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9)
- 2023(13315)
- 2022(11649)
- 2021(10882)
- 2020(8960)
- 2019(20806)
- 2018(20710)
- 2017(39540)
- 2016(21596)
- 2015(24267)
- 2014(24466)
- 2013(24318)
- 2012(22447)
- 2011(20401)
- 2010(20423)
- 2009(18617)
- 2008(18064)
- 2007(15894)
- 2006(14146)
- 2005(12532)
- 学科
- 济(91783)
- 经济(91698)
- 管理(61808)
- 业(59915)
- 企(49404)
- 企业(49404)
- 方法(38085)
- 数学(32614)
- 数学方法(32228)
- 中国(26177)
- 地方(24514)
- 农(24274)
- 业经(21334)
- 财(20158)
- 学(19279)
- 农业(16653)
- 制(16136)
- 技术(15347)
- 贸(15169)
- 和(15166)
- 贸易(15156)
- 环境(15062)
- 银(14672)
- 银行(14631)
- 易(14605)
- 理论(14366)
- 融(14045)
- 金融(14044)
- 行(14031)
- 地方经济(13271)
- 机构
- 大学(306111)
- 学院(305297)
- 管理(123185)
- 济(119411)
- 经济(116600)
- 理学(106037)
- 研究(105573)
- 理学院(104809)
- 管理学(103124)
- 管理学院(102580)
- 中国(78571)
- 京(67082)
- 科学(66729)
- 财(53676)
- 所(53634)
- 农(50284)
- 研究所(48850)
- 中心(47611)
- 业大(46201)
- 江(45125)
- 北京(43023)
- 财经(42426)
- 范(42232)
- 师范(41850)
- 农业(39029)
- 院(38755)
- 经(38463)
- 州(37456)
- 师范大学(33825)
- 经济学(33765)
- 基金
- 项目(208856)
- 科学(163535)
- 研究(153607)
- 基金(148849)
- 家(129626)
- 国家(128483)
- 科学基金(110049)
- 社会(94753)
- 社会科(89678)
- 社会科学(89655)
- 省(83142)
- 基金项目(79735)
- 自然(71819)
- 自然科(70107)
- 自然科学(70091)
- 教育(69992)
- 划(69735)
- 自然科学基金(68796)
- 编号(63541)
- 资助(61236)
- 成果(51341)
- 发(48100)
- 重点(46629)
- 部(45234)
- 课题(44319)
- 创(43480)
- 创新(40424)
- 科研(39666)
- 项目编号(38905)
- 教育部(38411)
- 期刊
- 济(136369)
- 经济(136369)
- 研究(91915)
- 中国(62181)
- 学报(47432)
- 农(45827)
- 管理(45605)
- 科学(44691)
- 财(39035)
- 教育(37443)
- 大学(35590)
- 学学(33218)
- 农业(32420)
- 技术(27534)
- 融(27451)
- 金融(27451)
- 业经(23791)
- 经济研究(20937)
- 财经(19569)
- 图书(17778)
- 问题(17341)
- 业(16845)
- 经(16584)
- 科技(16108)
- 技术经济(15406)
- 理论(15179)
- 资源(14549)
- 现代(14046)
- 实践(14043)
- 践(14043)
共检索到45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祝影 李茜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外资研发机构的数量成为各地政府追求的主要考评指标,纷纷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进驻,却并不关注个体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而事实上,在华外资研发机构规模不一、质量素质不等,对本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利弊影响各不相同。利用SPSS软件对31个机构18个指标构建的数据库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应从投资主体研发实力、机构自身研发条件和对当地的贡献度三个因子评价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从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归纳不同绩效机构的一些共同特征,从而为中国政府实现对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安立仁
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如何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区域间均衡发展及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技术研究了27省市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对2006-2012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区域间分化明显,没有呈现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特征,各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差异较大,外部因素对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出区域差异。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新管理政策,改革外资研发机构管理体制,实施基于创新项目收益的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开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刚 杜德斌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创,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营发展也深受其影响,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利润不降反升,在华研发机构所处的战略地位在不断提升,其角色演化进程在提速。为探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的演化路径和驱动机制,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并结合运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分析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化过程,以此来系统地厘清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化的内在机理,进而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维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研发机构 跨国公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祝影 路光耀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保持样本与指标不变,对2010年原始数据矩阵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发展水平、研发实力与市场潜力是主要的外资研发区位因子,与2000年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方差贡献率、主因子含义、空间格局以及样本得分情况均有所变化,能够印证研发全球化的新特征。中国由于研发实力因子和市场潜力因子的巨大优势,在研发全球化中的空间地位进一步上升,但发展水平因子制约着中国对外资研发活动吸引力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辉 陈建敏 罗莉萍 苏炜
选取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等八个典型省市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比分析三级指标个数、定性指标占比、指标独立性、分值权重分配等方面的特征。河北省的评价指标个数最少,且均为定量化指标。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价,应充分考虑评价过程复杂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分类评估,确定新型研发机构绩效的最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分值权重,进而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百涛 王帅斌 王冀宁 何云梦
基于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导向的特点以及建设需求,综合德尔菲法设计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法,借助Super…Decision软件计算各项指标的对应权重,从研发条件、创新活动、创新效益以及人力资源4个维度设计产业化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1)成果产业化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首要目标;(2)政府政策扶持仍是影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因素;(3)与传统科研机构突出学术论文的做法不同,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的评价更加注重研发产出、成果转化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等关键指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裘文进 周文泳
加强内外联动是东道国从外资研发机构获得技术外溢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发展特点、技术外溢面临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增强外资研发机构技术外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研发机构 技术外溢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正华 张耘 李志斌
北京地区转制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机构数量、科技活动人员大体相当,但在投入产出方面这两类机构却存在较大差异: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的人员劳务费的支出高于转制研发机构,而在固定资产购建方面则正好相反;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在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要多于转制研发机构,而科技论文和科技著作的产出,转制研发机构则远远高于外资研发机构。两类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的差异对于促进转制研发机构健康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治 熊哲超 董维亮 王冀宁
本文根据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过程,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德尔菲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等手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引育机制、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性、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数等指标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影响程度较大,就此提出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的若干对策,对指引和规范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投入产出 绩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周 郭琪
随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只有加速产品升级与创新,才能在行业市场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IT行业作为高科技的领头羊,其产品开发过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注重研发团队的过程管理,对于确保研发项目的投入有效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对于研发团队绩效管理文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IT研发团队的特征及其团队过程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了集成能力、知识管理和团队沟通协作对团队过程绩效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IT新产品研发团队过程绩效评价模型,并基于粗糙集和TOPSIS对ZW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利用粗糙
关键词:
IT行业 技术创新 研发团队 知识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启雷 郭鹏
基于决策者偏好信息,应用GMCRⅡ即冲突分析图模型理论构建创新主体冲突的图模型,求解冲突稳定性并分析个体稳定性、全局稳定性结局及结盟稳定性。研究认为,外资研发嵌入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及本地高技术企业的自主结盟行为,有助于自主创新主体的国际研发网络嵌入,但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引发的系统自我封闭风险。冲突均衡分析为政府部门针对外资研发网络嵌入问题决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德荣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辉 崔新健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行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剖析由此可能产生的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现状 影响 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兴
与中国对外开放相伴相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享到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市场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其具体效应,应作认真、客观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