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5)
- 2023(10512)
- 2022(8860)
- 2021(7971)
- 2020(6372)
- 2019(14204)
- 2018(13981)
- 2017(25986)
- 2016(14357)
- 2015(16357)
- 2014(16616)
- 2013(16318)
- 2012(15890)
- 2011(14713)
- 2010(15289)
- 2009(14220)
- 2008(13892)
- 2007(12777)
- 2006(11889)
- 2005(11215)
- 学科
- 济(82400)
- 经济(82334)
- 管理(34522)
- 业(31729)
- 地方(26636)
- 中国(24136)
- 企(22259)
- 企业(22259)
- 方法(22238)
- 农(19868)
- 数学(18964)
- 数学方法(18730)
- 业经(16647)
- 地方经济(16615)
- 学(16035)
- 农业(14131)
- 发(12656)
- 融(12471)
- 金融(12470)
- 制(12072)
- 环境(11834)
- 银(11785)
- 银行(11759)
- 理论(11710)
- 财(11701)
- 行(11504)
- 贸(11466)
- 贸易(11455)
- 易(10910)
- 教育(10101)
- 机构
- 学院(214178)
- 大学(210488)
- 济(94499)
- 经济(92405)
- 研究(84971)
- 管理(70652)
- 中国(64031)
- 理学(58225)
- 理学院(57378)
- 管理学(56254)
- 管理学院(55848)
- 科学(51102)
- 京(47163)
- 所(44863)
- 财(41747)
- 研究所(40099)
- 中心(37115)
- 农(36702)
- 江(35847)
- 范(32379)
- 师范(32056)
- 财经(31606)
- 北京(30914)
- 院(30554)
- 经济学(30051)
- 业大(28764)
- 州(28738)
- 经(28388)
- 农业(28239)
- 省(27113)
- 基金
- 项目(129629)
- 科学(100576)
- 研究(98215)
- 基金(89133)
- 家(77678)
- 国家(76979)
- 科学基金(64162)
- 社会(61492)
- 社会科(58167)
- 社会科学(58156)
- 省(53248)
- 基金项目(45786)
- 教育(45578)
- 划(44004)
- 编号(40346)
- 自然(38031)
- 自然科(37078)
- 自然科学(37070)
- 资助(36983)
- 自然科学基金(36357)
- 发(35513)
- 成果(34005)
- 课题(30786)
- 重点(30646)
- 发展(29090)
- 展(28621)
- 部(27670)
- 创(26430)
- 国家社会(25313)
- 年(25077)
- 期刊
- 济(123828)
- 经济(123828)
- 研究(73812)
- 中国(55358)
- 农(35612)
- 教育(33754)
- 学报(33119)
- 财(31090)
- 科学(30377)
- 管理(29707)
- 大学(25024)
- 农业(24540)
- 学学(23368)
- 融(23173)
- 金融(23173)
- 技术(22110)
- 经济研究(20335)
- 业经(18851)
- 财经(16743)
- 问题(15395)
- 经(14759)
- 业(12847)
- 贸(12281)
- 技术经济(12114)
- 世界(11748)
- 国际(11337)
- 坛(10700)
- 论坛(10700)
- 统计(10622)
- 资源(10558)
共检索到36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付华
增长极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特区、开发区和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可以发现,这些区域增长极不仅是我国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在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新的增长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体制创新形成动力机制,推动经济要素集聚与产业发展。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应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极,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体制机制创新 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本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含义、衍变和新进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见解。
关键词:
增长极 增长极定位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指标 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中观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的理论特征 ,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九点新进展 ,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这一理论和相关政策的新思路 ,其中包括增长极定位新原则、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市圈增长极发展战略、牛肚子战略的再思考 ,以及关于区域差异和协调发展问题的新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大勇 朱召龙
通过对弗朗索瓦·普劳克斯 ( F.Perroux)和 J.布德维尔的增长极理论的阐释 ,本文提出 :要克服“瓶颈”制约 ,推动山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培育山区县域的经济空间增长极 (产业增长极 )和地理空间增长极 (小城镇 ) ;而且 ,在地理空间上要培育多元增长极 ,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关键词:
山区 县域经济 产业增长极 空间增长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德忠
我国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软着陆”后,以稳中求进的态势向前推进,进入了相对平稳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已成为宏观经济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理论框架:经济增长点的基本 属性、选择标准及生成条件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各构成部分或要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茜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创新是增长极的主要功能。我国必然要经历由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必须正确选择和培育我国知识经济的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
关键词:
增长极 知识经济 产业增长极 城市增长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亚南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扩散作用 海洋经济 江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冀南 杨丽倩
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重点发展规划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当前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快速发展。而培育增长极是吸引人才集聚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增长极带动人才集聚的理论机制,剖析了当前中原经济区人才集聚的现状,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进行计算,甄选出了中原经济区应该优先发展的三级增长极,并从交通一体化、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三个方面提出了该区域培育增长极进而带动人才集聚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人才集聚 增长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