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3)
- 2023(13221)
- 2022(11063)
- 2021(10024)
- 2020(8799)
- 2019(20198)
- 2018(19883)
- 2017(38321)
- 2016(20939)
- 2015(23554)
- 2014(23492)
- 2013(23522)
- 2012(22113)
- 2011(19763)
- 2010(20305)
- 2009(19138)
- 2008(19797)
- 2007(18148)
- 2006(15778)
- 2005(14462)
- 学科
- 济(92987)
- 经济(92869)
- 业(89453)
- 企(81321)
- 企业(81321)
- 管理(74981)
- 方法(41977)
- 数学(32410)
- 数学方法(32107)
- 业经(30151)
- 财(30013)
- 农(28836)
- 务(21923)
- 财务(21904)
- 财务管理(21873)
- 中国(21734)
- 技术(21614)
- 企业财务(20679)
- 农业(20401)
- 制(19010)
- 贸(18044)
- 贸易(18034)
- 学(17605)
- 和(17602)
- 理论(17541)
- 易(17489)
- 地方(15922)
- 策(15774)
- 划(15765)
- 融(14453)
- 机构
- 学院(313002)
- 大学(310413)
- 济(131683)
- 经济(129146)
- 管理(123595)
- 理学(105680)
- 理学院(104545)
- 研究(103657)
- 管理学(102998)
- 管理学院(102399)
- 中国(81445)
- 京(65486)
- 科学(63283)
- 财(62288)
- 农(56093)
- 所(53727)
- 江(49338)
- 财经(49168)
- 研究所(48620)
- 中心(47300)
- 业大(45968)
- 经(44433)
- 农业(44408)
- 北京(41145)
- 经济学(39724)
- 范(38839)
- 州(38667)
- 师范(38442)
- 院(36880)
- 经济学院(36142)
- 基金
- 项目(200279)
- 科学(158903)
- 研究(146711)
- 基金(145616)
- 家(126816)
- 国家(125683)
- 科学基金(108103)
- 社会(93335)
- 社会科(88466)
- 社会科学(88441)
- 省(79478)
- 基金项目(77443)
- 自然(69903)
- 自然科(68333)
- 自然科学(68312)
- 自然科学基金(67186)
- 教育(66653)
- 划(66355)
- 编号(58728)
- 资助(58590)
- 成果(47777)
- 创(47264)
- 重点(45607)
- 部(44677)
- 发(43984)
- 业(43407)
- 创新(43334)
- 课题(40575)
- 科研(38558)
- 国家社会(38312)
- 期刊
- 济(149445)
- 经济(149445)
- 研究(91837)
- 中国(59814)
- 财(51871)
- 农(51306)
- 管理(49303)
- 学报(46521)
- 科学(45099)
- 大学(35223)
- 农业(34887)
- 学学(33322)
- 教育(30028)
- 融(29207)
- 金融(29207)
- 技术(28507)
- 业经(25672)
- 财经(24640)
- 经济研究(23079)
- 业(22070)
- 经(21299)
- 问题(20026)
- 技术经济(18751)
- 贸(17385)
- 国际(16171)
- 世界(15794)
- 科技(15719)
- 商业(15504)
- 财会(15447)
- 现代(15337)
共检索到472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优珍
本文以1112家在华新创企业为样本,并结合作者调研访谈的6个国际新创企业案例,通过实证的方法比较了国际新创企业相对于国内新创企业的特征,发现在华国际新创企业比国内新创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内向国际化程度也更高,但在研发密度、国内市场份额和高管受教育水平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华国际新创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也会对其特征产生影响,纯本土的私营国际新创企业在内向国际化程度、高管受教育水平、出口比例和直接出口比例方面显著低于纯外资的国际新创企业,但与合资的国际新创企业相比仅在直接出口比例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家欣 郭晓宇
作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模型,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之间既有显著的差异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有望成为构建更具一般性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框架的出发点。本文以知识为主要分析视角,讨论了知识在不同理论模型中的作用,并从理论根源、知识角色、知识来源与获取机制等维度对两种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蕾 杨震宁 廖焱
通过量表和问卷设计,对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共同建立的国际合资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合作伙伴的地域广度和产品国际化进行了有效测量。通过建立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在华国际合资企业的创新信息获取渠道、合作伙伴分布以及创新战略对其产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华国际合资企业的合作伙伴地域广度对其产品出口国际化和产品创新国际化具有积极影响,而其创新信息来源的影响不明确;先模仿后创新战略对上述积极影响具有调节作用,而优先采用产品创新战略对上述积极影响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根据研究基本结论,为国际合资企业创新和产品国际化过程提出管理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谭云清 李元旭
本文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重构下的国际服务外包为背景,从发包方角度出发,针对212家在中国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探讨国际服务外包中来自接包企业不同类型信任与任务承诺对发包商合作的影响路径和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计算信任与任务承诺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计算信任与发包商合作有不显著负相关关系;关系信任及任务承诺与发包商合作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任务承诺在接包企业信任对发包合作的影响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国际服务接包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和发展信任的外包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其在国际服务接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劲波 黄胜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四种基本形式: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文章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供以后实证研究参考。
关键词:
国际新创企业 国际化过程 知识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姮 谢祥项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提出生态责任是酒店CSR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聚焦于已进入海南省的六大在华国际酒店集团,对其CSR实践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得出,生态环境是海南省国际品牌酒店CSR的重要关注点,为上述理论观点提供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倪经纬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寻求共同利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导,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如何看待美国“9·11”事件后全球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对资本流动的周期与主体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华、在沪走向的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预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减少,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重相对稳定,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输出开始缓慢增长。随着国际资本全球投资流向区位的调整,在华外资走向出现多样化的流动模式,且独资倾向增强。这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与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国际资本 周期特征 国际直接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荣 王涛
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文章针对新创企业的能力构建活动进行分析,提出能力构建是企业内的知识活动,它主要是通过个体层次的知识传递和跨层次的知识运转来实现。其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识活动冲突,为此企业需要利用整合机制来消除冲突才能保障能力构建的顺利进行。整合机制主要有权威、制度和文化三种方式,新创企业应根据自身动态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整合方式以满足现实需要。
关键词:
新创企业 能力构建 知识 冲突 整合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志勇
本文研究了FDI与国际贸易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04-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出口贸易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正效应最大且显著,技术购买的效应则比出口要低,而FDI没有出现显著的正效应;(2)研发人员的投入对企业创新起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研发经费的支出虽然也显示了正向作用,但不太显著;(3)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和政府支出效果不佳,甚至为负。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尚东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在理论梳理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定义和内涵。从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决策机制、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等五个维度,通过对众多国际一流企业相关实践的比较、梳理,揭示国际一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总结凝练了国际一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共性特征,为中国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模式参考和思路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宁辉 胡振华
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构成要素、结构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任务的不确定性、个性突现性和互补性、内激励性以及一体性特征,并由此指出了这些特征对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的要求。这些分析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任务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而需要为其配置有机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结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组织结构 不确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忠卫 张广琦 胡登峰
新创企业的创业团队具有不稳定性,与普通团队的显著区别体现在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以及任务依赖性三个方面。创业团队的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和任务依赖性均对团队成员的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创业团队 离职倾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民书 杨治国
我国是吸引外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外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对东莞和温州地区的实证分析,与内资企业相比,在产业扩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如国内民营企业。在地方产业的发展上,民营企业所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外来投资企业,要保持当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充分重视民营企业所起的作用,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外商投资 产业扩散 民营企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焦方太
文章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动因表现为拓展市场和获取资源,主要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体制机制优势、低成本制造优势及适用技术优势等。民营经济只有不断培育技术、品牌及人才方面的新竞争优势,才能巩固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民营企业 国际化特征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