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6)
- 2023(11645)
- 2022(10298)
- 2021(9696)
- 2020(8231)
- 2019(19122)
- 2018(19606)
- 2017(37860)
- 2016(20736)
- 2015(23653)
- 2014(24058)
- 2013(23652)
- 2012(21849)
- 2011(19716)
- 2010(19790)
- 2009(18235)
- 2008(17805)
- 2007(15644)
- 2006(13873)
- 2005(12236)
- 学科
- 济(80042)
- 经济(79947)
- 管理(59355)
- 业(54309)
- 企(44377)
- 企业(44377)
- 方法(36905)
- 数学(32032)
- 数学方法(31702)
- 中国(23654)
- 农(21997)
- 财(20299)
- 学(18097)
- 制(17564)
- 业经(17168)
- 地方(16423)
- 贸(15389)
- 贸易(15381)
- 易(14959)
- 银(14165)
- 银行(14124)
- 理论(14076)
- 农业(14035)
- 行(13523)
- 和(13342)
- 融(12683)
- 金融(12675)
- 环境(12577)
- 体(12571)
- 技术(12444)
- 机构
- 大学(297826)
- 学院(295980)
- 管理(117452)
- 济(114469)
- 经济(111773)
- 理学(101294)
- 理学院(100159)
- 管理学(98518)
- 研究(98077)
- 管理学院(97973)
- 中国(73432)
- 京(64386)
- 科学(61267)
- 财(54860)
- 所(49519)
- 农(47073)
- 研究所(44965)
- 业大(44246)
- 财经(43670)
- 中心(43637)
- 江(42941)
- 北京(41115)
- 经(39511)
- 范(39510)
- 师范(39127)
- 农业(37042)
- 院(35878)
- 州(35172)
- 经济学(33424)
- 财经大学(32412)
- 基金
- 项目(198838)
- 科学(154735)
- 研究(147567)
- 基金(141951)
- 家(123103)
- 国家(122071)
- 科学基金(103866)
- 社会(90122)
- 社会科(85195)
- 社会科学(85173)
- 省(78057)
- 基金项目(75849)
- 教育(67889)
- 自然(67453)
- 划(65851)
- 自然科(65793)
- 自然科学(65777)
- 自然科学基金(64541)
- 编号(62061)
- 资助(58724)
- 成果(51404)
- 重点(43905)
- 部(43758)
- 课题(42889)
- 发(42187)
- 创(41087)
- 项目编号(38372)
- 创新(38287)
- 科研(37832)
- 教育部(37252)
- 期刊
- 济(127384)
- 经济(127384)
- 研究(89649)
- 中国(56215)
- 学报(46967)
- 管理(43300)
- 农(42505)
- 科学(42348)
- 财(39537)
- 教育(36274)
- 大学(35109)
- 学学(32816)
- 农业(29593)
- 技术(25799)
- 融(25540)
- 金融(25540)
- 业经(21791)
- 财经(20627)
- 经济研究(20081)
- 经(17455)
- 问题(17318)
- 图书(17010)
- 理论(15967)
- 实践(14757)
- 践(14757)
- 科技(14413)
- 业(14268)
- 技术经济(13977)
- 商业(13646)
- 现代(13556)
共检索到435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萍
在中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典型化事实,比较流行和直观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压低了劳动者的工资,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制约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力量等制度因素。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部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缺少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等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是导致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对实施最低工资法和集体协议制度可能产生的就业效应和分配效应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简晓培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代表与经营者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劳动关系双方及有关各方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关键词:
工资 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洋 韩俊江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立法还不普遍,当前有8个地区正式实施立法。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国家层面工资集体协商立法缺失,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够细化,现行法律的执行效果不好,缺乏法律责任和冲突处理机制的规定等。因此,加快工资集体协调专项立法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建议提升立法层次、拓宽立法内容、完善协商主体、明确政府角色、强化法律责任。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立法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家欣 熊晖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一种工资决定机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平衡劳资双方利益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软法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与工资集体协商在制度表现、治理方式、价值导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是弥补硬法治理模式下工资集体协商缺陷的有效制度安排。构建以软法治理为核心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强化工会职能、培育协商公共空间以及构建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软法 劳动关系 工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敏 乔朋华 李爱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源于西方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是在社会分配不均衡的背景下,协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一种手段。本文就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情况和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于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情况与员工组织认同感之间,以及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发挥作用对组织认同感影响的三个假设,以齐齐哈尔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开展情况为例来验证假设,并且结合假设的验证结果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的策略。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组织认同感 工资集体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覆盖面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和企业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格局,在提高劳动者工资、缓和劳资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到,集体协商模式的选择不清、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工会独立性和代表性的缺失,制约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为此,应分别确立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制定规则、协调劳资纠纷与监督等职能,改革基层工会的资金来源与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质性发展。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发展模式 政府角色定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乐明 陈晓菲 王杰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将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作为维权意识的代理变量,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影响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因素并测度其边际影响。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位级别的提高,认知程度也随之加深,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此测度不同劳动者群体的认知程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工资效应。结果表明,劳动者认知程度的提高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严格实施整体上对工资增长均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霞
当前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展顺利,成果显著,但是笔者发现,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偏差:(1)简单地认为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就是涨工资";(2)简单地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就是"劳资博弈";(3)简单地认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简单地认为工资集体协商仅仅为实现经济目标。四种观念偏差的成因主要是对当前我国集体协商制度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对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认识不清,新任工会干部比重太高,工会干部人数太少,任务繁重。对于观念偏差的纠正,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1)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2)创新各级工会培训工作;(3)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当前的...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观念偏差 纠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左春玲
一年来,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将"拉动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消费,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和实践工资集体协商,以合理、有效地增加职工工资收入。文章从工资集体协商视角对央企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和策略进行研究。指出应该在央企监管部门、央企所属行业工会和人保部门之间建立行业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保障协商谈判的效率与公平。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构造了协商主体的效用函数;通过模拟赋值,对三种联盟结构下的工资协商主体的整体效用进行计算,进而得出央企效益类型以及议定工资增长率的高低决定协商主体策略选择的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锐敏 董念念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作为一种劳资力量平衡及平等对话的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武汉市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实质性工资集体协商可显著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积极劳资关系气氛中度正相关;而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消极劳资关系气氛高度正相关;双组织承诺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关系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双组织承诺 劳资关系气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重庆经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河南省平顶山市多措并举,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到位。一是依托劳动关系三方联动,加大推进工作力度。平顶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