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3)
- 2023(9481)
- 2022(7224)
- 2021(6503)
- 2020(5356)
- 2019(11716)
- 2018(11803)
- 2017(22338)
- 2016(12476)
- 2015(14039)
- 2014(14366)
- 2013(13726)
- 2012(12382)
- 2011(11032)
- 2010(11047)
- 2009(10059)
- 2008(10111)
- 2007(9413)
- 2006(8376)
- 2005(7562)
- 学科
- 济(51935)
- 经济(51881)
- 业(33352)
- 管理(31728)
- 企(23588)
- 企业(23588)
- 农(18819)
- 中国(18652)
- 方法(17751)
- 业经(14880)
- 数学(14650)
- 数学方法(14502)
- 农业(13140)
- 地方(12308)
- 产业(11988)
- 学(11120)
- 制(10870)
- 财(10367)
- 理论(9584)
- 体(9459)
- 发(8466)
- 技术(8445)
- 银(8415)
- 银行(8386)
- 融(8081)
- 金融(8074)
- 行(8063)
- 和(7176)
- 贸(7075)
- 贸易(7072)
- 机构
- 学院(174598)
- 大学(171725)
- 济(72733)
- 经济(71245)
- 研究(63643)
- 管理(62189)
- 理学(52598)
- 理学院(52029)
- 管理学(51043)
- 管理学院(50754)
- 中国(47129)
- 科学(38581)
- 京(37232)
- 农(33145)
- 财(33035)
- 所(32635)
- 研究所(29612)
- 中心(28450)
- 江(28345)
- 业大(26881)
- 农业(25983)
- 财经(25626)
- 范(24059)
- 师范(23760)
- 院(23293)
- 北京(23238)
- 经(23156)
- 经济学(22986)
- 州(22166)
- 技术(21432)
- 基金
- 项目(116505)
- 科学(91527)
- 研究(87965)
- 基金(81899)
- 家(72159)
- 国家(71555)
- 科学基金(60277)
- 社会(55999)
- 社会科(53112)
- 社会科学(53101)
- 省(47582)
- 基金项目(42263)
- 教育(40023)
- 划(39221)
- 编号(36647)
- 自然(36028)
- 自然科(35201)
- 自然科学(35189)
- 自然科学基金(34564)
- 资助(32439)
- 成果(30158)
- 发(27521)
- 重点(26891)
- 课题(26511)
- 部(24806)
- 创(24418)
- 国家社会(23786)
- 创新(22916)
- 发展(22545)
- 展(22196)
共检索到272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敬萍 周绍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产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的微观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内容是劳动,只有回归“劳动”这一底层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和特殊两个维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特殊意义上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差异性,并将产业分为三种类型: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从事一般意义非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以及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非生产劳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分类型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祥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技术基础。本文从部门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特征,揭示了当前我国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着部门结构不够优化、高附加值功能不强和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新时代我国要从推进部门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功能升级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方面入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国力 邱爱军 潘昭宇 欧心泉 唐怀海
都市圈的培育发展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当前,我国对1小时通勤圈缺乏清晰界定,各地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已开展的都市圈通勤圈建设方面,“勤而不通”“通而不勤”等现象较为突出,效率低下、品质不高的问题较为明显,迫切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城镇化发展所处阶段和基本国情,客观准确把握1小时通勤圈内涵特征,借鉴国际都市圈发展经验,优化通勤圈交通运输方式,科学统筹、有序推进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建设,引领支撑我国现代化都市圈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都市圈 1小时通勤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准确把握多种关系,如教育结构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新发展格局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体系建设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系、传统教育结构与新兴教育结构的关系,以回应时代要求,满足发展需要。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禹奇才 张灵
建设教学团队,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迫切要求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交叉学科的研究蕴含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卓晴君
准确把握形势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卓晴君准确把握形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当前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也必须做到准确把握形势。基础教育的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二是到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整个事业发展和改革的走向已有明确的思路;三是在解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仲斌 刘斌樑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不应求,具体表现为服务能力不强、服务动力不足、服务层次低、服务内容不配套、服务模式效率低、服务总量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互不协调;运行机制不活,对政府公益性服务主体的激励约束不到位,对市场经营性服务主体的激励约束不到位;投入不足,服务条件能力低;零散服务需求多,规模化服务需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木斌 曹露 孔陆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但现实中仍存在认识上的“异己论”和行动上的“所有制歧视”,其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教条化、绝对化和简单化认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准确认识理解经典理论的真正含义,对于消除“异己论”和“所有制歧视”,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新征程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自己人 两个毫不动摇 坚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并把其作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统筹任务之一,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①。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的界定 ,是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 ,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的界定是动态的 ,在不同生产力状态下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经济中 ,随着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变化、要素配置结构变动、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 ,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趋于扩展化。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内涵 外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货币政策的内涵、取向与操作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科学内涵。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要求货币政策相机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霞富
当前,全国价格系统正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意见》)精神,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在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志认识上存有误区,势必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从价格改革、价格管理、价格监督检查和价格服务四个方面,全面认清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价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实行农地"三权分置"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两权分离"相比,"三权分置"制度安排着眼于不同的目标靶向、主体构成、制度绩效,通过明确"三权"权能,完善"三权"关系,着力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当前,各地已有丰富的"三权分置"实践基础。要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的同时,继续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法律层面、政策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制度 三权分置 制度创新 权能设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劲松 姚菲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这一创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依据,以世界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一般规律为国际依据,深刻揭示了基本经济制度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创新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实行农地"三权分置"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两权分离"相比,"三权分置"制度安排着眼于不同的目标靶向、主体构成、制度绩效,通过明确"三权"权能,完善"三权"关系,着力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当前,各地已有丰富的"三权分置"实践基础。要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的同时,继续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法律层面、政策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制度 三权分置 制度创新 权能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