
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谢桂华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学科门类大体齐全、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学位质量能得到基本保证的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及运行机制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陈建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成创新性大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性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原始创新稀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性优势。主动革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学术研究范式,加强跨界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加快创新性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殷辉安 李余生 刘蜀骏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基本组成单元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知识创新和培养具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新教育能否彻底实施 ,取决于对创新教育的方向和基本目标的把握 ,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也取决于对创新教育途径的正确选择。本文就上述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粗浅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