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7)
- 2023(12256)
- 2022(10087)
- 2021(9198)
- 2020(7698)
- 2019(17072)
- 2018(16604)
- 2017(32187)
- 2016(17465)
- 2015(18861)
- 2014(18344)
- 2013(18175)
- 2012(16609)
- 2011(14681)
- 2010(14915)
- 2009(14116)
- 2008(14273)
- 2007(12827)
- 2006(11549)
- 2005(10457)
- 学科
- 业(85799)
- 企(78299)
- 企业(78299)
- 济(75934)
- 经济(75840)
- 管理(69171)
- 方法(31036)
- 业经(28925)
- 农(27698)
- 财(27147)
- 数学(23092)
- 数学方法(22896)
- 务(20476)
- 财务(20459)
- 财务管理(20442)
- 农业(20073)
- 企业财务(19386)
- 策(18340)
- 中国(17969)
- 技术(17917)
- 制(16533)
- 贸(15334)
- 贸易(15327)
- 划(15253)
- 易(14969)
- 和(13544)
- 理论(12931)
- 地方(12739)
- 经营(12555)
- 企业经济(12334)
- 机构
- 学院(254332)
- 大学(246178)
- 济(111696)
- 经济(109774)
- 管理(105248)
- 理学(90694)
- 理学院(89856)
- 管理学(88828)
- 管理学院(88361)
- 研究(81374)
- 中国(64566)
- 财(52309)
- 京(50446)
- 农(47732)
- 科学(47454)
- 财经(41157)
- 所(40673)
- 江(39270)
- 业大(38547)
- 农业(37661)
- 经(37425)
- 中心(36921)
- 研究所(36590)
- 经济学(32650)
- 北京(31068)
- 商学(30491)
- 州(30402)
- 商学院(30225)
- 财经大学(30125)
- 经济学院(29624)
- 基金
- 项目(165593)
- 科学(132417)
- 基金(122345)
- 研究(120262)
- 家(106672)
- 国家(105625)
- 科学基金(92181)
- 社会(79341)
- 社会科(75419)
- 社会科学(75397)
- 省(65682)
- 基金项目(64647)
- 自然(60015)
- 自然科(58705)
- 自然科学(58688)
- 自然科学基金(57761)
- 划(54066)
- 教育(53492)
- 资助(48934)
- 编号(47306)
- 业(39461)
- 创(38117)
- 重点(36884)
- 发(36564)
- 成果(36491)
- 部(36401)
- 创新(34706)
- 国家社会(32834)
- 课题(32273)
- 制(32073)
- 期刊
- 济(127578)
- 经济(127578)
- 研究(72322)
- 中国(46167)
- 农(44743)
- 管理(44195)
- 财(43369)
- 学报(36245)
- 科学(36057)
- 农业(30409)
- 大学(27946)
- 学学(27088)
- 融(25471)
- 金融(25471)
- 业经(24011)
- 技术(22090)
- 财经(20663)
- 经济研究(20331)
- 教育(18618)
- 业(18537)
- 经(17823)
- 问题(16534)
- 技术经济(14988)
- 贸(14322)
- 现代(13606)
- 商业(13447)
- 世界(12974)
- 国际(12909)
- 财会(12605)
- 科技(11966)
共检索到378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陈虹曦 王粉粉
近年来,部分行业的外资企业外迁有所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比较广泛的关注。外资企业外迁的动因涉及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其他国家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吸引,以及国内企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对外资企业外迁的利弊要综合分析,既要看到外迁带来的外贸出口份额减少、对GDP和税收增长的不利影响、给社会就业带来的压力等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外迁对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针对部分行业外资企业的外迁现象,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负面清单”、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异地搬迁转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资企业外迁的数量与规模,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外迁动因 利弊分析 应对之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序莹 姚新超
近年来,中国官方公布的外资企业逃避税现象严重,税务机关查处重大案件数量和查补税款数量也呈不断扩大趋势。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税务部门对在华外资企业共实施税务稽查1.8万户,其中问题企业为1.25万户,比例高达69%,若按100%的稽查率进行推断,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带来的年税收流失额可达1726亿元。2010年中国税务部门因加强反避税工作而增加的税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潇健
近几年来,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占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比重开始上升,而且成交金额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仅从2008年初至9月,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公司的跨境并购共有539宗,成交金额超过176亿美元,较去年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面对对手竞争态势,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强化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在客户结构调整上也相应贯彻"二八定律",淘汰劣质客户,加大对优良客户的倾斜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内的优势企业,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与此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外资银行凭借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操作惯例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把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客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多少外资企业客户流向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借助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并相应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几条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客户流失 银行服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海洁 叶庆祥
本文从地方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外资企业面临外迁压力下的决策思考基点和外迁模式选择,并结合不同网络角色外资企业的外迁行为进行了案例比较,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网络权力对于外资企业外迁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对于外资企业外迁起着缓冲作用,社会资本和网络权力在不同产业环境下综合决定了外资企业外迁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
外迁 决策机理 外资企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志权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投资环境的日臻完善,外商到增城市投资一直保持旺盛的势头。如何进一步发挥该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引导外资合理投向,按时按额出资,调整好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企业的管理,使企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该市外商投资企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后,着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娅 梁明 徐斯 齐冠钧
制造业外迁事关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目前,以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业外迁规模整体可控,越南和印度是中国制造业外迁的主要承接地,但两国与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关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越南高度依赖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其纺织服装业大体形成了“中国生产中间品及设备—越南加工生产—消费品出口发达国家”的分工模式;而印度产品生产以本国产业链供应链为主,对中国依赖性较小。在此背景下,中国应针对不同外迁目的地制定引导政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根植性;以区域合作机制为抓手,构筑“以我为主”的区域制造网络;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延缓制造业外迁步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建成 任丽霞
本文在阐明中国商业零售市场的宏观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未来的扩展战略,并对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对比,指出我国零售企业的优势在于本土化经验和终端网点,劣势在于资本、规模、成本和盈利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零售企业应从竞争业态与竞争区位选择、组织形式选择、物流整合等方面应对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
关键词:
零售企业 在华策略 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静 孙景武
目前,零售外资加快了在华扩张速度。同时,随着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经营环境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不断丰富,其经营策略也发生了变化。本文研究了零售业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策略特点和发展趋势,借鉴它们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零售企业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加强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外资零售企业 在华经营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金元 东岗
自2010年12月1日起,我国对外资企业和个人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项措施作为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的重要一步,对创建更加公平的内外资企业竞争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此项举措已经实施一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王夏扬
本文以家乐福和沃尔玛为研究对象,探究制度、企业资源与网络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面临制度变化时,企业为了寻求正当性会采取正式化程度不同的网络策略;企业也会根据拥有资源程度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二者共同作用时,还会影响企业与合作对象关系的深浅。本文对于在华外资零售企业的策略布局以及本土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零售企业 制度 企业资源 网络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敬雯
通过修改Virmani的企业间接税逃避税模型和Yaniv的企业直接税逃避税模型,考察在华外资企业的逃避税差异,发现相对较低的逃避税成本导致外资企业逃避税现象严重,而追求即期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经营目标导致外资企业的最优隐瞒率高于内资企业,则是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普遍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一味地降低税率不是阻止逃避税行为的可靠途径,只有加强税收稽查与处罚,提高外资企业的逃避税成本,改善企业的纳税意识才是防范税款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企业逃避税模型 外资企业 间接税 直接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将
2011年7月中铝宣布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最终告吹,该项目历时四年,损失3.4亿元。此前的6月,各大媒体刚刚报道了中钢澳洲子公司——中钢澳洲中西部公司暂停在西澳的WeldRange铁矿石项目,因项目配套的Oakajee港口和铁路工程进度太过缓慢,中钢每年损失1亿澳元。连续报道的中国海外投资巨亏,引起了国内对海外投资的思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欣 殷楠
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业向我国的战略转移催发了外资并购的活跃,民营软件企业多年积淀的企业价值成为吸引外资并购的亮点,但同时也面临恶意并购的威胁,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和法律方法以寻求应对策略刻不容缓,如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完善并购立法和审查制度、构建企业反并购防御体系。
关键词:
民营软件企业 外资并购 风险 应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赵东麒
基于外资企业在华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得出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其形象不符,但总体情况向好。利用2011—2013年在华销售收入100强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经营绩效、外部的法制环境与行业性质对外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显著正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