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7)
2023(6368)
2022(5397)
2021(5065)
2020(4423)
2019(9779)
2018(9779)
2017(17639)
2016(10262)
2015(11768)
2014(11730)
2013(10978)
2012(10215)
2011(9285)
2010(9610)
2009(9166)
2008(9094)
2007(8070)
2006(7224)
2005(6891)
作者
(26251)
(22080)
(21862)
(21222)
(14413)
(10403)
(10237)
(8531)
(8342)
(8163)
(7510)
(7479)
(7116)
(7097)
(6992)
(6702)
(6605)
(6494)
(6455)
(6310)
(5575)
(5241)
(5197)
(5078)
(5075)
(5065)
(4932)
(4859)
(4404)
(4252)
学科
管理(36148)
(31978)
经济(31888)
(27587)
(24578)
企业(24578)
(15684)
(13934)
中国(11062)
方法(10475)
(9936)
数学(8768)
数学方法(8681)
体制(8578)
(8555)
(8294)
财务(8277)
财务管理(8249)
业经(8160)
企业财务(7871)
教育(7243)
(7235)
国家(6983)
(6922)
银行(6917)
财政(6876)
(6796)
金融(6793)
(6593)
(6190)
机构
大学(141634)
学院(134089)
(54222)
经济(52921)
管理(49342)
研究(46866)
理学(41540)
理学院(41050)
管理学(40442)
管理学院(40148)
中国(35628)
(32749)
(29648)
科学(24737)
财经(23885)
(22795)
(22366)
(21560)
中心(21194)
(20333)
研究所(19621)
(19360)
师范(19226)
北京(19099)
(17840)
财经大学(17661)
经济学(17339)
(17065)
业大(16187)
师范大学(15694)
基金
项目(84315)
科学(67289)
研究(66756)
基金(61175)
(51211)
国家(50751)
科学基金(44074)
社会(43338)
社会科(40935)
社会科学(40923)
教育(32843)
(32678)
基金项目(31900)
(27824)
编号(27047)
自然(26262)
自然科(25650)
自然科学(25643)
成果(25508)
自然科学基金(25201)
资助(24381)
(22900)
课题(20431)
(20374)
重点(19186)
大学(19028)
(18513)
教育部(18252)
(18148)
国家社会(17599)
期刊
(66414)
经济(66414)
研究(50891)
中国(37178)
(28842)
教育(26507)
管理(20402)
学报(18882)
(17577)
大学(16564)
科学(16548)
(15194)
金融(15194)
学学(13843)
财经(12883)
农业(11485)
(10947)
技术(10207)
经济研究(9967)
业经(8898)
会计(8441)
问题(8207)
图书(7312)
财会(7092)
(6946)
世界(6825)
国际(6352)
(6327)
理论(6172)
(6116)
共检索到22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建伟  
对美国14个州的14所著名公立大学的网络调查和资料分析发现,美国州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规定公立大学董事会的产生方式、成员数量、任期制度等三种方式直接或间接介入大学董事会人事事务。大学的公立性质、自治传统、合理的制度设计、独立法人地位等因素决定了美国州政府在介入时对控制和自治关系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公共行政的逻辑,还尊重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系统中的后来者,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和私立研究型大学并驾齐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管理体制。本文从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管理体制的形成、州一级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协调机构对公立研究型大学的管理、州长对公立研究型大学管理三个层面,对公立研究型大学管理体制的独特性及其影响机制与方式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清祥  魏海勇  
大学董事会制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形成具有密切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管理自主化、办学多元化和投入多样化的趋势下,我国已有200多所公立大学建立了校董事会,并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董事会运行机制,但总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正峰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公立大学将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引入到实践层面,产生了不同的反响。董事会制度的设立,一方面适应了当时的形势要求,为有些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董事会与政府、校长、教授在治校上的矛盾。而正是后者导致了它的失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蒲自立  刘芍佳  
本文针对公司控制中存在的不同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分析了董事会领导结构的不同形式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鉴于传统的绩效指标体系的缺陷,采用了EVA评价体系来分析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以控制权比例和EVA为指标的数据库,实证分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状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得出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俊荣  常京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董事会国际化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可以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路径。本文运用201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国际化能有效抑制内部控制缺陷;外籍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缺陷无显著影响,而外籍非独立董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国际化与内部控制缺陷的负向关系仅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  赵息  
以2009~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三方面——董事会独立性、团队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不显著;董事会团队异质性越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越长,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可能性越小。进一步地研究高管权力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能减弱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可能性的降低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婷婷  
关键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朱珠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对董事会治理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因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而显著降低,但在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且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内控缺陷对董事会治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修复效果上看,董事会治理水平会因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得到提升,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正面影响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加强监管,重视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这不仅为深化企业改革及产权制度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持续改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明  管志明  
公司治理从广义而言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其中外部治理中的市场机制对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司因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顽症,通过建立产品市场、管理市场和资本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对公司经营管理者(董事)产生激励与限制,将有利于纾解代理成本,同时竞争机制若要充分实现其作用,需要公司董事会的重新建构和调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淑娟  
问责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词。目前,很多州逐步形成了公立院校的州问责制,它通常由应答性问责和奖惩性问责这两种类型的问责政策构成。在问责活动中,被问责的一方必须提供有关活动的信息,并为其正确性做出说明,这属于应答性问责行为,是弱问责的表现形式;如果其行为或解释不能令人满意的话,就会受到惩罚,这属于奖惩性问责,是一种强问责。在州问责制中,与这些手段相对应的政策工具就是绩效报告和绩效拨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红秀  黄政  
董事会作为内部控制的最终责任人,直接影响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2012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效的样本公司及其有效的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董事会特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独立性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的会议频率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负相关;两职合一、董事会的持股比例均负向影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并不显著;董事会规模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呈倒U型关系,但也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玲芳  朱晓明  
本文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截至2003年底的数据,考查了董事会治理机制与所有权、控制权之间的交互影响,及董事会组成的不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中控股股东所占比例是公司治理水平的一个表征,当董事会大部分席位由控股家族控制时,公司治理环境较差,以"侵占效应"为主,导致公司价值降低。本文最后还提出改善董事会治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东  黄丹  杨丹  
基于当前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深入考察了非实际控制人的董事会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非实际控制人具有董事会权力时,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即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较低但所选项目的并购绩效较高,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非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或者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的治理效应会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董事会权力的非实际控制人主要是通过减少无效并购(源头控制)和提高并购整合能力(过程控制)这两条路径来为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的;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正式推出放大了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在属于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并购视角拓展了有关非实际控制人治理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市场化力量能否有效制衡政府股东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解答,还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张天宇  
围绕战略实现这一内部控制目标的原始禀赋,基于挖掘式与探索式两种创新战略的替代效应,实证考察以下两个问题:(1)董事会行为是否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2)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对董事会行为和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行为表现越积极,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挖掘式创新战略,而且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董事会行为对挖掘式创新战略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注重追求规模经济和当下生产效率,整体创新能力仍然不高,对于风险较大的探索式创新战略持谨慎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