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5)
2023(4394)
2022(3559)
2021(3581)
2020(3080)
2019(7515)
2018(7534)
2017(15558)
2016(8147)
2015(9648)
2014(9688)
2013(9405)
2012(8458)
2011(7742)
2010(7889)
2009(7481)
2008(7464)
2007(6704)
2006(6113)
2005(5683)
作者
(23618)
(19270)
(19195)
(18661)
(12421)
(9177)
(8944)
(7526)
(7518)
(7039)
(6733)
(6694)
(6291)
(6247)
(6153)
(6019)
(5925)
(5655)
(5594)
(5330)
(5068)
(4894)
(4582)
(4554)
(4492)
(4431)
(4361)
(4279)
(3952)
(3896)
学科
(34717)
经济(34682)
管理(22879)
(21998)
方法(20418)
(19741)
企业(19741)
数学(18300)
数学方法(17823)
(16013)
银行(15868)
(14653)
(13543)
业务(9277)
(9018)
制度(9007)
(8912)
金融(8911)
中国(7988)
银行制(7985)
(7614)
理论(7278)
业经(7078)
(6153)
(6057)
(5773)
(5371)
贸易(5359)
(5231)
(4999)
机构
大学(116658)
学院(115948)
管理(48423)
(47134)
经济(46119)
理学(41526)
理学院(41171)
管理学(40193)
管理学院(40002)
研究(34443)
中国(34398)
(24471)
(22567)
科学(20246)
(19030)
银行(18250)
(18172)
财经(18084)
(17637)
中心(17396)
(16964)
(16932)
(16455)
业大(15861)
北京(15373)
研究所(15352)
(14840)
农业(14400)
经济学(14390)
财经大学(13802)
基金
项目(75246)
科学(59736)
基金(55596)
研究(53567)
(47877)
国家(47556)
科学基金(41925)
社会(33729)
社会科(32098)
社会科学(32087)
(29164)
基金项目(28500)
自然(28438)
自然科(27877)
自然科学(27874)
自然科学基金(27359)
教育(26515)
资助(25135)
(24474)
编号(21650)
成果(17458)
(16935)
重点(16741)
(15825)
课题(14970)
教育部(14944)
(14772)
创新(14764)
大学(14524)
科研(14457)
期刊
(48511)
经济(48511)
研究(35660)
(25754)
金融(25754)
中国(22387)
管理(19364)
(16992)
(16136)
科学(15831)
学报(15550)
大学(12468)
教育(12300)
技术(11888)
学学(11816)
财经(9261)
农业(9029)
统计(7943)
经济研究(7839)
(7809)
业经(7740)
(7281)
决策(6593)
理论(6395)
技术经济(6317)
问题(6230)
实践(5804)
(5804)
国际(5594)
商业(5293)
共检索到178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鲁明易  余珊萍  
本文通过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以面临分行和子行选择的80家外资银行为样本,检验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外资银行改制的主要因素是该外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时间、母国在华直接投资以及母国与中国的文化地理距离,而母行的规模及其组织模式偏好的影响不显著。本文据此对中国银行业监管者和中资银行提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伍琴  汪婷  
该文从监管政策、监管机构和监管法律等角度剖析了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一面,并在借鉴典型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制的新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旭东  曾勇  
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在考虑未来退出灵活性的情况下,分析了外资银行对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波动率和外资银行退出收益率的增加,外资银行选择少数股权进入模式时的退出价值大于选择独立发展进入模式时的退出期权价值,因此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少数股权进入;随着外资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和中资银行本土化优势的减弱,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独立发展模式进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彬  陈涛  
"法人化导向"是我国对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采取的政策。考虑到市场特征和外资银行特征,本文通过构建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的实物期权决策模型考察外资银行的进入模式,发现因当初我国长尾客户比例较小、波动率较高,且外资银行对我国市场不熟悉,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先设立分行;随着我国长尾客户市场越来越重要,经过分行阶段的学习而增加对我国市场的熟悉程度的外资银行分行会选择转制成为法人银行;我国应该加强对外资分行退出的限制,以促使其转制法人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满银  韩大海  
外资银行经营性机构在华投资的省域选择既遵循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明显受到中国大陆省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本文以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经营机构为研究样本,利用条件逻辑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经营性机构在华投资的省域选择,结果表明:其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省域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的正向影响;同时,母行实力与文化地理距离及省域对外开放度与金融区位优势也都影响着外资银行机构的在华投资决策。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省域在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区域扶植政策来吸引外商及外资银行机构的投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晓云  李娜  
以2010年底已经进入中国40个城市的25家外资法人银行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分为全样本组和全功能银行组,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相同的影响因素对两组外资银行区位选择影响作用存在不同,竞争优势和市场机会对全样本银行组的影响最大;追随客户则是影响全功能银行区位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另外,研究还发现城市中银行业的集聚效应对外资银行区位选择有显著的间接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聪聪  范黎波  原馨  
以往文献对于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整合银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使用条件logit模型检验了外资银行在华省级区域进入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在省域水平上极不平衡,其区位选择受到区位优势因素、集聚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此外,港资银行与其他外资银行在区位选择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爱喜  
近年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加速发展,区位布局显示出新的特点。本文以外资银行在华区位选择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外资银行在华区位选择行为的基本特征、影响区位选择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Panel-data技术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样本城市的对外贸易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信贷总量是影响外资银行区位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泽华  
新资本协议对现阶段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要积极应对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进行监管重点调整,采取诸如完善外资银行分类监管制度、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及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力度等措施,努力加强和完善外资银行监管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凌  
目前,距我国加入WTO时承诺银行业完全开放的时间只剩不到三年,在华外资银行的战略取向较之以往也有了新的变化,其规模的日益扩张对中资银行来说既是冲击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在华的行为、趋势及其潜在目的,对中资银行在外资银行享受超国民优惠待遇的竞争劣势下如何克服自身不足、谋求发展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也对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牟益斌  
我国于1979年开始引进外资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华外资银行已初具规模。截止1994年底,3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银行在我国18个城市设立了250家银行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银行在我国13个城市设立了109家业务机构。然而,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已日显重要。本文提出了加强在华外资银行监管的一些构想。 一、在管理指导思想上,应逐渐从以“审批引进”为重点向“加强管理”过渡,并逐渐淡化行政管理,更多地采用各种经济和法律手段(如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和税率等)进行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阙澄宇  刘天舒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其业务范围和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截止1997年底,共有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处544家,包括银行277家,保险公司181家,证券公司58家,信用卡公司9家,财务公司6家,其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才宏远  王新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业务获得了较快发展,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业务稳步发展,盈利状况趋好,利润增长加快,但由于受网点较少、客户面较窄和一些业务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市场份额仍然很小,甚至在有些业务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孔艳杰  
本文通过对中外资银行是否要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得出"增加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本是抑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力举措"的结论,而增加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本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事前规制,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公平的和透明的银行业市场竞争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