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1)
- 2023(14289)
- 2022(11414)
- 2021(10388)
- 2020(8720)
- 2019(19189)
- 2018(19071)
- 2017(37114)
- 2016(19957)
- 2015(22177)
- 2014(22255)
- 2013(21923)
- 2012(19755)
- 2011(17584)
- 2010(18126)
- 2009(17237)
- 2008(17315)
- 2007(16148)
- 2006(14600)
- 2005(13526)
- 学科
- 业(94047)
- 济(88277)
- 经济(88134)
- 企(76201)
- 企业(76201)
- 管理(71786)
- 农(47324)
- 业经(33960)
- 农业(31654)
- 方法(30925)
- 财(29425)
- 中国(25101)
- 制(23325)
- 数学(22285)
- 数学方法(22155)
- 务(20162)
- 财务(20134)
- 财务管理(20106)
- 技术(19627)
- 企业财务(19033)
- 体(18107)
- 地方(17303)
- 策(16835)
- 划(15610)
- 和(14908)
- 理论(14708)
- 贸(14546)
- 贸易(14533)
- 产业(14506)
- 体制(14178)
- 机构
- 学院(289030)
- 大学(280807)
- 济(129010)
- 经济(126666)
- 管理(116585)
- 理学(99403)
- 理学院(98552)
- 管理学(97383)
- 管理学院(96873)
- 研究(93630)
- 中国(75943)
- 财(61728)
- 京(58406)
- 农(57493)
- 科学(51733)
- 财经(47185)
- 江(46818)
- 所(45793)
- 中心(43871)
- 农业(43428)
- 业大(42939)
- 经(42595)
- 研究所(40492)
- 经济学(38522)
- 北京(36280)
- 州(35945)
- 经济学院(34732)
- 财经大学(34155)
- 范(33790)
- 经济管理(33722)
- 基金
- 项目(183932)
- 科学(147843)
- 研究(142091)
- 基金(134495)
- 家(114730)
- 国家(113339)
- 科学基金(99278)
- 社会(94783)
- 社会科(89639)
- 社会科学(89618)
- 省(74224)
- 基金项目(71432)
- 教育(62420)
- 自然(59765)
- 划(59130)
- 自然科(58327)
- 自然科学(58313)
- 编号(58228)
- 自然科学基金(57346)
- 资助(52266)
- 成果(46583)
- 发(42051)
- 制(41773)
- 创(41728)
- 部(41290)
- 业(40504)
- 重点(40382)
- 国家社会(39527)
- 课题(39265)
- 创新(38173)
- 期刊
- 济(159804)
- 经济(159804)
- 研究(87709)
- 中国(63824)
- 农(61048)
- 财(51145)
- 管理(47394)
- 农业(40956)
- 科学(38870)
- 学报(37624)
- 业经(32486)
- 融(31677)
- 金融(31677)
- 大学(31123)
- 学学(29734)
- 技术(26499)
- 教育(26438)
- 财经(24001)
- 经济研究(23040)
- 问题(21613)
- 业(21601)
- 经(20836)
- 世界(16728)
- 技术经济(16526)
- 农村(15432)
- 村(15432)
- 现代(15050)
- 农业经济(14843)
- 版(14693)
- 经济问题(14632)
共检索到453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红
本文通过对改革30年我国经历的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历程的回顾,分析农业产业化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发展与完善、继承与统一的关系,揭示现阶段我国既存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这一新型经营方式的必要性,又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之路提供必要的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文烈
农业产业化与家庭承包制是一种递进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从家庭承包制到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直接生产过程变革向农业再生产过程变革的递进;是确立农民作者生产主体向确立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递进;是农业增产向农业增值的递进;是农村经济增长向农村经济发展的递进。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家庭承包制,递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方红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也遇到家庭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建立基于增收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路。
关键词:
农村社会服务 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守军
本文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实践经验分析入手,阐明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目前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不适应性,并对其改革与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B·沙马宁 B·诺维科夫 刘芸芸
在苏联农村,近年来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由于经济组织条件和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变化是符合规律性的。一些先进农庄管理工作的经验确定了完善物质刺激的新的方向,表现在推广各种方式的劳动报酬支付形式,或取决于总收入,或根据租赁承包关系来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耀海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步,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才能解决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问题,实现第二步的宏伟战略目标。作者从四川省内江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途径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有理论有数据有分析的阐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圣民 陈强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增长。但近来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有学者强调这一过程中,集体化时期积累的灌溉设施和机械化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尝试处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的内生性,并利用初始固定资产与天气滞后的外生变化来识别因果关系。通过使用1970—1987年的省际面板,在改进灌溉、机械化、天气与制度变迁等关键数据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中国农业增长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江 张艳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在其诞生之初,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逐渐显露出某些局限性,对它的争论和怀疑也逐渐增多。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会议纪要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以及历史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一些阶段性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回顾,以求在未来农村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这一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性质 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 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农地制度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具有制度建设上的"自下而上"、具体安排形式的多样性、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模糊性和弹性以及公平优于效率等特性。本文在回顾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变的进程之后,认为这一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变革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这一层次入手。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地制度 经营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根据由刘易斯提出,经过费景汉、拉尼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之中,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高,就可能出现一个农产品的短缺时期,而农产品的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由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乡镇企业工业化道路使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了这一问题,但后乡镇企业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这一两难困境最终呈现,如何解决这一两难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韬
在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应当建立农民以承包经营权进行自主合作的农村内生发展机制。集体产权基础上承包制与合作制的真正契合,坚持了合作制和承包制的合理内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产权制度设计。以集体所有制、承包制和合作制为特征的农村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制度保障。
关键词:
集体产权 合作经济 新农村建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陈友 陈祖海
家庭联产承包与退耕还林是两种不同的土地契约安排。从家庭联产承包到退耕还林,农户根据土地契约安排在所承包的土地上做出了土地用途变更。随着这一变更,农户所受的激励也有所削弱。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证明,农户的风险态度对土地契约安排变更的激励作用变化有显著影响。因此,探讨影响农户风险态度改变的因素将为调整和优化政策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兰虹 冯涛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 (土地 )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 ,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着更加周密细致地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演进。从公社一级所有到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 ,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直至承包期限由短期变为长期 ,由 1 5年变为 30年。这一步步的演进都是朝着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回归 ,显现出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由于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曦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单位变成了家庭,从而为亲情在家庭生产与分配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而亲情使家庭成员超越利益算计,愿意为家庭的和谐、繁荣与幸福作贡献,于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责任制成功的关键。理解这一点,对于如何发掘影响人们生活的民族文化并利用其正面因素大有裨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巴特尔 李主其 曹建民
文章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梳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发展的原因,辩证地剖析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明确了其未来变革的方向。研究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时期已经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适时而稳步地深化改革。
关键词:
体制创新 否定之否定 前进中的困境 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