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7)
2023(11548)
2022(9417)
2021(8441)
2020(6752)
2019(14950)
2018(14536)
2017(26594)
2016(14575)
2015(16264)
2014(16303)
2013(15622)
2012(14496)
2011(13364)
2010(13777)
2009(13070)
2008(12341)
2007(11676)
2006(10512)
2005(9348)
作者
(43183)
(35811)
(35691)
(33893)
(22708)
(16882)
(16273)
(13790)
(13685)
(12944)
(12295)
(11960)
(11643)
(11466)
(11372)
(11098)
(10607)
(10511)
(10362)
(10224)
(9190)
(8855)
(8835)
(8439)
(8243)
(8053)
(7895)
(7789)
(7443)
(7071)
学科
(77444)
经济(77383)
管理(41194)
(31444)
(25369)
企业(25369)
方法(23946)
数学(20836)
数学方法(20671)
地方(20524)
中国(20042)
(16772)
(14996)
业经(14904)
(14153)
(13291)
地方经济(13275)
(11932)
金融(11924)
(11081)
银行(11054)
(10789)
(10732)
农业(10708)
理论(10516)
环境(10479)
(10358)
贸易(10343)
(9910)
(9273)
机构
学院(209170)
大学(206678)
(92112)
经济(90115)
研究(76520)
管理(73361)
理学(61100)
理学院(60430)
管理学(59241)
中国(59067)
管理学院(58866)
(44176)
科学(44097)
(42818)
(38686)
中心(34905)
(34573)
研究所(34462)
(33840)
财经(32942)
(29740)
经济学(29527)
业大(29047)
(28105)
北京(28017)
(27251)
师范(26935)
农业(26906)
(26862)
经济学院(26120)
基金
项目(132123)
科学(102391)
研究(98757)
基金(92851)
(81189)
国家(80526)
科学基金(67984)
社会(62775)
社会科(59430)
社会科学(59417)
(53093)
基金项目(47329)
教育(45918)
(43417)
自然(41481)
编号(40622)
自然科(40526)
自然科学(40510)
自然科学基金(39749)
资助(38737)
成果(33815)
重点(30163)
课题(29960)
(29829)
(28199)
(26771)
国家社会(26126)
创新(25140)
(24912)
(24912)
期刊
(115374)
经济(115374)
研究(68473)
中国(48987)
(33676)
学报(33113)
(32521)
管理(29987)
科学(28524)
教育(27261)
大学(25213)
学学(23521)
(23113)
金融(23113)
农业(21729)
技术(20391)
经济研究(20040)
业经(17982)
财经(17807)
(15574)
问题(13902)
统计(11314)
(11109)
技术经济(10926)
(10920)
图书(10871)
国际(10100)
商业(10090)
世界(10084)
(9909)
共检索到341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玉萍  杨文智  张晓成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是保证造林绿化效率,提高营林质量的主要基础,而种子质量检验体系建设是培育良种壮苗,提高造林成效的关键环节。因此,根据目前种子检验工作现状,结合市场经济对种子检验的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检验体系,加强监督检验,强化检验手段,增加检测指标;加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种子检验规程标准的制定;稳定机构,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鞍钢  鄢一龙  刘生龙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五年计划虽然得以保留,但往往被认为只具有象征意义,而不具实质干预功能。本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五年计划的指标加快了能源强度的下降。此外,本文还利用ARIMA模型对其他指标的计划干预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提供公共产品的指标具有干预性,而提供私人产品的指标大部分没有干预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五年计划具有实质干预功能,但其干预功能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曙东  吴沛良  赵西华  费贵华  汤成快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金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行,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建立一套怎样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成了我国当前统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共同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一、传统的以统计报表制度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采用清一色的统计报表制度来搜集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这种调查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曾为党和政府制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志源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城镇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部门承担生活保障、农村无生活能力和生活来源的老人由民政部门承担生活保障,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不同保险需求,由众多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森  宋桂荣  
在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中,对财政体系的界定问题历来存在较大分歧。把财政体系划分为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国营企业财务四环节的观点占统治地位。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在国家职能范围及由其决定的财政分配活动的范围、方式及与此紧密联系的财政体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合理地重新界定财政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谷春立  
为了了解在技术变革推动下的技术改造过程,特提出技术改造体系群这个有价值的概念,并用之作为解释和说明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改造等技术活动的演进过程。一、技术改造体系群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技术改造体系群是指技术改造主体实施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改造等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聂志刚  
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统计指标体系聂志刚保险统计是认识、掌握和分析保险事业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行科学管理、指导保险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保险业改革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颁布实施,计划体制下保险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世友,邵延学  
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的作用是推动和扩散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政府根据一系列的激励和调节机制,来推动创新活动的展开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一斌  
当前,我国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建设的新时驯。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法制化的经济。建立健全法制,完善市场运行规则,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将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会计法规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运行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也同样面临需要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世军  
本文在分析地方金融风险的特征基础上,阐述了地方金融风险的类型,指出了地方金融风险的现状,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地方金融风险体系预警的对策,以期为防范地方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震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市场这个中介去自由选购,他的消费支出相当于对各种商品及其生产者投“货币选票”。消费者越是有挑选的自由,生产者就越要千方百计满足其需求,以获得更多的“选票”。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的“投票”情况便可以引导生产者尽量了解社会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者动向,研究市场供求变化规律,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结构和使用方向,努力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高质量。美国总统工业竞争力委员会主席约翰·杨说:“在今日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无异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波   王威  
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信用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该效应不存在时滞性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企业家精神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经济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对相邻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也有显著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积极作用更容易受城市规模影响,而受城市区位影响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