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5)
- 2023(13954)
- 2022(12327)
- 2021(11580)
- 2020(9816)
- 2019(22823)
- 2018(22599)
- 2017(44831)
- 2016(23946)
- 2015(26927)
- 2014(26769)
- 2013(26161)
- 2012(23690)
- 2011(20999)
- 2010(20551)
- 2009(18533)
- 2008(17587)
- 2007(15056)
- 2006(12872)
- 2005(10803)
- 学科
- 济(95167)
- 经济(95061)
- 管理(67953)
- 业(65293)
- 企(53763)
- 企业(53763)
- 方法(47740)
- 数学(42207)
- 数学方法(41661)
- 农(26334)
- 财(24482)
- 中国(23942)
- 业经(20477)
- 学(19980)
- 地方(19912)
- 农业(17395)
- 贸(16732)
- 贸易(16727)
- 易(16139)
- 制(16045)
- 务(15263)
- 财务(15193)
- 财务管理(15162)
- 理论(15081)
- 和(14529)
- 环境(14470)
- 企业财务(14384)
- 技术(14335)
- 划(12629)
- 银(12438)
- 机构
- 大学(330939)
- 学院(329758)
- 管理(135650)
- 济(131738)
- 经济(129030)
- 理学(119376)
- 理学院(118053)
- 管理学(115831)
- 管理学院(115243)
- 研究(105703)
- 中国(77168)
- 京(71047)
- 科学(66635)
- 财(57509)
- 农(53267)
- 所(51427)
- 业大(51342)
- 中心(48774)
- 财经(47708)
- 研究所(47385)
- 江(45744)
- 北京(44412)
- 经(43666)
- 范(43168)
- 师范(42751)
- 农业(41582)
- 经济学(39581)
- 院(39115)
- 州(37058)
- 财经大学(35902)
- 基金
- 项目(238241)
- 科学(188288)
- 基金(174489)
- 研究(172513)
- 家(151704)
- 国家(150453)
- 科学基金(130701)
- 社会(109335)
- 社会科(103624)
- 社会科学(103597)
- 基金项目(93602)
- 省(92245)
- 自然(86469)
- 自然科(84480)
- 自然科学(84459)
- 自然科学基金(82928)
- 教育(79324)
- 划(77813)
- 资助(71995)
- 编号(70132)
- 成果(54580)
- 重点(52769)
- 部(52568)
- 发(50046)
- 创(49307)
- 课题(47185)
- 科研(46088)
- 创新(45990)
- 教育部(45243)
- 国家社会(44769)
- 期刊
- 济(136870)
- 经济(136870)
- 研究(92200)
- 中国(55513)
- 学报(52252)
- 科学(48442)
- 管理(47425)
- 农(47258)
- 财(42180)
- 大学(40295)
- 学学(38011)
- 教育(33191)
- 农业(32916)
- 技术(28899)
- 业经(23933)
- 融(23694)
- 金融(23694)
- 财经(22194)
- 经济研究(22124)
- 经(18884)
- 问题(18231)
- 图书(16698)
- 业(16143)
- 理论(15860)
- 技术经济(15709)
- 科技(15700)
- 商业(15695)
- 版(15120)
- 统计(14894)
- 资源(14664)
共检索到457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香玉
在南京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对在外就餐与食品消费结构的关系,以及在外就餐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就餐的形式决定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结构差异,在外就餐的原因也影响着在外就餐的形式选择,工作餐、家庭聚餐和社交聚餐三种目的的就餐分别受到时间的约束、收入的约束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总体来看,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导致统计数据中粮食消费的高估、肉类和蔬菜消费数据的低估。
关键词:
在外就餐 食品消费结构 消费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凡 陆迁 同海梅 孙小丽
本文采用199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入增加,粮食消费趋于下降,收入弹性逐渐减小,自价格弹性从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蔬菜对于高收入人群已成必需品,对中低收入人群仍是奢侈品,中、低收入组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大;肉禽类已成为食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收入提高,收入弹性从单位弹性变为缺乏弹性,且中等收入组肉禽类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低收入者。
关键词:
食品消费 AIDS模型 弹性 城镇居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碧波 李娜
本文以湖南省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1993-2012年间湖南城镇居民收入和各类食品消费情况,来对湖南省城镇居民食品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主食性食品消费比例在下降,营养类食品消费和在外就餐的比例在上升,人们越来越追求饮食的质量、饮食的便利性和饮食的健康性。以此为基础,从各类食品支出结构、法律、收入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生产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五六 赵昕东
在食品通胀周期背景下,使用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及AIDS-ECM模型对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动态及福利损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长期中分类食品价格上涨会增加自身消费支出,而抑制其它分类食品消费支出。短期中通过食品消费结构调整实现动态均衡,且收入层次越高调整速度越显著,食品结构越均衡;其次,长短期中食品质量越高其支出弹性越高,且高质量食品支出弹性随收入层次增加而增加。短期自价格弹性较长期弹性敏感,高质量食品自价格弹性在中、高收入层才显著;再次,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福利具有周期性特征,粮食、肉禽类食品消费福利构成食品消费福利主体,通胀期的福利损失大于收缩期的福利获得,在长短期中食品消费福利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同海梅 梁凡 陆迁
基于1994-201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探讨了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禽类、水果类和奶类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奶类消费的价格弹性大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收入组的粮食消费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组肉类、蔬菜、水果的收入弹性均高于同期高收入组的收入弹性,而肉类的消费价格弹性却低于高收入组,其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但总体呈现"肉类+蔬菜+主食"的饮食结构。因此,根据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特征陕西省应该在全面稳定食品价格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价格富有弹性的奶类;继续加大对水果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许前军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嵌入时间路径的LA/AIDS模型,探索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规律。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主要食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渐进式转变,其转变期为1994—1995年。从需求弹性值变化来看,肉类从奢侈品转变为必需品,发生了本质变化,其消费量逐年上升。粮食和禽蛋类一直是必需品,其弹性值变化不大,消费量逐年下降。而水产品仍是富于弹性的奢侈品,但其弹性值逐渐下降,并趋于必需品。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结构转变 时间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伊侬 何浏
本文以有机食品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感知风险的主要维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有机食品感知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食品感知风险由功能风险、渠道风险、身心健康风险和个人形象风险四个维度组成,而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消费者风险态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和有机食品的熟悉程度对有机食品感知风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食品 感知风险 维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辰 穆月英
依据2005~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数据,运用AIDS模型测算了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弹性系数,并基于所得结果讨论了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食品消费变动态势。在对各类食品消费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膳食营养发展目标对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食品消费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未来粮食、油脂消费受支出影响有限,消费份额趋于减少;在外用餐、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消费是今后食品消费主要增长点,消费份额趋于增加;肉禽及制品、蔬果、蛋类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速。除水产品、奶及奶制品和蛋类自价格弹性较大外,多数食品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较小。目前食品消费发展方向与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娜 王艳华
文章利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微观调研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和交通消费与收入的相关系数最高;从区域看,整体上灰色关联度最高的三类支出是食品、居住和通讯支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与收入灰色关联度最高的分别是交通费、交往礼金和居住支出。从收入分组来看,整体上高收入组的发展型消费与收入灰色关联度比低收入组的要高,这表明高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低收入家庭要小,即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用于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会随之增加。
关键词:
人口结构 食品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国祥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转变 ,研究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将无法回避居民在外用餐中消费的粮食数量。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假设 ,利用 1 992~ 2 0 0 3年有关时间序列统计资料 ,估计了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粮食数量 ,同时还根据估计的粮食消费数量 ,又进一步地评估它在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及其粮食供求关系判断中的意义。
关键词:
在外用餐 口粮消费 粮食供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韩旭
公共产品的增加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客体,也是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目前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加速升级的趋势。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章在分析当前北京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供给效率低的基础上,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社会化和市场化以及明确公共产品供给方向,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两方面,对增加公共产品促进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消费结构 市场化供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剑超 唐莉 李诗 白瑷峥
随着节能减排写进国策,北京市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及北京市各种生活能源消费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居民家庭收入与家庭能源消费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市 居民收入 能源消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熠婧 郑志浩 高杨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15省份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消费者对不同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与2002年相比,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和生物技术知识水平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明显下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2012年黄金大米事件"显著负面影响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说明媒体关于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负面报道对消费者产生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
城镇居民 转基因食品 认知水平 接受程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正 王佳昊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借助Eviews7.0统计软件,对2 0 0 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消费数量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以及自价格弹性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利用数量和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粗略划定了我国城镇贫困标准,指出了过半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其生活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有待提升的事实,同时阐述了交通、通信、商业及服务业在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潜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丽虹
在对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进行介绍的前提下,运用一种加总处理办法求得相关参数。运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对八类消费品的保障支出和可支配余额的边际消费参数进行测算;利用弹性利率分析了八类商品中的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对我国城镇居民未来消费结构进行了预测并总结。
关键词:
E-LES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