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0)
- 2023(15797)
- 2022(13209)
- 2021(12455)
- 2020(10023)
- 2019(22796)
- 2018(22135)
- 2017(42038)
- 2016(22497)
- 2015(25205)
- 2014(24941)
- 2013(24664)
- 2012(23646)
- 2011(21817)
- 2010(22093)
- 2009(20626)
- 2008(20620)
- 2007(18822)
- 2006(17013)
- 2005(15934)
- 学科
- 济(102958)
- 经济(102871)
- 管理(67127)
- 业(65278)
- 企(52698)
- 企业(52698)
- 方法(37369)
- 中国(34622)
- 数学(32416)
- 数学方法(32039)
- 农(28211)
- 地方(25800)
- 财(22957)
- 业经(22873)
- 贸(21755)
- 贸易(21732)
- 易(21116)
- 技术(20745)
- 制(20700)
- 银(19841)
- 银行(19822)
- 融(19594)
- 金融(19593)
- 行(19272)
- 农业(18555)
- 学(18054)
- 策(16020)
- 环境(15275)
- 理论(15135)
- 发(15087)
- 机构
- 大学(326080)
- 学院(325440)
- 济(147154)
- 经济(144302)
- 管理(122640)
- 研究(120221)
- 理学(103119)
- 理学院(101908)
- 管理学(100429)
- 管理学院(99777)
- 中国(97115)
- 京(70580)
- 财(68384)
- 科学(67330)
- 所(60338)
- 中心(54344)
- 研究所(53829)
- 财经(52733)
- 江(50939)
- 经(47961)
- 农(47689)
- 经济学(46430)
- 北京(46037)
- 范(44761)
- 师范(44396)
- 院(43067)
- 经济学院(41556)
- 州(40870)
- 业大(40001)
- 财经大学(38966)
- 基金
- 项目(203327)
- 科学(163100)
- 研究(154693)
- 基金(148681)
- 家(127940)
- 国家(126876)
- 科学基金(109480)
- 社会(101633)
- 社会科(96503)
- 社会科学(96486)
- 省(77608)
- 基金项目(76348)
- 教育(70994)
- 自然(66479)
- 划(65949)
- 自然科(65020)
- 自然科学(65006)
- 自然科学基金(63898)
- 编号(61509)
- 资助(61443)
- 成果(51762)
- 发(48811)
- 创(46604)
- 部(46365)
- 重点(46054)
- 课题(44396)
- 创新(42821)
- 国家社会(42814)
- 教育部(40456)
- 发展(40455)
- 期刊
- 济(174022)
- 经济(174022)
- 研究(110947)
- 中国(75921)
- 管理(51233)
- 财(51163)
- 农(45164)
- 科学(44007)
- 学报(43053)
- 融(43020)
- 金融(43020)
- 教育(41995)
- 大学(34012)
- 学学(31373)
- 农业(30857)
- 技术(29344)
- 经济研究(28874)
- 财经(27764)
- 业经(27099)
- 经(24161)
- 问题(22100)
- 贸(21287)
- 国际(19904)
- 世界(18246)
- 技术经济(17657)
- 业(17353)
- 坛(15590)
- 论坛(15590)
- 科技(15412)
- 图书(15377)
共检索到53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振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武志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需求、流通速度等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出了挑战,而实践操作中其固有缺陷也暴露得日益明显,因此,货币供应量已经越来越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进行以下抉择:短期内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等基础性工作,中长期内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在更长时期内向利率中介目标过渡,同时注意双重功能的分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环忠
充分发达并富有竞争性的资本市场能使投资人对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变动迅速作出反应并通过国内证券市场进行传导扩散,这比起银行主导下的借款人和放款人直接所受中央银行影响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变动更能作出灵敏反应,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银行利率对政策利率的调整程度和速度;而当债务市场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达到某种程度的一体化时,资金更是能在不同市场间迅速流动,货币政策的传导就更复杂。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中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变数不断产生的影响,加之占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存在的种种障碍,在一个更加开放、深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总量的能力实际上呈现出越来越弱的趋势,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会下降,甚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松 李健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单轨制向双轨制转变;作用对象由单一客体向多元客体转变,资本市场削弱了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效力,而新股发行与开放式基金推出则影响央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上述变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子尧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以实物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资本 市场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以及传导机制的影响,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玉书
随着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对资本市场发展所引起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货币当局有效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传导效率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中央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志
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金融构架,相应地,货币政策实施的金融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巨大挑战,成为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蓉
本文研究指出资本市场的发展影响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统计的有效性,破坏传统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规则,政府部门有干预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内在动力。但政策干预由于难以区分资产价格理性和非理性波动及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泡沫调控的非有效性而无法实行;而将资本价格信息内置于货币政策的框架又由于编制广义价格指数的复杂性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多目标困境而难以实现。因此,本文提出将非基础性的资产价格波动看成外生,保持一个稳定且公开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当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到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才进行干预的灵活通货膨胀目标最为可取。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 灵活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宏宇 岳军
资本市场通过财富、货币扩张效应及资产结构效应,为货币政策传导提供了新的渠道。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与货币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为此,需要依靠制度创新,加快资本市场主体建设,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稳步推进国有股流通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增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配套性。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武志
尽管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所改善,但目前并不是十分畅通,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梗阻,对宏观经济的加速推动作用也没有能够完全发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岳欣 闻歆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日趋重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阶段,进而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q值渠道、财富渠道、流动性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是十分畅通,对宏观经济的加速推动作用仍然有限,并且抗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加速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援成 程建伟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与资本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M_0和M_1都对资本市场存在着正向的因果关系。在从资本市场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中,资本市场的变化通过财富效应和“q”效应等途径影响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而对总产出或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方志远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都曾进入零利率下限(ZLB)时期,为判断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带来了困难。本文使用多因素影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以经改进的货币政策立场度量方法,测量出ZBL时期包含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融资条件的影子利率,并结合非ZLB时期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判断1990—2022年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在此基础上,从金融溢出渠道,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探析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资本市场以负向溢出效应为主,但程度不高。该研究结论的政策蕴含在于,中国存在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空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敏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飞跃。随着经济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市场逐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同时,其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政策工具的选择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央银行应积极调整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