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49)
2023(21198)
2022(18086)
2021(17089)
2020(14107)
2019(32667)
2018(32224)
2017(61136)
2016(33362)
2015(37706)
2014(37792)
2013(37213)
2012(34739)
2011(31558)
2010(31956)
2009(29469)
2008(29593)
2007(26572)
2006(23581)
2005(21485)
作者
(98849)
(82113)
(81786)
(77806)
(52797)
(39730)
(37193)
(32065)
(31348)
(29659)
(28238)
(27981)
(26421)
(26380)
(25833)
(25358)
(24297)
(24070)
(23748)
(23569)
(20871)
(20313)
(20076)
(18844)
(18398)
(18383)
(18295)
(18176)
(16799)
(16350)
学科
(142182)
经济(141963)
管理(92811)
(89869)
(74787)
企业(74787)
方法(61552)
数学(51976)
数学方法(51118)
中国(42137)
(37622)
(33350)
业经(32133)
(32104)
地方(30345)
(27731)
(26841)
贸易(26818)
(26014)
理论(25717)
农业(24599)
(23749)
银行(23691)
(23303)
金融(23300)
(22793)
(22777)
技术(20876)
环境(20268)
(20037)
机构
大学(485760)
学院(481755)
(195254)
经济(191027)
管理(182544)
研究(171283)
理学(156435)
理学院(154551)
管理学(151435)
管理学院(150562)
中国(130412)
(106124)
科学(105755)
(90837)
(88093)
(81076)
研究所(79911)
中心(76481)
(72113)
财经(71829)
业大(70990)
北京(68261)
(66057)
师范(65360)
(65291)
农业(63369)
(61605)
经济学(59691)
(58284)
经济学院(53443)
基金
项目(318484)
科学(249840)
研究(230859)
基金(230597)
(203046)
国家(201192)
科学基金(170924)
社会(145611)
社会科(137491)
社会科学(137454)
(122829)
基金项目(119983)
自然(111067)
自然科(108552)
自然科学(108522)
教育(107285)
自然科学基金(106569)
(104520)
资助(97292)
编号(92612)
成果(77354)
重点(72092)
(70601)
(69720)
课题(65918)
(65354)
创新(61029)
科研(60673)
教育部(60331)
国家社会(59986)
期刊
(221085)
经济(221085)
研究(148374)
中国(101944)
学报(80605)
(74567)
科学(73560)
管理(70819)
(68834)
大学(61141)
教育(60509)
学学(57221)
农业(51386)
(46022)
金融(46022)
技术(42811)
财经(36331)
经济研究(35883)
业经(34545)
(31352)
问题(28520)
(28011)
图书(25516)
(23902)
技术经济(23584)
(23388)
统计(23224)
科技(22641)
理论(22214)
世界(21977)
共检索到73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汉  
发展型国家理论源自对二战后日本发展模式的经验描述,后来发展成为解释东亚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的理想类型。发展型国家并非国家这一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结构与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实现结构性契合所产生的动力机制的结果。在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使得发展型国家模式遭受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但是发展型国家模式本身所寓意的灵活性和实用主义,以及赶超式发展本身的阶段性特征,使得它也同样有机会在全球化时代重塑自身,构建新的结构性契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既表现出与发展型国家模式的相似性,也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以及对发展型国家模式重要特征的偏离。这其中政党—国家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国巨大的幅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萧烽  
地方高校应该以"创业意识突出、创业能力强、有创业精神"作为培养要求,以应用型创业人才、创新型创业人才、复合型创业人才作为培养方向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基于目前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组织体系、教学质量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平青  
实证研究表明 ,家族企业是发达市场经济形成中“现代企业生态群体”的“母体”和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之一。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比较 ,前者在几百年的演变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协同进化 ,后者是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从正统体制 (计划经济 )边缘成长起来的经济成分。优化“企业生态环境”,使目前中国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家族企业协同进化 ,是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化的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强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为确保各利益方的利益以及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行,实施有效监管是当务之急。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审计主体的合作有助于审计监管效果的改善,有鉴于此,基于SFIC模型,从审计人员角度阐述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协同的起始条件现状,从审计流程和审计技术角度探讨审计协同的催化领导现状,从审计购买服务角度分析制度设计现状,重点基于审计公告分析审计协同的过程及结果。提出审计协同有助于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保障审计监管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费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是将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多元协同治理视角,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典型模式对比研究,从协同治理的结构维度、主体维度和资源维度总结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共性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当前我国需要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模式,具体包括: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研发体制—管理体制—推广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主体协同,法律—资金—人才的资源保障以及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钦  
一、国家治理目标的发展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景北  
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非适用性胡景北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东、西德统一、尤其是在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变更的背景下,联邦德国原先在其西部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作为一种社会和经济秩序,这个模式对其他国家的适用性问题,也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继刚  
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对农村阶层分化、农业经营主体弱化、农业边缘化的回应。文章对家庭农场与社会、经济的契合性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农场稳定农业生产、摆脱农业低收入、克服土地细碎化、提高农民的福利感受、拓展农业内涵,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通过促进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支持、完善中间品市场、培养职业农民群体等举措来发展家庭农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继刚  
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对农村阶层分化、农业经营主体弱化、农业边缘化的回应。文章对家庭农场与社会、经济的契合性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农场稳定农业生产、摆脱农业低收入、克服土地细碎化、提高农民的福利感受、拓展农业内涵,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通过促进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支持、完善中间品市场、培养职业农民群体等举措来发展家庭农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万国  周秀霞  
[目的/意义]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国家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保障布局。[方法/过程]文章从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国家布局的现状及环境入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国外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保障模式。[结果/结论]基于对国外数字学术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协同布局的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监督自控制系统,通过发挥国民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系统稳定与有序发展。文章引入协同理论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特征,认为国家审计监督的协同效应是影响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家审计协同的内容框架与实现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协同包括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国家审计协同实现模式构建包括完善国家审计协同的基础建设、培育国家审计协同的社会资本、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玉玲  郑菲  陈芳  向桂林  
针对目前科技查新中面临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问题,结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服务机构分布的复杂特点以及"十二五"服务发展目标,探索科技查新院所协同服务模式和机制建设;提出科技查新4种院所合作模式:能力协同、任务协同、专业协同以及区域协同,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院所协同查新的实践模式,探索质量控制、人才队伍以及管理机制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继红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是推动审计全覆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将研究方向置于审计协同方面,同时,引入SFIC协同治理模型,进一步明确了SFIC模型的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以及协同过程四要素,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方向与技术路径。最后,依托于实际案例企业,深入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关与国企内部审计的审计协同路径,从保障协同基础条件、发挥审计机关的领导与凝聚力等方面出发,确保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工作顺利展开,对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金龙  
“科教融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内涵、协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底层理念、关键举措与内在要求。面对科教融合进程中存在的“科融教难融”“物融人难融”“面融实难融”三大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家科研机构跨越建制壁垒,共同探索出组织融合、学科融合、要素融合、制度融合四大有效路径并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证明,基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必须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命引领下履践守正创新的教育共识、在高质量衔接互补合作进程中筑牢科技创新的教育根基和在高水平治理体系能力基础上共建有序运行的教育生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彼得·拉特兰  王新颖  
在1980—199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和俄罗斯先后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两国都没有完全采纳"华盛顿共识"的价值观和机制,但却以更强大、更稳定的国家形象出现。文章比较了两国政治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领导人的政策选择和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指出了两国转型模式的异同之处。文章最后认为,两国都会产生一种新的受管制的市场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