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1)
2023(5906)
2022(4760)
2021(4934)
2020(3805)
2019(8770)
2018(8905)
2017(13901)
2016(9329)
2015(11240)
2014(11652)
2013(10276)
2012(9802)
2011(8883)
2010(9357)
2009(8276)
2008(8406)
2007(8262)
2006(7462)
2005(6613)
作者
(23374)
(19373)
(19297)
(18540)
(12241)
(9379)
(9197)
(7603)
(7469)
(7440)
(6818)
(6433)
(6207)
(6148)
(6081)
(5975)
(5917)
(5875)
(5674)
(5591)
(5316)
(4915)
(4879)
(4721)
(4563)
(4464)
(4366)
(4251)
(4087)
(4020)
学科
教育(23708)
(20617)
经济(20587)
管理(17825)
中国(16135)
理论(11657)
(11519)
教学(10404)
(10161)
企业(10161)
(8303)
(7664)
方法(6882)
地方(6123)
业经(6106)
(6106)
研究(5944)
思想(5929)
政治(5798)
学校(5737)
思想政治(5454)
政治教育(5454)
治教(5454)
德育(5386)
学法(5275)
教学法(5275)
(5265)
发展(5214)
(5086)
(5086)
机构
大学(122589)
学院(114220)
研究(43877)
教育(35409)
(31331)
师范(31169)
管理(31168)
(29941)
(28732)
经济(27302)
科学(26528)
中国(25630)
师范大学(25466)
理学(25274)
理学院(24705)
管理学(23615)
管理学院(23350)
(21725)
(21593)
北京(20403)
技术(19702)
中心(19376)
研究所(19253)
职业(18915)
(17336)
(16075)
(15934)
(15833)
业大(14307)
教育学(13303)
基金
项目(66282)
研究(60479)
科学(51768)
基金(39665)
教育(38852)
(32771)
社会(32477)
国家(32169)
成果(29975)
社会科(29891)
社会科学(29882)
编号(29726)
(28779)
(26455)
科学基金(25822)
课题(25740)
(22932)
基金项目(19367)
规划(18118)
项目编号(17883)
重点(16798)
研究成果(16445)
(16147)
(16122)
资助(16064)
(15984)
大学(15980)
(15326)
(15318)
教育部(14351)
期刊
教育(66217)
研究(49360)
中国(44219)
(41272)
经济(41272)
学报(18640)
大学(16824)
职业(16108)
技术(15917)
(15638)
科学(14729)
(12990)
图书(12668)
管理(12666)
学学(12286)
农业(10937)
技术教育(9966)
职业技术(9966)
职业技术教育(9966)
高等(9836)
书馆(9827)
图书馆(9827)
(9139)
论坛(9139)
高等教育(8499)
(7824)
成人(7479)
成人教育(7479)
(7176)
金融(7176)
共检索到207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子学  吴文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国  
运用心理机制建设大学生社区文化,是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就是要注意运用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养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化解心理障碍等方法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国  
学生社区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必须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设好大学生社区文化,必须遵循指导思想一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相一致的原则、系统化建设的原则、生活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层次的群众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茁新  
针对高校图书馆现行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深度,探讨在网络大环境下,如何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既向外延伸——开展社会化服务,又在内拓展——开展深层次服务,从而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无论是对高校本身的科研教学,还是对整个社会信息用户,都能真正起到文献保障、资源共享和深度信息服务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镇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素质教育功能、激励与诫勉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而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人为本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母丽娜  
目前受教育"工具"理念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文化自觉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清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根源在于公民意识教育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其主体地位的缺失、课程内容的单一、理论成果与实践的脱节等现实困境与发展公民意识教育的迫切需要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完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必须在教育政策层面加以反思和调整,在开展教育的场域延伸和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秦赞  张萌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媒体应用范围狭窄、校内外交流匮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快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信息流动、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挖掘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就业活动以及创新媒体融合服务,获取新媒体最大的传播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秦赞  张萌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媒体应用范围狭窄、校内外交流匮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快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信息流动、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挖掘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就业活动以及创新媒体融合服务,获取新媒体最大的传播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小斌  
将对"中国梦"的认知和实践教育贯穿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已经成了一个新的重要课题。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实践教育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扎实推进"中国梦"教育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洁  朱宏斌  
大学生村官是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文化建设不只是文化保障体系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形成文化自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具有诸多的优势: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思想活跃,适应和沟通能力较强;工作热情高,自信心较强;网络应用能力强和消息更新快等资源优势。他们起到完善农村的法制建设;信息导向;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传播新理念,树立农民信仰;搭建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社会渗透的桥梁等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焱  
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渗透和熏陶、规范和引导、支撑和保障的功能;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前者有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后者有助于前者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主动占领互联网络阵地,让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成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联网上线的现实需要。当前网络文化成果存在吸引力不足、平台影响力不足、师生线上线下互动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丰富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内涵,加强培育和传播网络优秀成果的队伍建设,构建有效载体,加强线上线下交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俊  
在高职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中强化法律信仰,有利于发挥法律的指引和评价作用、预测和强制作用以及教育作用。当前由于社会上不健康的价值观念横行、校园中法律虚无主义不断蔓延、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水平较低等因素导致法律信仰缺失,对此文章提出依托课堂教学,加强法制教育;依托实践锻炼平台,强化法律实践;依托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法治化,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依托职业道德法律化,加强法律治理;依托专业文化建设,加强道德教化五条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红  孙砅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相对集中的区域,是学生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暴露最明显、相互影响最大的场所。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倡导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简要概括了大学生社区文化的特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