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0)
- 2023(4778)
- 2022(3888)
- 2021(3630)
- 2020(3019)
- 2019(6674)
- 2018(6360)
- 2017(12733)
- 2016(6345)
- 2015(6935)
- 2014(6652)
- 2013(6489)
- 2012(5901)
- 2011(5244)
- 2010(5485)
- 2009(5482)
- 2008(4276)
- 2007(4046)
- 2006(3725)
- 2005(3342)
- 学科
- 济(24678)
- 经济(24534)
- 融(24431)
- 金融(24430)
- 银(21438)
- 银行(21435)
- 行(20872)
- 业(18564)
- 企(16728)
- 企业(16728)
- 中国(16659)
- 管理(16519)
- 中国金融(10915)
- 方法(10739)
- 财(9973)
- 制(9171)
- 业经(8209)
- 数学(7824)
- 数学方法(7781)
- 农(7583)
- 地方(7578)
- 理论(6800)
- 务(6783)
- 财务(6768)
- 财务管理(6757)
- 企业财务(6535)
- 体(5344)
- 农业(5316)
- 事业(5046)
- 和(4969)
- 机构
- 学院(79659)
- 大学(79631)
- 济(37213)
- 经济(36434)
- 管理(29859)
- 中国(28369)
- 研究(25996)
- 理学(25141)
- 理学院(24895)
- 管理学(24580)
- 管理学院(24422)
- 财(20285)
- 京(15779)
- 财经(15684)
- 银(15476)
- 银行(14984)
- 中心(14956)
- 融(14886)
- 金融(14593)
- 经(14234)
- 行(14083)
- 经济学(13102)
- 人民(12738)
- 科学(12704)
- 江(11903)
- 经济学院(11871)
- 财经大学(11825)
- 所(11822)
- 国人(11591)
- 中国人(11531)
- 基金
- 项目(51428)
- 科学(41291)
- 研究(40615)
- 基金(38414)
- 家(31903)
- 国家(31577)
- 社会(29373)
- 科学基金(27941)
- 社会科(26797)
- 社会科学(26786)
- 基金项目(20119)
- 省(19844)
- 教育(18054)
- 编号(16488)
- 划(15948)
- 自然(15583)
- 资助(15370)
- 自然科(15291)
- 自然科学(15290)
- 自然科学基金(15065)
- 成果(13935)
- 国家社会(12092)
- 部(11846)
- 发(11520)
- 重点(11473)
- 创(11429)
- 性(11035)
- 制(10993)
- 课题(10926)
- 教育部(10902)
共检索到13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创新了"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了实体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缩小了城乡和地区间的文化鸿沟,拓宽了文化惠民服务的广度;促进了文化和科技更好融合,带动了"互联网+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特殊时期公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创新数字资源样态,深化智能化、一体化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文化实体体验空间建设,利用社会化平台打造线上服务品牌和"粉丝"文化社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成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条块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经验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央主导,自上而下协同推进;保障经费,中央小投入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大投入;实施全国文化惠民工程,统一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曼琳
关注小康问题最难于回避的是社会差距问题。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的新阶段 ,如何防止由于社会差距的原因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忽视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忽略地区差距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刻影响 ,那么中国社会的小康目标将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因此 ,客观地分析并适时地找到相应的对策成为我们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性觉醒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差距 政治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建林 郭兰峰 李海鹏
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小康目标的主要动力;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渠道; 是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保障小康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服务产品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主导力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何迎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则是实现该奋斗目标的关键。当前,农村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到基础领域和收入公平分配等市场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财政运用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关键词:
财政 农村 小康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玲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拉开了区域经济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十六大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 ,如何提高反贫困效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贫困地区只能走由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非常规发展道路才能缩小区域差距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区域差距 政府主导 反贫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的利益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的核心是工业化迅速而城市化滞后。“二元”矛盾不是趋向于缓解 ,而是趋向于加剧。这说明“三农”问题将更趋严重 ,不能靠局部性 ,临时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只有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促进城市的生产因素向农村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才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三农 解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润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正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解决好老年人口本身的生活、医疗等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现存主要问题有: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狭窄;农村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城镇救济水平不高;老年贫困人口已构成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年特困人群生活难以保障;老年社会福利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实际需求发生错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需认真解决认识、资金、法制等几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爱苏
现实中 ,农村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和沉重负担。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实现从负担到人力资源的逆转 ,需要巨大的成本 ,靠农民、农村自身的积累是不现实的。必须靠政府挥动“看得见的手”,推动利益回归 ,实现“反哺”农村 ,建立农村人口治理成本分摊的筹资体系 ,实施政府治理。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农村人口 政府治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 ,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涉及立法基本原则与调整理念更新、立法体系重构、基本对策及管理机制完善等诸方面。
关键词:
小康目标 持续发展 环境法制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见春 李敏昌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 ,增加农民收入 ,既要从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方面有效拉动农业增长 ,更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既要稳步推进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又要建立起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既要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又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城镇化进程 ;既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又要从总体上树立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次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既要依法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又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小康社会 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壮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宏伟目标关键是"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水平,认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差距。其次,通过社会结构理论工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因此,亟需加强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结构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结构 五位一体 社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