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0)
2023(12141)
2022(10010)
2021(9153)
2020(7186)
2019(16344)
2018(16275)
2017(30428)
2016(16431)
2015(18434)
2014(18297)
2013(17723)
2012(16443)
2011(15009)
2010(15548)
2009(14752)
2008(14500)
2007(13338)
2006(12095)
2005(11500)
作者
(45419)
(37548)
(37335)
(35958)
(24248)
(17902)
(17187)
(14307)
(14275)
(13888)
(12828)
(12601)
(12152)
(11890)
(11777)
(11699)
(11253)
(10966)
(10929)
(10714)
(9672)
(9070)
(9049)
(8922)
(8551)
(8487)
(8249)
(8236)
(7699)
(7221)
学科
(87162)
经济(87076)
管理(49522)
(44804)
(38326)
企业(38326)
方法(30388)
数学(25463)
数学方法(25242)
中国(20510)
(19607)
地方(19142)
(18830)
业经(17661)
(15780)
(15355)
理论(14989)
(13390)
财务(13365)
财务管理(13340)
地方经济(12963)
(12837)
金融(12835)
企业财务(12743)
农业(12547)
(12133)
银行(12123)
(12072)
贸易(12058)
(11888)
机构
学院(239711)
大学(236473)
(106680)
经济(104443)
管理(87426)
研究(77830)
理学(73543)
理学院(72802)
管理学(71607)
管理学院(71154)
中国(63168)
(52454)
(48634)
科学(41423)
财经(40890)
(38107)
(38053)
(36941)
中心(35843)
经济学(34564)
研究所(33088)
(31378)
北京(31206)
师范(31119)
(30833)
经济学院(30644)
财经大学(30218)
(29269)
(27575)
业大(26836)
基金
项目(140277)
科学(110538)
研究(109931)
基金(100544)
(84435)
国家(83655)
科学基金(72902)
社会(71046)
社会科(67270)
社会科学(67255)
(54763)
教育(52572)
基金项目(51307)
编号(46997)
(44425)
自然(43155)
自然科(42143)
自然科学(42135)
资助(41783)
自然科学基金(41409)
成果(39263)
课题(32591)
重点(31430)
(31244)
(30386)
国家社会(29345)
(29153)
(28989)
项目编号(28807)
教育部(28221)
期刊
(133559)
经济(133559)
研究(79994)
中国(52226)
(44150)
管理(36533)
教育(31652)
学报(28776)
(28385)
金融(28385)
科学(27833)
(27731)
大学(23218)
技术(23159)
财经(22438)
经济研究(22321)
学学(21563)
业经(20819)
(19466)
农业(17826)
问题(16404)
(13198)
技术经济(12774)
商业(12211)
理论(11949)
图书(11810)
统计(11665)
国际(11455)
世界(11137)
财会(11043)
共检索到386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命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按劳分配。可以探索通过劳动股权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赋予其资本属性,让劳动像资本一样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股权并不排斥资本权益,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之共存。劳动股权也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方式,但它可以成为中国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实现劳动价值、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为劳动价值新的实现形式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探索先进制度作出中国贡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命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按劳分配。可以探索通过劳动股权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赋予其资本属性,让劳动像资本一样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股权并不排斥资本权益,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之共存。劳动股权也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方式,但它可以成为中国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实现劳动价值、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为劳动价值新的实现形式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探索先进制度作出中国贡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龙海燕  陈湘黔  
劳动定额标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按劳分配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劳资和谐、提升生产效率的有力保证。针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现状,要完善劳动定额标准的管理机制,就应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完善行业引导与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自主管理,促进工会监督管理的全面管理,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劳动定额标准管理机制,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企业持续发展、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奋根  赵翠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杜奋根,赵翠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不仅牵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价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对此,我们必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振铎  徐国全  
认识上的不足使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促产方式的单一化不能达到促产的最终目的;企业滥用税收优惠致使结果有违初衷;税收与其它杠杆调节活动不协调;税收促产宏观调控乏力。这种现状要求:促产增收工作必须符合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促产计划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促产工作还要有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胜利  
伴随着我国非劳动收入的多样化、复杂化,在非劳动收入方面也表现出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保护力度不够、非法的非劳动收入普遍存在和灰色的非劳动收入大量涌现等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是制度不完善,即在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打击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和抑制灰色的非劳动收入方面,存在着分配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加快非劳动收入的制度创新,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学模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遭到严重的挑战,其中,至关紧要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大家知道,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替代的经济规律,是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又是以其劳动价值学说为前提的。如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便难以维系。事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生死存亡,不可不察,不可不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素芳  
商品的价值规律是调节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客观机制 ,坚持市场化改革 ,就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各市场主体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和自由平等、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换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切实以服务于市场主体和从宏观上协调社会经济运行为出发点转换职能 ,为价值规律的客观调节创造完善的市场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劳动效率的主体——劳动力已成为商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结构也日趋复杂,因而用传统的方法测评工业劳动效率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必须进行指标更新,采用产品销售收入/工资总额的形式来测评工业企业(行业)的劳动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本文在说明劳动力产权的内涵及一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产权的特征,然后从实践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实现劳动力产权的原因,最后指出在我国实现劳动力产权的要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玉珍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已成为诸多教育理论杂志的讨论专栏。然而,就现有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有两种倾向是明显地存在着的。其一是,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市场化”、学校要“企业化”、教育劳动要“商品化”,其二是,有一部分人,也是多数人认为,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妨称之为“主动适应”说),其理由是:教育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教育的实践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不是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但同时又强调,对不同部分的教育应该具体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灿  
当代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本文认为 ,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知识劳动运用于生产过程 ,作为高智力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生产劳动的概念已进一步由直接生产领域扩展到间接生产领域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 ,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 ,大量的知识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以知识劳动为基础的企业中 ,把人的创造潜力充分调动出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承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 ,就必须给具有高知识含量和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本合理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