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0)
2023(13464)
2022(11670)
2021(11200)
2020(9171)
2019(21184)
2018(21250)
2017(39646)
2016(21981)
2015(25041)
2014(24970)
2013(23874)
2012(22053)
2011(19623)
2010(19872)
2009(17940)
2008(17581)
2007(15595)
2006(13564)
2005(11691)
作者
(61418)
(50911)
(50557)
(48218)
(32466)
(24619)
(23167)
(20084)
(19398)
(18384)
(17583)
(16982)
(16063)
(16051)
(15643)
(15522)
(15392)
(15227)
(14630)
(14567)
(12633)
(12536)
(12243)
(11701)
(11632)
(11440)
(11261)
(11249)
(10216)
(10196)
学科
(78313)
经济(78219)
管理(66369)
(61556)
(53721)
企业(53721)
方法(37472)
数学(31603)
数学方法(31020)
中国(22436)
(19964)
技术(19759)
(19216)
业经(18771)
(18554)
理论(17790)
教育(16278)
地方(15725)
(14121)
(13808)
(13489)
贸易(13474)
农业(13362)
技术管理(13225)
(13073)
(12504)
财务(12436)
财务管理(12410)
环境(12249)
(12238)
机构
大学(304241)
学院(299693)
管理(119978)
(109792)
经济(107022)
理学(104127)
理学院(102939)
管理学(100807)
管理学院(100274)
研究(95869)
中国(70101)
(65680)
科学(61606)
(49571)
(47143)
(44604)
业大(44573)
(44287)
中心(44026)
(43065)
研究所(43047)
师范(42680)
北京(41787)
财经(39961)
(36744)
(36224)
(35476)
技术(35053)
农业(34576)
师范大学(34308)
基金
项目(206978)
科学(162770)
研究(154797)
基金(147078)
(127027)
国家(125885)
科学基金(109061)
社会(94442)
社会科(89311)
社会科学(89288)
(82905)
基金项目(78018)
教育(74008)
自然(71093)
自然科(69498)
自然科学(69485)
(69419)
自然科学基金(68221)
编号(64255)
资助(60374)
成果(53314)
(46568)
重点(45946)
课题(45509)
(44980)
(43164)
创新(42607)
大学(40486)
项目编号(40285)
科研(38976)
期刊
(119136)
经济(119136)
研究(89927)
中国(64135)
教育(52132)
学报(47602)
管理(46540)
科学(43265)
(39986)
大学(37410)
(37150)
学学(33483)
技术(30055)
农业(28468)
(21927)
金融(21927)
图书(20309)
业经(19430)
财经(18774)
经济研究(17964)
科技(17356)
(16013)
技术经济(15336)
(15147)
理论(14775)
问题(14726)
(13961)
实践(13758)
(13758)
书馆(13703)
共检索到441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桂芝  
在大学生中开设创造方法学课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克服学生创新障碍的重要途径。在创造方法学教材编排上,突出体现理论性及实践性;在教学设计与方法的选择上,寻求哲学基本原理与创新原理的对接,突出非理性认识因素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元认知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邓  张晓京  文书锋  
大学生是承担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任务的最宝贵人才资源,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避免自杀等严重危机事件的发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的重要措施。然而,现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一些不足,难以切实全面地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琼阁  
创造力的缺乏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不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语文课以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在创造主体人格培养、开拓思维、训练学生创意思维方式等方面,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作出很大的贡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跃  王丰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笔者结合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实际,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特征和过程入手,融入"以问题为牵引"的教学理念,探索加强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施永川  黄莹  王佳桐  
以温州4所本科高校的605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态度、感知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应用Amos22.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出创造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对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性影响,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及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创业教育应该关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增强其自身创业效能感,在提高其创业意愿的同时,也提升创业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论文研究并提出用职业发展理念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高校辅导员担任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师更合适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课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更有效的观点和思路,并重点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课模块化教学设计中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时间安排、实践环节实施、课程评价完善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辉  胡立如  李鹏飞  秦健  
学生从教育资源的“消费者”转向“创造者”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趋势。让学生参与创造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S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为案例,遵循“设计研究”方法论,系统探讨了“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的理念在该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分别有26名和21名学生参与了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两轮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完善过程。研究全面收集了来自备课、在线讨论、课堂实况、问卷调查以及学生作业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不同渠道的特点及效果进行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一云  曾远文  林理彬  
开设﹃学术研讨﹄课的认识与实践张一云曾远文林理彬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层次。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在实施“科教兴国”这一宏伟战略中,它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正权  徐葆耕  
中文系是1985年正式恢复重建的。同全校各系相比,它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弟弟;但全校每个系的每个学生都同中文系有关系,因为,按照教务处关于限选课的规定,每个学生在五年期间必须选修4个学分的文学、艺术类课程,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必须学1-2门中文系的课。如果从1980年文史教研组成立时算起,面向全校已先后开设了21门语言、文学课程,这些课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文学的教学体系。十年来,选课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润来  刘电芝  
本研究从意识加工程度和知识表征形式两个维度入手,考察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活动中相关心理机制动态演进的模式。研究在分布式表征理论和表征重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表征重述理论假设,提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分布式知识表征结构的不断优化,其动力机制是本源性表征重述和概念性表征重述,并直接导致意识加工程度的不断增加,从而构成渐进意识。学习进程中形成的知识表征层级结构和渐进意识将传统意义上对立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呈现出更具建设性和生态效度的承续关系。此外,本研究还通过降低学习难度和改变学习任务等手段引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润来  刘电芝  
本研究从意识加工程度和知识表征形式两个维度入手,考察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活动中相关心理机制动态演进的模式。首先,研究在分布式表征理论和表征重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表征重述理论假设,提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分布式知识表征结构的不断优化,其动力机制是本源性表征重述和概念性表征重述,并直接导致意识加工程度的不断增加,从而构成渐进意识。学习进程中形成的知识表征层级结构和渐进意识将传统意义上对立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呈现出更具建设性和生态效度的承续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润来  刘电芝  
意识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重点,自从在人工语法研究中发现内隐学习现象以来,无意识加工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研究从意识加工程度和知识表征形式两个维度入手,考察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活动中相关心理机制动态演进的模式。研究在分布式表征理论和表征重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表征重述理论假设,提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分布式知识表征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秀英  王倩莹  张璇  王陶冶  
我国高校担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水平对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威廉姆斯创造性量表"和"典型行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对北京化工大学478名学生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测试,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排名与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学优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优势显著高于其它学生。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学生平均创造力水平不同,这些因素对创造性总体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创造力倾向和创造性思维一些子维度上呈现出较显著的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萍  
大学生角色实践过程中能力开发与提升存在管理体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问题。建议重视学习力、就业力和发展力的开发与提升,创新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障;重塑学生主体,变革教育理念;建设学习型组织,把学生学习绩效与需求的满足程度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拓展,引导学生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助;搭建平台,开发智商、培养情商,致力于大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