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
- 2023(768)
- 2022(623)
- 2021(527)
- 2020(446)
- 2019(950)
- 2018(891)
- 2017(1606)
- 2016(941)
- 2015(1010)
- 2014(891)
- 2013(847)
- 2012(785)
- 2011(730)
- 2010(720)
- 2009(584)
- 2008(612)
- 2007(488)
- 2006(413)
- 2005(350)
- 学科
- 济(2497)
- 经济(2490)
- 管理(1914)
- 业(1798)
- 教学(1342)
- 企(1301)
- 企业(1301)
- 农(1279)
- 中国(898)
- 学(857)
- 农业(832)
- 业经(747)
- 方法(729)
- 教育(694)
- 学法(653)
- 教学法(653)
- 理论(647)
- 数学(625)
- 工作(620)
- 数学方法(576)
- 制(518)
- 组织(494)
- 财(485)
- 地方(473)
- 环境(469)
- 体(463)
- 计算(462)
- 算机(458)
- 计算机(458)
- 机化(456)
- 机构
- 大学(12061)
- 学院(11543)
- 研究(4375)
- 济(3941)
- 管理(3890)
- 经济(3851)
- 理学(3436)
- 理学院(3386)
- 管理学(3304)
- 管理学院(3276)
- 中国(2668)
- 范(2583)
- 师范(2563)
- 科学(2503)
- 京(2460)
- 农(2191)
- 师范大学(2185)
- 教育(2167)
- 所(2147)
- 研究所(1994)
- 中心(1926)
- 江(1860)
- 业大(1762)
- 财(1731)
- 农业(1696)
- 院(1637)
- 北京(1513)
- 财经(1419)
- 州(1398)
- 研究中心(1303)
共检索到1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光明
2007年6月6日上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Eleanor Duckworth教授访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为与会近四十名师生展示了一堂题为“拥有奇妙思想”的别开生面的小型互动式研讨会(workshop,另译工作坊,强调参与、互动)。Duckworth教授曾任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的助理七年,是一位著名教育学者。她的这一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在动手、观察、参与、对话中生成课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燕
课堂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教师则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关注课堂,源于教师的使命在于课堂教学、在于促进学生成长,没有了课堂,教师与学生成长就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在过去很多年中,听评课作为关注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可否认,如今的听评课轻专业性真实性、重程式化过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乔运超
课堂观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的课堂观察中,一些观察者因个人主观认知偏见、专业职责偏位、心理优势偏误,导致其观察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影响了课堂观察研究的科学性。唤醒观察者客观公正的价值信念,从浅层评判走向深度合作,从虚空描述走向扎实改进,创造和谐平等的讨论交流空间,提升课堂观察科学性与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慕君
对话无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还是从价值追求的意义上讲,都是我们的教学实践追求的一种目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而若实践对话教学,教师必须实现师生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转变。对话教学从其课堂文化品质上讲,倡导民主、平等的观念建立,真实、原创的声音表达,交互、相遇的关系形成和建构、生成的意义理解,最终走向学习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尚达
对话教学是近些年来教学论研究与学科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对话教学要告别神话;摆脱对话教学的乌托邦构想;要理解对话,把握对话教学的条件与有限性;重构课堂包括重构知识观、重构教学实践和重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只有重构课堂,追求"生命课堂",才能走向对话教学的现实形态。
关键词:
对话教学 课堂重构 生命课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路华
本文以一所小学的课堂观察、访问为基础,从中了解当前课堂管理的现状,透视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本文倡导以"松而不散"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堂管理,并相应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松而不散 课堂管理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洲
一、变化与进步随着大众对英语教学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课题的分享呈现出三个"提高":一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明显提高,教师端庄的教态、标准的语音、漂亮的板书、明快的简笔画,给人一种亲切感;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导入环节 情感价值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锋 赵赤颖 周东明
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的总称,是指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案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方案。学案教学是指应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学案在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改变教与学方式、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学案教学作为一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郁晓华 彭源 胡婷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课堂观察与反馈成为研究热点。课堂观察技术的发展历经现场观察、录像观察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察三个阶段,观察工具分为要素构成类、信息交互类和行为交互类三类。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观察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智能化分析解释。本研究基于课堂观察常用的面部数据、言语信息、走动轨迹、身体姿态、日志五类数据系统梳理这两项技术,总结现阶段数字化课堂观察的一般流程。针对数字化课堂观察存在的观测点聚焦通用型课堂、数据利用侧重行为交互观察、可视化设计的可读性有待提高、教学解释难以对标实践需求等问题,本研究引入联合教师的新目标定位、学科课型的新观测视角、故事化叙事的可视化设计新形式以及大语言模型的教学解释新工具,构建了新思路下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光亮
教学督导课堂观察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广泛采集课堂中生成的各类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判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与评价,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本文对课堂观察的特点、组织实施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学督导 课堂观察 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允漷
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无合作、评课无依据、听评课无研究的症状,体现了专业性的丧失。课堂观察LICC范式从当前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科学实用主义,通过对课堂的解构,倡导教师组建不同的合作体,采用类似科学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该范式在丰富课堂知识、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
听评课 课堂观察 课堂研究范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锋
课堂观察是教师参与教学的日常行为,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合作环境中,教师恰当选择、设计观察工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观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事件,分析教学事件产生的原因。本文从观察者、观察内容、观察工具、观察结果四个方面论述课堂观察的方法、技能,借以推动教师"课堂观察"专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观察合作体 观察内容 观察工具 共同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邵怀领
课堂提问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应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角度9个方面加以确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包括问题设计、提问、候答、叫答、理答五个环节,问题设计应注意明确问题的类型与层次,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提问时要表述清晰、简洁,富有启发性,问题少量;候答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并灵活运用;叫答时要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力度;理答时注意澄清、追问、转问、悬置等策略的运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通过51123观察量表进行分析和观测。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 标准 策略 观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英 张月丽
采用课堂观察法分析三个外籍教师口语课堂的教学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外教对中国文化和学生缺乏了解,导致外教授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提出如下建议:要求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定期听外教的课;要求外教对课堂内外做出详细明确的教学要求;要求外教定期参加外语学院的教研活动;规范外教的考试形式,加强学生对外教教学的评价。
关键词:
外籍教师 教学特点 课堂观察法 教学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欣悦 石伟平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是教学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依据,而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师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本研究通过对三个不同专业的三年制高职理实一体化课堂的观察,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呈六阶段螺旋上升,过程循环递进,阶段层层叠套,学生在学习阶段及学习行动上呈现多种特征。同时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存在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但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联结;认知加工有赖于实践支持,且学习活动层次有待加深;问题解决能力层次尚浅,问题发现意识缺乏以及师生互动有效性不高,双向互动作用有待强化等问题。由此,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需强化理实联结与转化,构建知行融合的学习活动;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科学优化学习活动结构;解构完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师生主体间性,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以及加强实践活动支持,深化产教融合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学习行为 课堂观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