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0)
- 2023(9206)
- 2022(7518)
- 2021(7187)
- 2020(6119)
- 2019(13608)
- 2018(13439)
- 2017(25056)
- 2016(13675)
- 2015(15192)
- 2014(15424)
- 2013(14825)
- 2012(13846)
- 2011(12526)
- 2010(12923)
- 2009(12531)
- 2008(11855)
- 2007(10731)
- 2006(9619)
- 2005(9130)
- 学科
- 济(49366)
- 经济(49291)
- 业(40571)
- 管理(39736)
- 企(33540)
- 企业(33540)
- 融(27822)
- 金融(27822)
- 银(26497)
- 银行(26482)
- 行(25567)
- 中国(23144)
- 方法(20916)
- 制(18715)
- 财(18518)
- 数学(18077)
- 数学方法(17783)
- 务(12432)
- 财务(12397)
- 农(12379)
- 财务管理(12362)
- 业经(11895)
- 企业财务(11874)
- 体(11469)
- 中国金融(11425)
- 学(11322)
- 地方(11049)
- 险(11015)
- 保险(10923)
- 理论(10473)
- 机构
- 大学(189322)
- 学院(187262)
- 济(76077)
- 经济(74219)
- 管理(67107)
- 研究(65568)
- 中国(61504)
- 理学(55689)
- 理学院(55056)
- 管理学(53894)
- 管理学院(53540)
- 财(42952)
- 京(40667)
- 科学(39199)
- 所(33652)
- 中心(33040)
- 财经(32413)
- 农(31673)
- 研究所(30199)
- 江(29520)
- 经(29406)
- 北京(26381)
- 业大(26161)
- 农业(24700)
- 经济学(24616)
- 融(24415)
- 财经大学(24409)
- 州(24406)
- 银(24153)
- 金融(24016)
- 基金
- 项目(118099)
- 科学(91905)
- 基金(86095)
- 研究(84772)
- 家(75487)
- 国家(74833)
- 科学基金(63670)
- 社会(53421)
- 社会科(50620)
- 社会科学(50605)
- 省(45343)
- 基金项目(44348)
- 自然(41569)
- 自然科(40666)
- 自然科学(40654)
- 自然科学基金(39931)
- 教育(39222)
- 划(38542)
- 资助(36742)
- 编号(33302)
- 成果(28582)
- 重点(27175)
- 部(26013)
- 发(24586)
- 创(24563)
- 性(24223)
- 课题(23717)
- 创新(23093)
- 科研(22894)
- 教育部(22505)
共检索到308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德 朱航聪 黎禾森 张鹤立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历来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探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有效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风险传染视角出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时间为节点,分成三个时间窗口运用ARMA-EGARCH-t模型和EVT-POT模型对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的边缘分布进行建模,随后运用Vine Copula模型分析了金融子市场间相依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改善程度有限,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降低还不明显。为了更好地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适应新发展格局,我国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力平 张定中
金融风险与深化改革邓力平张定中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出台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革方案,从改革的内容看,无论是政府机构改革,还是国企和金融改革,都是改革过程的难点问题。从改革的力度来看,无论是机构的精简还是人员的分流,都堪称大刀阔斧。对于当前的改革,有些人心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安良
我国的金融风险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都会带来了一定的银行风险。因而,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是完善金融市场各种制度,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金融生态建设。
关键词:
金融 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较高,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中的重要性,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切实担负起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首要责任,准确研判形势,全面综合施策,守好安全防线和风险底线,为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较高,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中的重要性,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切实担负起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首要责任,准确研判形势,全面综合施策,守好安全防线和风险底线,为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立新 李鹏涛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有助于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着眼于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策略。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包括: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金融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去杠杆,防止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空转;加强金融产品管理,补齐金融发展短板。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资源与金融机构的供给非均衡,不利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未来要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立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措施,保障金融资源高效供给;以市场为导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解决金融资源供给非均衡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 郑智勇 张梦婷
构建金融开放指标和不同风险面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析金融开放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的传导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开放整体有效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与货币流动风险,但加剧了外部市场与资产泡沫风险累积,且近期有进一步扩大不良影响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存在传导机制且风险间会同向影响,扩散效应明显。根据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开放条件,中国应将深化金融开放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相结合,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有序开放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也是疏通系统内部风险消化渠道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传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夏禹
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了金融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引入金融深化并建立了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作用结果随着金融深化的程度平滑地转变,而不是间断式突变;金融开放对金融风险的作用取决于金融深化程度,当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较低时,金融开放只会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负担。只有当金融深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开放才能对金融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无论金融深化程度如何,前期与当期金融深化同等程度地提高时,总能降低金融风险。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德 肖杨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间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FSI方法处理2002. 01~2016.12期间金融市场数据的结果作为样本集,运用4种核函数SVM模型,Logit回归,DDA以及BPNN模型来构建预警模型,并采用F1-Score和AUC对预警模型四个时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多项式核函数SVM预警模型不仅拥有优越的学习和预测能力,同时能够提前捕捉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信号,进而能为金融风险管理部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模型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洋 宋雨楠
虽然全球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快发展,但金融危机后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仍旧快速发展,且目前没有直接的实证证据验证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究竟是否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本身脱胎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兼具共性与特性,这就要求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充分考虑各国的异质性问题。文章使用国际清算银行(BIS)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统计数据和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波动率实验室发布的全球各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短缺(SRISK)数据,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直接与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起来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一,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但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存在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现象,这说明过度的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第二,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仅仅在危机期间增加了系统性风险,但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则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这说明在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时期,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第三,在不同的风险状态下,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在低风险状态下存在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趋势,而在高风险状态下利率和汇率类衍生工具则存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场外衍生产品在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位点能够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这说明高风险状态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风险管理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功能,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当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不同时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联盛
防范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往往呈现出非常强的"顺周期性",即当经济形势向好之时,系统性风险基本无影无踪;当经济形势较差之时,系统性风险反而会更加显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风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系统性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靳凤菊
何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定义。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和就业遭受重大冲击;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信息中断,融资、清算和支付结算、金融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的丧失;美国考夫曼认为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