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2)
2023(6492)
2022(5629)
2021(5176)
2020(4326)
2019(9829)
2018(10212)
2017(18757)
2016(10141)
2015(11591)
2014(11840)
2013(11576)
2012(11266)
2011(10683)
2010(11113)
2009(10624)
2008(10570)
2007(9545)
2006(9145)
2005(8519)
作者
(30647)
(26048)
(25732)
(24910)
(16577)
(12363)
(11818)
(10064)
(9826)
(9308)
(9086)
(8587)
(8582)
(8577)
(8311)
(7826)
(7636)
(7509)
(7308)
(7224)
(6955)
(6343)
(6322)
(5991)
(5846)
(5824)
(5683)
(5596)
(5361)
(5041)
学科
(66353)
经济(66290)
管理(30011)
(23061)
方法(19710)
(19667)
企业(19667)
地方(17104)
数学(17021)
数学方法(16831)
中国(14584)
(12799)
地方经济(12505)
(12224)
业经(11723)
(10994)
(10956)
(10452)
(9490)
金融(9490)
(8862)
银行(8847)
(8585)
(7838)
理论(7833)
贸易(7832)
体制(7772)
(7463)
经济学(7403)
(7359)
机构
大学(158414)
学院(155570)
(74853)
经济(73361)
研究(61549)
管理(53824)
中国(47002)
理学(44767)
理学院(44162)
管理学(43287)
管理学院(42980)
科学(34658)
(34647)
(34160)
(32121)
研究所(28523)
中心(26379)
财经(26181)
(25428)
经济学(24178)
(23852)
(23607)
北京(22468)
(21733)
师范(21542)
(21391)
经济学院(21186)
(19600)
业大(19396)
财经大学(19059)
基金
项目(90011)
科学(70190)
研究(67003)
基金(65013)
(56374)
国家(55886)
科学基金(46758)
社会(44001)
社会科(41586)
社会科学(41574)
(33555)
基金项目(33090)
教育(30834)
(28087)
自然(27940)
资助(27448)
自然科(27271)
自然科学(27262)
自然科学基金(26793)
编号(26075)
成果(23429)
重点(20445)
(20434)
(20220)
课题(19222)
国家社会(18551)
教育部(17853)
(17434)
大学(17418)
(17275)
期刊
(98243)
经济(98243)
研究(56842)
中国(37004)
(27135)
管理(24219)
学报(23241)
(22414)
科学(21643)
教育(19412)
大学(18165)
(17409)
金融(17409)
学学(16914)
经济研究(16485)
财经(15013)
技术(14534)
农业(14449)
(13203)
业经(12482)
问题(12306)
(10292)
国际(9661)
世界(9640)
技术经济(9416)
统计(8803)
改革(7798)
(7798)
经济问题(7724)
经济管理(7687)
共检索到265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关于“后WTO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现已提上议事日程。所谓后WTO时期从时间概念上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后几年;二是指全部过渡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从后WTO时期的背景概念来讲,即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主旋律,从最初的认知改变到之后的各种功能、作用等重新界定,形成一个渐进式的转型过程。劳动关系制度转型也是如此,即从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一体型的、统筹统包的"铁饭碗"劳动制度转向了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产权经营权和劳动权分离和独立的"契约"型劳动制度。在这个过程中,雇主从无到有,其主体被确立和被接受是渐进式的过程;其政治参与经历了观念上的反对到接受和鼓励;除允许追求利益目标之外,还被要求履行雇主责任;但雇主组织功能发挥滞后于转型经济发展所需。整个转变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认识而逐渐深化的,期间雇主所表现出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对转型经济及和谐劳动关系的贡献日渐显著和重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友慧  
缅甸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福建省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林友慧一、政府着意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缅甸的经济发展缅甸联邦是盛产大米的亚热带国家。全国人口4千多万,共有130多个民族。1984年宣布独立,成立了缅甸联邦政府。此后的十多年里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得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苏飞  
应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测算1979—2009年中国地下经济规模,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占GDP比例增长幅度较大,1990达到了23.28%,1992年以后则处于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约为20%左右,但相对规模仍然偏大。税收负担、失业率和政府管制是影响中国地下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地下经济规模比例与官方经济增长率互为因果关系,地下经济对官方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并加剧了现阶段中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经济理论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研究。前者是对经济理论体系的修正、改进和完善,对原有的命题或定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根据这一命题或定理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体系更为合理和完善。后者是对经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作理论研究,对有关经济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研究产业安全需要达成"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确保产业安全"的共识。产业安全可从产业控制力与发展力两个方面来考察,但更重要的是应当用综合的、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产业安全,还应进一步建立产业安全的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衡量方法、衡量结果的表达方法及质量判别方法,以及整体质量的综合判别方法。要理性地看待外资并购。应当清醒地看到,外商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在并购中绝大多数外资考虑的是经济利益,而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要着重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并购可以盘活资产存量,提高竞争能力,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绩效,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要以互利双赢来评价并购的结果,要规范审查外资并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济民  张灵静  欧阳儒彬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4亿吨、5亿吨和6亿吨三大台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增大和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走差别化竞争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粮食土地股份合作规模经营,加大粮食支持力度,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俊杰  李坤望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改革开放与全球经济"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教授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坤望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黑爱堂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中一项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投资战略是否科学、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能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迅速把它转化为生产力,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经济体制改革前,几次投资规模膨胀,导致经济发展剧烈的周期震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辅礽  
改革开放以来,在许多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且许多争论一再反复。一时间似乎认识比较一致了,过一段时间认识又不一致了,有些认识还相当对立。最近以来,一些本已基本解决了的问题又重新提出来了,几乎又回到了改革开放之初。争论不休,翻来复去,使人不知所从,使改革开放难以迈步,甚至出现某些反复。改革开放本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有不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在过去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每到一个关键时期,思想理论界都会出现激烈的争论,这有助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仍然会遇到左的思潮的阻碍;新时期要以扩大开放来促深化改革; 新时期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新时期要拓宽经济特区做“实验”的领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政府转型,减少腐败空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赵付科  
1978—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实践中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在理论上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在经济体制层面,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机制层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发展道路层面,积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和道路三个层面的突破共同构成了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中国模式",也成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创新的集中体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绍雨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民流动是我国当代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改革开放后农民流动的发展历程、成因与特点,辩证地分析了农民流动的利弊影响,并提出了引导农民流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目前国内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地域结构变化的认识有较大分歧。根据比较系统的指标评定,既有趋向平衡的一面,又有趋向不平衡的一面,不平衡中有平衡的因素,趋向不平衡是为较大范围相对平衡准备条件。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地域结构变化基本上是合理的,前进的。 不同的指标可以作出不同的判断。大多数论著根据这些年广东、福建等省的高速发展和深圳、珠海等特区的变化,得出不平衡加剧的结论。但从整体上,一两个典型不能概括全貌。本文采用以下四个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