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3)
2023(17559)
2022(15107)
2021(14118)
2020(12173)
2019(28534)
2018(28186)
2017(55215)
2016(29981)
2015(34006)
2014(34247)
2013(33749)
2012(30776)
2011(27589)
2010(27662)
2009(25632)
2008(25309)
2007(22516)
2006(19278)
2005(16888)
作者
(86736)
(72410)
(71922)
(68467)
(46048)
(34802)
(32937)
(28429)
(27243)
(25783)
(24610)
(24080)
(22781)
(22747)
(22548)
(22240)
(22112)
(21525)
(20828)
(20701)
(17961)
(17735)
(17588)
(16449)
(16162)
(16038)
(16018)
(15971)
(14597)
(14279)
学科
(122252)
经济(122120)
管理(89769)
(87526)
(74420)
企业(74420)
方法(62848)
数学(55425)
数学方法(54599)
(34718)
(31123)
中国(28831)
业经(25978)
(25353)
(24071)
财务(23981)
财务管理(23931)
企业财务(22793)
地方(22783)
(22210)
贸易(22202)
(21523)
(21383)
理论(20912)
农业(20853)
(18825)
技术(18573)
环境(17644)
(17142)
银行(17088)
机构
大学(431859)
学院(430284)
管理(173120)
(169746)
经济(166042)
理学(151114)
理学院(149492)
管理学(146607)
管理学院(145842)
研究(135842)
中国(101163)
(90433)
科学(85445)
(78411)
(67945)
(67920)
业大(64934)
财经(64006)
中心(62964)
研究所(62032)
(61246)
(58204)
北京(56763)
(55211)
师范(54669)
农业(53609)
经济学(51007)
(50044)
(49484)
财经大学(47860)
基金
项目(295769)
科学(232225)
基金(214929)
研究(213026)
(187061)
国家(185551)
科学基金(160363)
社会(132596)
社会科(125760)
社会科学(125722)
(115464)
基金项目(113964)
自然(106974)
自然科(104514)
自然科学(104488)
自然科学基金(102593)
教育(99726)
(97376)
资助(90615)
编号(87535)
成果(69896)
重点(65843)
(65436)
(61158)
(60888)
课题(59483)
科研(57320)
创新(56795)
教育部(56267)
大学(55666)
期刊
(176689)
经济(176689)
研究(119128)
中国(73410)
学报(67897)
(61975)
科学(61562)
管理(61377)
(59748)
大学(51493)
学学(48592)
教育(44869)
农业(41331)
技术(39204)
(34143)
金融(34143)
财经(30763)
业经(29277)
经济研究(28657)
(26157)
问题(23152)
统计(22057)
(22042)
技术经济(21642)
图书(21356)
(20215)
理论(20184)
(20060)
科技(19506)
商业(19475)
共检索到606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孔晨  李元旭  
当前,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逐年增加,而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却发生着转变,倾向于采用独资企业形式。本文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演化理论的基础上,依据PEST分析框架,收集整理近20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初步分析了外商对华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回归结论如下:国内经济总量、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与跨国公司独资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与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独资化倾向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峰  
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就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随着最近我国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跨国公司会以更多的创新模式通过并购进入我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战仁  罗雅雯  
结合对跨国公司追求网络整合及保证网络控制的介绍,借助对我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的检测,实证考察了城市网络因素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流入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城市网络联系呈整体加强态势,但各节点城市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在形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进驻及空间集聚因素中,整体关联增强与个体位置差异并存的城市网络结构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国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分析朱国庆(复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成效斐然,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特别是1992年以后,国外直接投资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澜  沈群红  王书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根蓓  赵晶  王馨仪  
本文采用ML-Binary Logit模型估计了影响在华跨国进入模式的因素。通过对476家在华跨国公司的1400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的结论:由资本规模和国际化经营经验所体现的跨国公司生产力异质性、由经济转型和制度构建所成就的中国市场化程度、双边贸易、地缘关系以及投资国的国际竞争力与独资模式选择正相关;双边政治以及投资国的风险规避偏好同合资模式选择正相关。上述估计结果得到了较高统计显著性水平的支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以企业生产力异质性为基础的微观化和差别化的跨国公司的规制机制;以中国市场化发展程度为基础,确立在华跨国公司的以"技术转移"为前提的中国"国民待遇"和"市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剑武  
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在将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加速转移的基础上,也加快了在价值链上游R&D环节的战略调整,在我国大规模设立研发中心,使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基于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动机,构造了一组数学模型对其在我国R&D投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进行R&D活动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中的地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芝慧  吴德军  郭淑贤  
以《财富》世界500强在华跨国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水平及其在华社会责任发生异化的现象。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相对于其母国总部的社会责任表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发生了显著的弱化。(2)国际化水平高、敏感性行业、母国经济水平高、英美法系、距离中国地理距离远的跨国公司,其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水平显著更高,入华时间早晚因素对其在华社会责任水平高低不具有显著影响。(3)国际化水平高、母国经济水平高、英美法系、距离中国地理距离远的跨国公司,相比较其母国总部而言,其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弱化程度显著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芝慧  吴德军  郭淑贤  
以《财富》世界500强在华跨国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水平及其在华社会责任发生异化的现象。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相对于其母国总部的社会责任表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发生了显著的弱化。(2)国际化水平高、敏感性行业、母国经济水平高、英美法系、距离中国地理距离远的跨国公司,其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水平显著更高,入华时间早晚因素对其在华社会责任水平高低不具有显著影响。(3)国际化水平高、母国经济水平高、英美法系、距离中国地理距离远的跨国公司,相比较其母国总部而言,其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弱化程度显著更低,入华时间早晚和敏感性行业两个因素对其在华社会责任的弱化不具有显著影响。文章研究丰富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跨境变异的文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戴贵芬  
本文选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最多的前10位省份或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分布与区域的劳动力成本、通讯设施水平、市场规模、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进猛  沈志渔  
以往文献多是从研发投入、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导致交易费用不同的角度研究市场导向与外资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则从外资企业功能定位、资源要求、市场机会、风险暴露以及不同动机的成本节约差异入手研究外资的市场导向对绩效的影响。相对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而言,市场开拓型外资企业在价值创造中承担了更多的功能、投入更多的资源、面临的市场机会更多、风险更小,并且成本节约更大,这些因素使其绩效好于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的绩效。我们通过江苏省苏州地区4026家生产性外资企业2003-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进入方式的调节作用,在合资与独资两种不同进入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楼俊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本文首先对有关国内外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在分析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概况、R&D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套反映我国各地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区位因素变量进行检验,从中找出了最具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在评估各地优劣势的前提下,提出了可供各地政府选择的政策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纪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世界资本自由流动性的加强,国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寻求机会,中国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吸引投资。外商投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应的国际撤资行为也逐年增加。撤资动因由企业内部因素和中国经济环境因素组成。企业内部撤资动因主要表现为在华子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子公司利润率下降、母公司全球战略调整、集中经营核心业务能力和母公司全球利润率下降等。中国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家政策的连贯性、优惠税收减少、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金融服务设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菲  
文章探究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一般性影响因素及特殊性影响因素,并分别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模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度正相关,而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文化差异负相关;在全球化的时代,地理距离并未对欧美的在华并购行为产生严重约束。基于此,中国应加强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的审批和监管,注重外资引进和品牌自主相结合,借力外资促进国企改革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秀娟  
研究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多,OECD国家的研究很丰富,方法复杂,结果有价值。但发展中国家数据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较多。对避税问题的理论研究领域包括利润最大化、代理框架下的研究、避税与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本文着重采用一省范围内的在华跨国公司数据,对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避税与企业特征以及税务机关征管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