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0)
2023(13641)
2022(11654)
2021(10954)
2020(9422)
2019(21545)
2018(21439)
2017(41301)
2016(22612)
2015(25484)
2014(25211)
2013(25218)
2012(22830)
2011(20083)
2010(20053)
2009(18792)
2008(19001)
2007(16955)
2006(15077)
2005(13515)
作者
(64855)
(53630)
(53354)
(50482)
(34476)
(25465)
(24239)
(21038)
(20244)
(19352)
(18346)
(18077)
(17288)
(16948)
(16373)
(16274)
(16112)
(15972)
(15325)
(15242)
(13339)
(13163)
(12858)
(12283)
(12146)
(12063)
(11833)
(11762)
(10671)
(10656)
学科
(95988)
(92399)
经济(92284)
管理(89107)
(88731)
企业(88731)
方法(42958)
数学(33179)
数学方法(32848)
(31935)
业经(31079)
(28213)
(24454)
财务(24384)
财务管理(24351)
企业财务(23105)
中国(20643)
农业(20153)
技术(19803)
(19342)
理论(18420)
(18237)
(17771)
(16984)
(16583)
地方(16111)
(15335)
贸易(15328)
(14875)
经营(14660)
机构
学院(321875)
大学(319331)
管理(138622)
(127772)
经济(124968)
理学(118231)
理学院(117044)
管理学(115503)
管理学院(114890)
研究(98063)
中国(77905)
(68474)
(61747)
科学(60352)
(51455)
(48781)
(48675)
财经(48546)
业大(47283)
中心(45381)
(44128)
研究所(43997)
北京(43005)
农业(40392)
(39390)
(38504)
师范(38156)
商学(37204)
商学院(36822)
经济学(36316)
基金
项目(213587)
科学(168989)
研究(158547)
基金(155322)
(133523)
国家(132312)
科学基金(116060)
社会(99031)
社会科(93848)
社会科学(93821)
(84421)
基金项目(83139)
自然(76312)
自然科(74572)
自然科学(74558)
自然科学基金(73269)
教育(71587)
(69202)
编号(65321)
资助(63638)
成果(51644)
(46818)
(46672)
重点(46456)
(44704)
课题(43587)
创新(42925)
(42792)
项目编号(41132)
科研(40538)
期刊
(146473)
经济(146473)
研究(93313)
中国(60066)
管理(57369)
(51918)
(47020)
学报(45562)
科学(44030)
大学(35151)
学学(33139)
农业(32929)
教育(31967)
技术(30076)
(27815)
金融(27815)
业经(26044)
财经(23786)
经济研究(21303)
(20923)
(20329)
问题(18437)
技术经济(18199)
现代(16870)
财会(16746)
图书(16172)
理论(15793)
科技(15684)
商业(15094)
会计(14961)
共检索到47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坚  蒋青云  陆雄文  
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在华外资企业作为一种跨文化组织 ,其基于中外文化差异的激励方式已受到广泛关注。笔者于 2 0 0 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4月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及中西部地区日美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 ,考察了 5 1家美资企业和 5 4家日资企业的激励管理方式 ,就员工雇佣期限、企业培训、加薪和解雇员工等问题对日美外资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水洪  李艳波  杨斌  
IT企业是知识型企业的代表,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许多关键技术人员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把握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在制度和管理层面上激励员工,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潜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静杰  史娜  
现代企业的竞争究其根本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如何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发挥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培养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和激励敏感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晋琳琳  孙海法  
商业零售企业是目前我国流通规模扩张的主导性商业形态,为改变我国流通滞后局面、满足消费需求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总结零售企业的发展特点入手,结合国际商业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零售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下较多采用的员工团队管理模式,对一般性零售企业员工团队管理的激励约束问题模型化并加以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娟  王瑞飞  
政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为此 ,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激励管理则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动力源泉。本文分析比较了公务员与企业员工激励上的异同 ,并认为公务员激励的有效性提高可以从企业员工激励中获取一定的激励理念与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世家  
我国石油行业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其中石油企业对整个石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新生代员工已经大量进入职场,管理层需要探究这些员工特点进行改革。石油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需要进行深度的调整,为此需要对石油企业的整体布局进行系统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立超  
企业员工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道德风险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文章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建立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定性、定量地讨论了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促使员工努力完成项目的激励契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居长志  
人是企业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资源,激励人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要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加强员工激励是关键。本文结合企业实践,就员工激励的必要性、激励的原则和方式、激励的方法作一些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志  王琪琪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员工激励需求的差异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卫东  刘洪  陶厚永  
本文围绕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主题,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成果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在关注研发人员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激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真  
激励是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强化激励因素来提高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满足程度,以达到保持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通过对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激励机制的不足分析,提出改进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波  
小型科技企业在高科技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向来小型高科技企业员工的流动率较高。论文认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应该按照不同岗位,对创业者、外部经理人、关键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不同的激励;按照不同部门,对瓶颈部门、销售部门和开发部门实施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云飞  董国民  郭斌  吴胜平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使人们加强了对企业契约化管理的重视。契约化管理包括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企业员工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权重理论要求企业在设计契约时必须满足员工的需要。因此,理论上探讨对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动态设计是必要的。文章在研究契约化管理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契约的耦合度显示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明  
在转型经济时期,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文化、激励等方面的博弈值得研究和探讨。文章首先研究激励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出发提出了激励的措施和方法,寻找员工激励的软文化,最后建立优秀绩效文化等,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基业常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