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3)
2023(14389)
2022(12633)
2021(11851)
2020(9886)
2019(22696)
2018(23002)
2017(44045)
2016(23940)
2015(27468)
2014(27904)
2013(27845)
2012(25782)
2011(23451)
2010(23670)
2009(21954)
2008(21481)
2007(19016)
2006(17209)
2005(15701)
作者
(72254)
(59340)
(59301)
(56091)
(37758)
(28470)
(26912)
(23189)
(22574)
(21430)
(20265)
(20108)
(19015)
(18915)
(18378)
(18367)
(17672)
(17508)
(17062)
(16974)
(15048)
(14687)
(14381)
(13512)
(13377)
(13305)
(13279)
(13214)
(12020)
(11748)
学科
(101794)
经济(101686)
管理(66310)
(63801)
(50785)
企业(50785)
方法(41208)
数学(35315)
数学方法(34936)
中国(32159)
(28819)
地方(26274)
业经(23503)
(23373)
(21567)
(20070)
贸易(20052)
(19583)
(19414)
农业(19168)
(17883)
银行(17839)
(17222)
(16645)
金融(16644)
(16450)
环境(15912)
理论(15593)
技术(15449)
(14636)
机构
学院(347221)
大学(347161)
(138213)
经济(135035)
管理(134236)
研究(121731)
理学(114483)
理学院(113144)
管理学(111228)
管理学院(110594)
中国(92371)
(76361)
科学(75324)
(65791)
(62578)
(57073)
研究所(56425)
中心(54170)
(52331)
财经(51309)
业大(50946)
北京(49598)
(47121)
师范(46681)
(46396)
农业(44362)
(44235)
(43114)
经济学(40158)
财经大学(37879)
基金
项目(226561)
科学(176021)
研究(167398)
基金(160733)
(139666)
国家(138433)
科学基金(117499)
社会(102464)
社会科(96942)
社会科学(96918)
(89153)
基金项目(85416)
教育(76251)
自然(75906)
(75150)
自然科(74041)
自然科学(74022)
自然科学基金(72649)
编号(69487)
资助(67004)
成果(57681)
(51970)
重点(50727)
(49319)
课题(48784)
(46554)
创新(43406)
科研(42937)
项目编号(42496)
教育部(41799)
期刊
(161524)
经济(161524)
研究(109678)
中国(70061)
学报(54192)
(52721)
管理(51393)
科学(49786)
(46383)
教育(41352)
大学(40569)
学学(37825)
农业(36672)
(34105)
金融(34105)
技术(32377)
业经(27882)
经济研究(25739)
财经(24128)
问题(21336)
(20521)
图书(19979)
(18832)
理论(18122)
商业(16842)
技术经济(16839)
(16799)
科技(16704)
实践(16584)
(16584)
共检索到534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道平  夏秀芹  
发达国家关于逆向物流的研究较早,在生产商延伸责任制下,末端产品通过生产商、生产商联合体或第三方回收公司从消费者逆向返回生产商,其中第三方物流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不断演进的过程,正在向发展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推进物流战略联盟及第四方物流发展;因此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优势意义重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兰迎迎   张华   马超  
针对我国电子废弃物分散性大、回收主体缺乏合作与监管、消费者环保意识较差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回收效率低下的难题,对环境NGO监管电子废弃物线上线下的三方回收合作开展了研究。首先对三方博弈主体进行演化的基本假设并进行模型构建,然后求解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稳定分析,最后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环境NGO参与监管能有效促进电子废弃物的线上回收与线下回收合作,解决回收难的问题,进而减少环境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江军  
首先分析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回收渠道结构不合理、拆解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策略,如完善电子废弃物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建立电子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伟  刘宝学  
现代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并呈急剧上升趋势,合理地回收与利用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环境优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对电子废弃物缺乏健全的回收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化处理电子废弃物使之能够变废为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玉兰  李君华  
通过引入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产业集群可在多方面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资源减量化、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为了进一步将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是明晰产权,制定和完善各种严厉的环保法规,通过市场的作用,推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枚莲  刘静思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增加,电子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广西电子废弃物迅速增加,对广西循环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凸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与回收政策法规的制订情况,根据广西1990年到2006年的电子产品拥有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针对广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总结了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存在的主要障碍:广西电子废弃物总量分布不确切;对电子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和危害认识不足;民间作坊处理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针对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朋蔚  
在分析中国和印度两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法律规范、回收体系和经济技术体系三个方面比较两国在该产业发展上的异同,结果发现:中印两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规模增长趋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方式以及处理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是相对中国而言,印度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管理的制度建设上存在明显滞后。同时,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均存在回收和处理方式落后、规则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中印两国应进一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并通过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国际非法电子废弃物进口;同时合理利用和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回收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加大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伟  韩春宇  周三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呈现出组成复杂、类型多样、更新迅速、使用普遍的特点,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多样、堆积如山的电子废弃物。解决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来说,显得更加急迫。目前来看,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着重从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回收三个环节明确各方义务与责任,探讨电子产品从生产到废弃的全过程控制方法,引入电子产品回收信用评价系统,构建适合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新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艺勋  
本文认为,通过引入基于第三方回收体系的市场化机制,可以降低电子废弃品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满足国家对于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第三方回收体系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为了整个国家环境质量的提升,就必须使回收体系得到良性的、健康的发展。而回收体系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体系中制造商、回收商和处理商这三大主体的支持,每个主体都必须从大局出发,避免只追求个体利益的增长而忽视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应构建畅通无阻的信息链;与此同时,国家也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回收体系所涉及的行业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宏观监管力度,使整个社会达到市场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合理平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翠霞  丁雄  贾仁安  周国珍  黄振侠  万里平  
在国家系列文件的推动下,各地积极探索采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及财政补贴的方式推行农业废弃物第三方治理模式,如何保障该模式的可持续运营是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可持续运营作为政策补贴效率评价准则,采用入树子系统建模法构建农业废弃物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相应的政府补贴政策参数;以江西正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罗坊农业废弃物集中治理大型沼气工程为例,通过政策参数调控,对集中供气/沼气发电上网特许价格、有机肥生产/价格补贴、发酵原料成本补贴三项政策的实施效率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沼气特许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翠霞  丁雄  贾仁安  周国珍  黄振侠  万里平  
在国家系列文件的推动下,各地积极探索采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及财政补贴的方式推行农业废弃物第三方治理模式,如何保障该模式的可持续运营是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可持续运营作为政策补贴效率评价准则,采用入树子系统建模法构建农业废弃物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相应的政府补贴政策参数;以江西正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罗坊农业废弃物集中治理大型沼气工程为例,通过政策参数调控,对集中供气/沼气发电上网特许价格、有机肥生产/价格补贴、发酵原料成本补贴三项政策的实施效率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沼气特许价格能保障企业五年内实现集中供气目标规模;企业发电产能利用率与企业累计收益对沼气发电上网特许价格敏感;要实现有机肥商业化生产必须有合理的有机肥价格补贴。最后,依据政策效率仿真所确定的各政策参数取值参考区间,设计补贴方案,并利用SD仿真实验逐步调整优化补贴方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许民利  李圣兰  郑杰  
基于"互联网+回收"情境,研究网络回收商和流动回收小贩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竞合关系,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刻画演化博弈过程,分析相关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走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回收商和流动回收商小贩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与违约惩罚力度、合作后的超额收益正相关,与合作后的共同成本、单独选择合作策略付出的成本以及因搭便车行为增加的收益负相关。由于分别存在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率和共同成本分摊率,网络回收商和流动回收小贩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福茂  王聪颖  魏洁  
电子废弃物缺乏规范的回收处理渠道,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围绕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渠道的特点,综合考虑正规渠道的激励因素与非正规渠道的制约因素,建立回收处理渠道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电子废弃物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的政策支持,回收处理企业的技术创新,将正规回收处理企业设计规模利用率作为指标调控回收处理状况,加强对二手家电市场的监管等措施,对增加电子废弃物的正规回收处理量及促进回收处理渠道的规范化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宁  梅凤乔  叶文虎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两方面介绍德国对家庭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管理经验,为我国同类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提供参考。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管理目标可归纳为三方面:①从家庭产生的废物流中将电子废弃物分离出来;②推动资源再生;③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避免人体与环境健康损害。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体系的参与者可分为七类,其责任内容如下:①政府机关,联邦级行政机关负责政策制定,有权管理生产者注册,协调与监督回收处理过程,联邦州政府负责颁布地方法规并指定公共废物管理机构;②家庭消费者负责将电子废弃物放入专门的收集容器;③分销者可自愿协助电子废弃物的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迪  宋小龙  杨东  李嘉文  
基于生命周期工具,从物质代谢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益两方面建立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并以废弃手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我国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水平及其改进潜力。结果显示,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在物质代谢效率指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绩效水平,但在生态环境效益方面尚存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通过情景设置开展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主导回收情景在各项环境绩效指标上均略有改进;区域产业链配套情景下运输距离的减少仅对人体健康改善指标起到优化效果;鼓励部件再使用情景和先进资源化技术情景可显著提升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前者优化效果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上,后者优化效果更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