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3)
2023(7199)
2022(5817)
2021(5864)
2020(4493)
2019(10252)
2018(10178)
2017(16636)
2016(10815)
2015(12685)
2014(12798)
2013(11421)
2012(10870)
2011(10096)
2010(10424)
2009(9284)
2008(9218)
2007(8814)
2006(8032)
2005(7474)
作者
(29801)
(24737)
(24683)
(23671)
(15757)
(12150)
(11426)
(9848)
(9600)
(9181)
(8690)
(8430)
(8017)
(7978)
(7949)
(7864)
(7757)
(7618)
(7399)
(7287)
(6525)
(6371)
(6175)
(6059)
(5793)
(5636)
(5576)
(5491)
(5202)
(5196)
学科
(26835)
经济(26795)
教育(23034)
管理(21677)
(17207)
中国(16647)
(14051)
企业(14051)
理论(11276)
(11225)
教学(10203)
方法(10073)
(9170)
数学(8137)
数学方法(7802)
(7117)
业经(6625)
(6599)
(6477)
农业(5925)
发展(5711)
(5583)
研究(5492)
技术(5404)
地方(5264)
学校(5208)
思想(5204)
学法(5185)
教学法(5185)
政治(5060)
机构
大学(147491)
学院(137988)
研究(56598)
(40025)
经济(38538)
管理(38198)
教育(36403)
科学(36381)
(35257)
中国(35026)
(32372)
师范(32057)
理学(31881)
理学院(31254)
管理学(30005)
(29777)
管理学院(29743)
研究所(27080)
师范大学(26275)
(25894)
(25010)
中心(23907)
北京(23711)
技术(22340)
业大(21359)
(20936)
农业(20624)
(20295)
(19393)
职业(18310)
基金
项目(85667)
研究(69139)
科学(66849)
基金(55121)
(48924)
国家(48247)
教育(42442)
科学基金(38404)
社会(37818)
(36105)
社会科(35116)
社会科学(35103)
(33689)
编号(31364)
成果(30590)
课题(27487)
基金项目(26949)
自然(23966)
自然科(23376)
自然科学(23365)
(23311)
资助(23255)
自然科学基金(22909)
重点(21917)
(20156)
(19930)
规划(19365)
项目编号(18849)
大学(18819)
(18589)
期刊
教育(64304)
研究(55721)
(50047)
经济(50047)
中国(46926)
学报(27841)
(24594)
大学(22735)
科学(22235)
学学(18379)
农业(17068)
技术(16245)
(15804)
管理(15539)
职业(15094)
(10367)
金融(10367)
图书(9751)
技术教育(9336)
职业技术(9336)
职业技术教育(9336)
高等(9261)
(9009)
(8646)
论坛(8646)
财经(8119)
高等教育(7994)
(7942)
(7647)
业大(7473)
共检索到237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苗富强  张峰  
当前盛行的享乐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吃苦精神出现缺失。而吃苦精神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有必要进行吃苦精神教育。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其意志,充分理解吃苦精神精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等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素云  赵志川  
普通高校的军事教育课程高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严肃生动,紧张活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升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曲彦  陈士勇  
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但大学生主观认识能力存在偏差、高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矛盾显现。对此,提出了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构建坚实的公共精神理论支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优化改善社会环境,开拓健康的公共精神成长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永静  颜吾佴  
·将开展红色精神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红色精神教育,必须根据其自身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塑造坚强的意志品格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实现和为社会创造价值联系起来,把自我成长成才与服务祖国、服务人民联系起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胜超  
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活动,是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演变来的;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关系密切;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锻炼发展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体育运动中产生和积淀规范人类的行为形成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宣传着一些基本文化价值,如合作精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培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革命与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与独特育人功能的红色文化,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大量的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大力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政价值,创造性激发其教育作用,是新时代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的重点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毅  张美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所在。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高校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目前,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堪忧,表现为实用主义盛行,人文知识匮乏,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问题普遍化,审美能力不足;片面追求个性发展,理想信念模糊。为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于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建立人文科学课程体系,使德艺双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伟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协同视域出发,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并在分析其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的放矢的专业教育、能力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就业指导教育等践行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端端  
礼仪素养是大学生成人成材的基础,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可以使他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大学生提升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一是主动学习,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二是加强训练,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三是付诸实践,内化固化为行为习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汲取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职能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教材研究视野开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政  
文章阐述了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详细分析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提出一条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琛  黎江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之"源泉",人文精神又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大学文化发展的使命所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内涵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教育之本质与灵魂。从高度专业化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管理的泛行政化三个方面分析大学人文精神严重"滑坡"的原因,并对强化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行路径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创新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摆脱传统惯性,重塑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积极营造大学精神家园,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妍  安彬  
大学法制教育对于预防和制止大学生犯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寻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原因特征出发,提出了大学法制教育的相应对策和解决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