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1)
- 2023(7741)
- 2022(6249)
- 2021(5707)
- 2020(4443)
- 2019(9584)
- 2018(9758)
- 2017(17510)
- 2016(9548)
- 2015(10447)
- 2014(10190)
- 2013(9563)
- 2012(8505)
- 2011(7946)
- 2010(8126)
- 2009(7915)
- 2008(7167)
- 2007(6699)
- 2006(5913)
- 2005(4951)
- 学科
- 济(32762)
- 经济(32708)
- 农(26942)
- 业(25813)
- 管理(22407)
- 农业(18089)
- 企(14747)
- 企业(14747)
- 业经(11600)
- 中国(10927)
- 制(9879)
- 方法(8903)
- 体(8410)
- 财(8234)
- 地方(8095)
- 学(7791)
- 数学(7348)
- 数学方法(7227)
- 农业经济(7140)
- 银(6802)
- 银行(6787)
- 发(6746)
- 行(6574)
- 融(6339)
- 金融(6330)
- 理论(6230)
- 收入(6187)
- 策(6069)
- 教育(6051)
- 发展(5862)
- 机构
- 学院(129177)
- 大学(122534)
- 济(46419)
- 管理(45164)
- 经济(45130)
- 研究(43496)
- 理学(38282)
- 理学院(37868)
- 管理学(37026)
- 管理学院(36802)
- 中国(33518)
- 农(30404)
- 科学(27038)
- 京(25267)
- 农业(22587)
- 财(22264)
- 业大(21537)
- 所(21456)
- 中心(21080)
- 江(21064)
- 研究所(19449)
- 范(18701)
- 师范(18473)
- 州(16868)
- 财经(16850)
- 技术(16400)
- 省(15683)
- 院(15558)
- 北京(15161)
- 经(15090)
- 基金
- 项目(86384)
- 研究(67430)
- 科学(67055)
- 基金(59504)
- 家(51607)
- 国家(51081)
- 科学基金(43126)
- 社会(41820)
- 社会科(39042)
- 社会科学(39036)
- 省(36752)
- 教育(30951)
- 基金项目(30900)
- 编号(30357)
- 划(29599)
- 自然(25606)
- 成果(25208)
- 自然科(24996)
- 自然科学(24988)
- 自然科学基金(24495)
- 资助(23076)
- 课题(21410)
- 发(19955)
- 重点(19381)
- 年(18497)
- 农(18252)
- 创(18003)
- 部(17717)
- 性(17657)
- 项目编号(17127)
共检索到19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茜
依据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共同体内部因存在着共同地缘、共同血缘、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等有机的自治元素,从而起到维系共同体发展的作用。中国经由传统社会长期发展而成的自然村落,因同样具备上述因素而具有自治功能,可视做一种"自在型共同体"和"自治共同体"。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与社群自治的统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治属性愈益萎缩、行政属性愈益扩张从而导致村民自治"悬空"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根源于"建构型共同体"——行政村这一村民自治单元与自治共同体基础的脱节。各地相继出现的地方性改革和实践,说明村民自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自治共同体 自治单元 自然村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安民 薛晓婧 余恺齐 高雯
自人民公社解体后,广大乡村开始向村民自治转型。但数十年来,村民自治饱受"行政化"等诸多问题困扰,其根本原因在于共同体精神的缺失。当下的乡村社区自治,应当正视村民的主体地位,形成共同体治理和国家治理的互动局面。村民权力是社区自然形成的权威,村委会权力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融入社区权威的程度。村民参与是社区权力的共有共享,独立自主的投票参与固然需要,但是无法代替村庄事务决策的共同参与和协商。村民整合以社区默契为基础,体制内外精英与普通村民应当通过社区认同有机整合到社区权威中。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熠 徐梦瑶
制度型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必要条件。一方面,制度型开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下,制度型开放通过协调和融合制度、规则、管理和标准等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制度型开放是党和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以充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为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发展阶段中,制度型开放要建立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
血脉通则活力足,金融是深化澜湄流域国际产能合作的血脉。当前澜湄国际产能合作已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支持存在风险和金融合作还不健全等问题阻碍着高质量澜湄产能合作的纵深发展。为加快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和带动澜湄各国经济共赢发展,中国应进一步深化与澜湄各国的金融监管合作,明确金融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完善和丰富保险制度和产品,拓宽服务澜湄产能合作的金融合作"朋友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章文光 杨谨頔 李心影
“行政”与“自治”是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一对基本关系,也是基层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城市社区承担着“基层行政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双重职能,行政事务冗余而自治功能弱化。“去行政化”强调“行政”与“自治”的二元分治,其在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社区居委会困境和社区自治建构困境。着眼于基层治理现代化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双重目标,城市社区减负的方向应是治理主体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治理功能的实现,进而推动“行政”与“自治”的互促共生。赋能社区居委会和联结社区多元主体需要国家行政权的适当介入,故提出“契合行政”理念,认为应从主体、功能、利益三个维度推动行政力量与自治力量契合,从而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凌云
大学本质是教学学术共同体。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基于教学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发展能帮助大学教师回归教学本位,促进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为教师提供丰厚的心灵家园。这一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应特别重视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愿望。
关键词:
大学 教学学术 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枭雄 仝志辉
当前农村社会面临村社共同体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村社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这致使村社组织松散、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研究的社会基础讨论对此未能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解决之道。浙江象山以"村民说事"为核心的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从村社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即治理主体、村社内交往单元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努力,开辟了重塑村社共同体的路径。吸纳村社成员中经营能力强、社会威望高的村社精英进入村治主体,并利用驻村干部来消减村干部间隔阂、化解干群矛盾,重建村社组织力;通过"党员联户"制重新激活党员这一治理要素,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作用,重塑村社内交往单元;将贴合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说"加以制度化,既克服干群间信息不对称、增强彼此间信任,又增进村民互动关系、强化村社集体意识,最终使村社共同体得以重塑。
关键词:
村民说事 村社共同体 乡村治理 浙江象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陈玉红 唐小艳 谢露静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载着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任,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举措,也为产教共涉领域的责任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责任与共同体具有共生逻辑,它在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产教融合责任共同体具有“供需对接、资源聚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学改革”的五位一体内涵,以及“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模式多样、问题导向”等鲜明特点。但在实践中,履责工作推进还有待加强,特色仍没有充分彰显。因而,有必要聚焦共同体责任,撬动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担责,给予责任主体平等话语权,处理好责任主体的疏离风险,追寻主体成长与共同体建设的和谐共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进红
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存在着缺失反馈和跟进、忽视学校文化、脱离校本实践等问题。课程共同体的视角关注到了农村教师的个体需求、自主发展及所处文化环境等因素。课程共同体是基于学校文化、学校资源、学校问题的一种发展组织形式,农村教师校本发展可以通过课程实践、课程开发和课程研究等基于课程共同体的专业行动,探索从校本支持和教师内在改变来建构农村教师校本发展路径,促进农村教师在行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形成良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通道。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校本发展 课程共同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日益频繁的跨地域流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人地关系。个体生存状态在自由与安全间不断摇摆:一方面对市场、经济的重视以及自由观念的追求驱使个体意欲脱离固有原生组织,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另一方面不完善的社会福利体制以及传统文化观念迫使个体依然有赖于传统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庇护。虽然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理性主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个体"原子化"的假象无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生命历程 个体体验 旅游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奇虎 俞雅莲
教育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基于全球的共同利益,必须站在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高度,回应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要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主体作为新时期教育创新实践的主题,培养他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须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基于此,教育需要唤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人类本性和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建构他们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教育方式。要秉承共享发展的理念,促进教育的全球合作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颖超
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危,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生态治理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它能够成功破解生态格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重塑生态秩序,推动生态治理的创新发展。在精确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生态治理价值的基础上,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寻找应对措施:聚焦生态危机,探寻治理路径;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推进整体发展;重塑生态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担当;深化绿色发展,共建美好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福超 刘正伟
当前教研组体现出明显的事务化和形式化倾向,需要进行深入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与实践可为其变革提供支持与示范。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终极目标,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并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本文指出可以从制度、氛围、活动形式和教师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
关键词:
教研组文化 专业学习共同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昊 郑永君
规则属性、规则落地程度与村民自治基本单元具有关联性:规则的内生性与具体性越高,则规则落地程度越高;规则落地程度越高,则以规则落地单元为自治基本单元的有效性越高,进而村民自治的效果更好。通过对规则落地与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变迁与实践的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能够内生出具体规则的单元就是有效的自治基本单元;第二,规则落地单元与自治基本单元匹配性越高,则村民自治效果更好;第三,将自治基本单元划定到距离家户更近的地方,有利于更好的回归自治;第四,村民自治基本单元具有多样性,需要因地制宜的划定,其标准是单元的历史延续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杰 丁云龙 郑作龙
创新研究群体在运行中部分团队存在"结构失范"与"合作低效"的问题。理解与解决此类问题的出发点是,打开创新研究群体合作网络的"黑箱",从静态结构层面与动态演化层面揭示其演化的过程与机理。基于自发秩序下科学共同体视阈,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的合作网络视作一类特殊的变化的科学共同体,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两个转折点":首先是"无形学院"阶段——经过"立项转折点"后进入"科研创新项目团队"阶段——经过"变异转折点"后跃迁进入"混合型学术共同体"阶段;创新研究群体由具备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