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9)
2023(14593)
2022(12068)
2021(10845)
2020(9089)
2019(20220)
2018(19774)
2017(37849)
2016(20319)
2015(22186)
2014(21895)
2013(21901)
2012(20206)
2011(18422)
2010(18829)
2009(17716)
2008(17612)
2007(16149)
2006(14815)
2005(13305)
作者
(61382)
(51773)
(51472)
(48445)
(32568)
(24829)
(23133)
(20165)
(19451)
(18415)
(17827)
(16987)
(16629)
(16555)
(16128)
(15576)
(15236)
(15211)
(14848)
(14745)
(13006)
(12763)
(12599)
(11972)
(11754)
(11460)
(11452)
(11361)
(10410)
(10227)
学科
(111640)
经济(111526)
(90551)
(73393)
企业(73393)
管理(68775)
(46395)
方法(39533)
业经(33102)
数学(31178)
农业(30979)
数学方法(30966)
(26796)
中国(23439)
地方(22828)
(19684)
(19096)
财务(19073)
财务管理(19058)
技术(18104)
企业财务(18075)
(17416)
(17340)
(17104)
贸易(17095)
(16573)
(16138)
(15835)
(15691)
理论(14980)
机构
学院(308307)
大学(299456)
(142771)
经济(140450)
管理(121072)
理学(104646)
研究(104094)
理学院(103638)
管理学(102271)
管理学院(101725)
中国(81402)
(69681)
科学(62055)
(60850)
(60335)
农业(53824)
(53341)
业大(51356)
财经(48323)
研究所(48273)
(47685)
中心(47202)
(43849)
经济学(43530)
经济学院(39178)
北京(37448)
(36589)
经济管理(35992)
(35945)
财经大学(35050)
基金
项目(200861)
科学(159157)
基金(147589)
研究(144032)
(129576)
国家(128316)
科学基金(110496)
社会(96849)
社会科(91685)
社会科学(91654)
(80607)
基金项目(78667)
自然(70420)
自然科(68837)
自然科学(68815)
自然科学基金(67666)
(65417)
教育(63223)
资助(58456)
编号(56254)
(45575)
重点(44878)
(44707)
(44683)
(44079)
成果(43127)
创新(41132)
国家社会(40760)
科研(38024)
课题(37960)
期刊
(172960)
经济(172960)
研究(87974)
(70389)
中国(57849)
学报(48841)
管理(47983)
(47604)
农业(47062)
科学(46253)
大学(37530)
学学(36630)
业经(32708)
(30136)
金融(30136)
技术(27246)
经济研究(26529)
(24779)
财经(24778)
问题(22767)
(21554)
教育(19738)
技术经济(19262)
世界(18342)
商业(16004)
(15933)
(15539)
经济问题(15294)
现代(15065)
农村(15055)
共检索到465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Sahat M.Pasaribu  崔军  
在过去十几年中,循环农业经济在印度尼西亚依然很少被置于全球经济发展框架下来考虑。在农业生产领域实行循环经济,有利于农村居民、提高了环境质量,并且带来长远的竞争优势。小规模的综合养殖系统已经大范围地采用了这个概念,但缺乏改进。在农村地区推行循环经济,体制因素起了显著的作用。在循环农业经济的合作关系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政府、私营领域和农村居民,他们分别在各自的位置上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项目的每一步。他们应该作为调节机构来协助相关活动的开展,作为企业组织来帮助某些生产活动的倡议和发展,以及作为支持群体来参与到任何的项目和活动中,以达到相应的目标。本文重点研究了通过综合农业合作关系来推广循环经济、加速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翠霞  尹红力  
2021年8月18日,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十四五"期间东北亚农业合作展望会议隆重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视频为主,线下现场会议为辅"的方式在北京、哈尔滨两地举行,分别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两个会场。大会期间,中国国外农业经济学会前会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金波  小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崇伯  
印度尼西亚经济的新支柱──旅游业吴崇伯印尼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海洋、火山与湖泊等自然景观,遍布各地的名山古刹,以及多姿多采的民间文化,使印尼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许多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长处和优势。印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当前,中国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偏小,劳动生产率低下,从而致使其资本积累十分有限。有限的资本积累导致了农户无力承担资本替代劳动所需要的资本额,只能使用不计成本的劳动替代资本方式,追求单产的增加,以获得较高的农产品销售收入。由此,能否降低农地经营中资本的稀缺性,对于中国农业走出困境关系重大。本文认为,中国农业的经济组织变革,必须实现对资本要素稀缺性的弥补,必须发展农地经营的多样化分工,即采取内部合作经营模式、外部合作经营模式、混合型经营模式三种农地制度变革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验证了农业合作经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情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作用正在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成员数量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合作社平均资金规模和区域普及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通过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经营,保障合作社的制度效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兴华  
文章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和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广泛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瑶  
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双方同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近年来,两国关系蓬勃发展,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两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如何开放?双方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前景如何?如何深化两国农业合作?1中国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概况1.1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棕榈油、大米、玉米、甘蔗、椰子和木薯等。出口产品有棕榈油、天然橡胶、水产品和咖啡等。其中,棕榈油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天然橡胶出口量占世界的1/5以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增勇  曲春红  
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战略东南亚区域的关键一环。种植业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农业产业,是东盟稻谷、玉米、大豆、棕榈、木薯等作物最大的生产国,棕榈油、橡胶和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种植业目前还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主要分布于爪哇岛,同时该地区也是主要人口聚集地,交通基础设施较完善。由于水利等基础设施匮乏,稻谷、玉米和大豆等仍然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印度尼西亚粮食进口量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仍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印两国在种植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潜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基于农业科技合作,进行全产业链的投资合作,带动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稳步提高,为保障两国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成岐  
用统计指标体系评价农业经济效益固然比较全面,但多维的评价结果导致被评对象时空上的不可对比.本文提出一种将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诸指标值综合归一的新方法.包括从选择评价指标、确定评分标准,到建模、指标配权及其检验的一整套程序.试算表明,这种方法的效果是相当令人满意的,其最大特点是简便、实用,如依此法编制一个《农业经济效益指标值与得分值对照表》,实际运用该法时可免于计算,更加便利.因此它特别适用于农业主管当局对所属单位定期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新生  郑少锋  崔百胜  
统计指标体系能全面地反映农业经济效益,但指标过于繁杂,不便于对比分析。综合指数法利用农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计算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值,作为衡量其综合水平的一个量度,可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守富  
依据竞争力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建立了一套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主要结论:(1)切实提高地区农业竞争能力的水平和素质,才能缩小地区差距;(2)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本文基于中国由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变为逆差国、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和中国输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等3大现状,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也即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研判不同因素的影响深度和广度。研究发现,"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农产品的影响较大。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双方政治和经贸的友好合作和充分发挥两国资源禀赋,深入促进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