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5)
2023(12633)
2022(11039)
2021(10192)
2020(8605)
2019(19655)
2018(19387)
2017(37414)
2016(20597)
2015(22850)
2014(22475)
2013(22380)
2012(20334)
2011(18421)
2010(17957)
2009(16216)
2008(15517)
2007(13255)
2006(11422)
2005(9685)
作者
(61482)
(50877)
(50623)
(48060)
(32278)
(24467)
(22901)
(20130)
(19367)
(17862)
(17371)
(17042)
(16031)
(15858)
(15674)
(15643)
(15543)
(15245)
(14543)
(14451)
(12923)
(12312)
(12251)
(11517)
(11463)
(11298)
(11219)
(11085)
(10286)
(10129)
学科
(78029)
经济(77948)
管理(56213)
(53815)
(44303)
企业(44303)
方法(39446)
数学(34727)
数学方法(34392)
(20608)
中国(19034)
(18806)
(18537)
业经(17373)
(15244)
贸易(15239)
地方(15156)
(14726)
农业(14064)
理论(13201)
技术(12880)
环境(12731)
(12340)
(12239)
财务(12181)
财务管理(12165)
(12152)
企业财务(11516)
(11186)
银行(11117)
机构
大学(290467)
学院(287621)
管理(115117)
(111160)
经济(108821)
理学(101422)
理学院(100279)
管理学(98450)
管理学院(97964)
研究(96451)
中国(70107)
科学(64055)
(61067)
(54344)
业大(50029)
(49267)
(47498)
研究所(45908)
中心(43555)
农业(43360)
财经(39622)
(39333)
北京(37837)
(36836)
师范(36348)
(36255)
(34616)
经济学(33004)
(32421)
技术(30393)
基金
项目(209651)
科学(163097)
基金(152085)
研究(145975)
(135643)
国家(134556)
科学基金(114258)
社会(91126)
社会科(86419)
社会科学(86394)
(82098)
基金项目(82082)
自然(77611)
自然科(75797)
自然科学(75774)
自然科学基金(74418)
(70056)
教育(66604)
资助(62400)
编号(58276)
重点(47062)
成果(45415)
(45282)
(43835)
(43751)
科研(40955)
创新(40808)
计划(40469)
课题(39700)
大学(38363)
期刊
(111645)
经济(111645)
研究(79388)
学报(54876)
中国(48577)
(47983)
科学(47097)
大学(40020)
管理(38817)
学学(38084)
(33512)
农业(33438)
教育(28219)
(24093)
金融(24093)
技术(22316)
业经(18735)
经济研究(18687)
财经(18467)
(16963)
科技(15837)
(15656)
业大(15182)
图书(14788)
问题(14754)
(14514)
理论(13965)
技术经济(13362)
实践(12984)
(12984)
共检索到39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华  奉艳红  江蓝微  
2015年的"8. 11"汇改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汇率价差不断拉大已成常态。因此,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征,运用VAR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以及传导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岸与离岸的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正向相关,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动会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汇率价差对四个因素都进行了冲击传导。最后提出了推进离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基于前人研究,笔者构建DCC-GARCH模型克服恒定联动系数的局限性,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的非线性动态联动关系,发现在岸离岸汇率间存在持久、显著的联动关系,且联动系数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动态时变性。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在岸离岸市场的风险偏好差异、汇率差异、利率差异均对其联动效应有负向影响,差异越大在岸离岸汇率联动系数越小;而以“811”汇改为代表的人民币定价机制改革则能显著提高在岸离岸汇率的联动性。据此,提出充分利用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引导离岸人民币预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资金价格市场化定价、多元化外汇市场交易类型促进汇差收敛、主动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远远  赵啟麟  
本文运用扩展的GARCH模型对两地人民币汇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汇差受汇率预期、两地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两地利差、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和鼓励人民币回流政策影响显著。本文建议加强央行与公众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逐步丰富在岸市场外汇交易参与者类型,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晓莉  吴琼  
外汇市场微观理论认为,指令流作为连接微观市场和宏观市场的桥梁,是外汇市场交易者获取内部信息的重要源泉,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短期汇率的态度。选择2004年2月至2017年6月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指令流、香港人民币资金存量等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宏观变量经由微观变量指令流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变量会在短期内显著影响指令流,并经由指令流影响汇率价差,但汇率价差的变动受指令流的影响较小,受自身滞后二阶和人民币资金存量滞后二阶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远远 赵啟麟  
本文运用扩展的GARCH模型对两地人民币汇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汇差受汇率预期、两地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两地利差、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和鼓励人民币回流政策影响显著。本文建议加强央行与公众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逐步丰富在岸市场外汇交易参与者类型,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建勋  孙亮  
自"811"汇改以来,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价差不断扩大,甚至演变成愈演愈烈的人民币汇率争夺战,这背后折射的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之争。基于此,本文通过VECM模型和STAR模型,研究在岸市场CNY汇率与离岸市场CNH汇率和NDF汇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门限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由哪个市场主导的问题。实证发现:一是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特征,当人民币升贬值超过门限值时,其升贬值的冲击显示出更持久的预期性和延续性;二是"811"汇改后,在岸CNY市场已经失去了人民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张禹  刘娜  
文章通过建立基本的GARCH模型和扩展的GARCH模型,探讨了市场基本面、全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对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定价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定价差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市场流动性差异和参与者预期差异对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定价差异及其波动会产生显著影响,全球风险厌恶情绪上涨和美元升值会增大人民币在两个市场的定价差异及其波动。在政策方面,允许人民币资本跨境流出的措施会明显减少两个市场的定价差距,反之亦然。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显著地扩大了人民币两个市场的差异,加剧了其波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一楠  宋晓玲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资产交易与资本流动成本的理论模型,证明实际汇率决定于在岸与离岸间的金融资产交易与资金流动成本,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将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建立TVP-SV-VAR模型,基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数据,引入随机时变经济波动,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模拟随机冲击导致的经济结构时变性变化,以分析2012年至2016年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的动态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在岸-离岸"随机动态均衡呈现非对称性与时变性;2015年"811汇改"后"在岸-离岸"随机动态关系出现结构性突变,因此需警惕国际市场波动与离岸汇率冲击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静一  
本文采用联合非对称MVMQ-CAViaR模型,对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极端风险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溢出水平有限,且离岸人民币对在岸人民币的溢出更加明显;利空消息冲击比利好消息冲击引起的人民币外汇市场下挫力度更强,联合冲击会加剧市场波动;"8.11汇改"提高了两个市场极端风险的溢出水平,且汇改之后,两个市场人民币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都明显增加。因此,货币当局要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在岸人民币对离岸人民币的影响力,同时应特别警惕离岸与在岸人民币的联合效应,防范人民币的断崖式贬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一楠  宋晓玲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资产交易与资本流动成本的理论模型,证明实际汇率决定于在岸与离岸间的金融资产交易与资金流动成本,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将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建立TVP-SV-VAR模型,基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数据,引入随机时变经济波动,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模拟随机冲击导致的经济结构时变性变化,以分析2012年至2016年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的动态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在岸-离岸"随机动态均衡呈现非对称性与时变性;2015年"811汇改"后"在岸-离岸"随机动态关系出现结构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永琦  迟静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发展,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体系不断地完善。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对离岸汇率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NDF汇率对在岸即期和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较弱;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未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修晶  周颖  
论文主要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NDF)之间汇率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将样本区间分为四段,采用日度数据,利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三个市场日汇率数据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市场相关程度不断增强,信息传递较快;2009年7月1日前CNY市场与CNH市场汇率波动率的相关系数较低且规律性不强;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7月19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再升值,其相关系数接近于0;2010年7月20日至2011年6月27日汇率波动性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人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强。文章运用MVGARCH-BEKK模型和Wald系数检验,选取2012年以来在岸即期汇率(CNY)、远期汇率(DF)及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分别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引导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岸即期汇率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效应更显著,离岸NDF市场汇率对在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突出,而香港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市场的两种效应均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