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4)
2023(3242)
2022(2740)
2021(2717)
2020(2236)
2019(4898)
2018(4661)
2017(8744)
2016(4808)
2015(5654)
2014(5521)
2013(5443)
2012(5207)
2011(4645)
2010(5015)
2009(4551)
2008(4678)
2007(4299)
2006(3742)
2005(3501)
作者
(14144)
(11683)
(11522)
(11188)
(7625)
(5652)
(5271)
(4473)
(4451)
(4103)
(4103)
(4101)
(3850)
(3717)
(3714)
(3605)
(3586)
(3401)
(3311)
(3275)
(2994)
(2946)
(2892)
(2723)
(2716)
(2657)
(2535)
(2504)
(2393)
(2393)
学科
(15490)
经济(15367)
管理(11337)
(9936)
(7668)
企业(7668)
中国(6210)
教育(6206)
(5779)
(5735)
方法(5594)
(5525)
数学(4774)
数学方法(4675)
(4531)
研究(4497)
(4322)
制度(4319)
(4235)
(3588)
研究生(3550)
(3389)
(3285)
金融(3285)
工作(3233)
农业(3159)
财政(3140)
(3103)
理论(3101)
银行(3093)
机构
大学(71327)
学院(66102)
研究(26419)
(24618)
经济(23726)
管理(23630)
理学(19529)
理学院(19210)
管理学(18760)
管理学院(18611)
中国(18490)
(15942)
科学(14321)
(13694)
(12784)
中心(11846)
(11357)
研究所(11299)
(11236)
师范(11148)
(10957)
北京(10469)
财经(9987)
(9760)
师范大学(9322)
(9064)
业大(9021)
教育(8890)
(8766)
农业(8261)
基金
项目(42920)
研究(33793)
科学(32893)
基金(30485)
(27420)
国家(26664)
科学基金(21415)
社会(21302)
社会科(19865)
社会科学(19858)
教育(16174)
(15816)
基金项目(15254)
编号(14372)
(13719)
成果(13628)
资助(12258)
自然(12159)
自然科(11837)
自然科学(11826)
自然科学基金(11612)
课题(10187)
(9883)
重点(9518)
国家社会(9032)
(8889)
项目编号(8728)
(8720)
(8713)
教育部(8613)
期刊
(31555)
经济(31555)
研究(25084)
中国(20240)
教育(14294)
学报(11503)
(11363)
(10436)
科学(9640)
大学(9124)
学学(8190)
(7967)
金融(7967)
管理(7880)
(7592)
图书(7202)
农业(6799)
书馆(5867)
图书馆(5867)
财经(5353)
技术(4642)
(4583)
(4307)
卫生(4307)
经济研究(4018)
(4017)
(3905)
论坛(3905)
(3763)
问题(3757)
共检索到113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陈  
虽自晚清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始终以国家建构为鹄的,但背后的意识形态,却经历了从民族主义卫生观向社会主义卫生观的深刻转变。后者集中体现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以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基本原则,这一崭新的卫生观与毛泽东所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国体”构建愿景相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理解我国当代宪法公共卫生条款的历史原点。然而,随着国家对于人权议题的越发重视,尤其是2004年人权入宪,现行宪法中长期保持稳定的公共卫生条款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但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该条款应做完全的权利化理解,更非可以从中直接推导出主观性权利,而是在这一条款内部形成了兼顾国家建构与权利保障的平衡结构,具体如何实现端赖立法机关的实践智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强  于鹏飞  
我国《宪法》第42条第2款不是权利条款,而是《宪法》就业政策条款,它有着四方面的功能。我国《宪法》就业政策条款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均通过一定方式实现对公民劳动权的保障,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就业政策密切相关的劳动权,它在《宪法》上的性质,首先是生存权与自由权的延伸,更是一种现代《宪法》下的社会权,社会权是超越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的权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景欣  
宪法监督制度在西方国家起源早 ,发展快 ,相对发达 ,基本成熟 ,始于18世纪 ,历经三个百年 ,嬗变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专门监督等宪法监督制度的三种基本模式 ,确定了宪法监督机构的特定化、地位和权威的独特性、人员构成的高标准和任命的严格化、权利行使方式多样化、运行的程序化等完备、科学的宪法监督制度 ,已成为国家法治的不可或缺的支柱制度之一。我国本世纪确立的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将在21世纪全面展开、逐步实现 ,建立、健全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宪法监督制度的综合考证 ,力图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提供模式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范立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宪法集中体现了社会对公共产品集体决策规则的选择。美国宪法的产生类似于霍布斯所主张的社会契约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本文以公共财政的观点,从税收法定、税收分权和税收司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宪法中涉税条款的意义,以图对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有所借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建学  
租税国家下,宪法税条款的规定有利于税目的的实现和正当性的维持,有利于税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宪政进程。通过对诸国宪法的考察,可以得出人类宪政和税制文明的共同经验之一就是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关于税的条款。具体包括:税立法的民主性条款、禁止性税条款、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征税目的和税权划分等条款。针对我国宪法税条款的缺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其加以完善:明确税的立法权属于人民的代议机关——人大;设立禁止性的税条款;增加税权划分条款;肯认税收司法权;明确纳税人权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耿娟   邵博炜   吴睿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关键所在,目前存在人才数量及专业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低下的现状。主要原因是财政投入不足、薪酬体系不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多种因素导致人才缺失所致。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在联合开展医药领域反腐的同时,进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深化基层薪酬改革,强调绩效与业务收入脱钩,但尚无明确的农村卫生人才财政保障具体措施。为引进及留住农村卫生人才,需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财政编制;实施“建档立卡”,工资由市、县级财政直达个人账户;完善薪酬体系,改革绩效机制,提高总体薪酬;合理配置资源,充实卫生人才,鼓励退休医生回乡定居。通过逐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的财政保障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余姣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政策。这些条款确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并在参与模式上给出导向性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参与主体上,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在供给模式上,鼓励多元服务;在服务类型上,推进政府购买;在参与辅助力量上,规范文化志愿服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志豪  杨金侠  陈馨  李小宁  谢翩翩  刘万奇  刘瑾琪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高效地运行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利用2014-2016年32个省级行政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数据,分纵向时间比较和横向地区比较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档案建档率高但使用率低,预防接种服务基本实现百分百覆盖,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在90%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仍有上升空间,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迅速。结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仍需在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项目动态调整以及项目考核评价等方面继续改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学  朱福惠  
随着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宪法的确立和发展,大学自治逐渐被纳入宪法的保障。宪法保障大学自治的基本结构是以大学法人化为基础,依大学之性质赋予大学基本权利主体地位。其中,私立大学受保障的强度和范围高于公立大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芳  
新中国宪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的变迁及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修改历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需要"毫不动摇"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到进行"平等竞争"和受到"平等保护"的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立洲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对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翔  
在中国宪法史上,对于基本权利限制的规定方式,有着从“法律限制主义”到“宪法保障主义”再到“法律保留原则”的“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变迁。旧中国的制宪多采“法律限制主义”,无法为基本权利提供有效保护。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宪法的批判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采“宪法保障主义”或者“绝对保障主义”立场。但在反思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缺陷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采纳“基本权利可受限制”的务实观念,对基本权利的法律限制作出规定。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借由《立法法》等重大立法以及相关的宪法实践,现代立宪主义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焦明丽  吴群红  郝艳华  李斌  任延禄  
目的:以哈尔滨市卫生局为切入点调查黑龙江省卫生行政机构应急保障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结论: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人员保障、设备设施3个因素对其有影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莹  陈庆国  
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突发性社会现象,科学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立和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五大机制",即:平行多点的网络"共建-共享-共商"信息协同机制、"统一领导-分级分层-分工协作-高效精准"的救援救治机制、"权力-物力-智力-财力-民力"五位一体的资源聚集与运行机制、"法律-物资-科技"综合保障机制和"共享-共通-共商-共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治机制,有利于不断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管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明慧  刘畅  付谦  邵天  付航  唐尚锋  贺知菲  咸越  邵飘飘  刘春燕  冯占春  
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是政府为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筹集的专项补助经费,但目前经费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经费使用效率不高。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使用效率,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绩效,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民生效益,课题组尝试借鉴RBRVS模型测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量,用来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使用和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