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8)
2023(8863)
2022(7417)
2021(6685)
2020(5411)
2019(12398)
2018(12115)
2017(22799)
2016(12403)
2015(13858)
2014(14026)
2013(14002)
2012(13872)
2011(12768)
2010(13189)
2009(12205)
2008(12177)
2007(11297)
2006(10256)
2005(9703)
作者
(38676)
(32308)
(32154)
(30454)
(20529)
(15580)
(14608)
(12538)
(12287)
(11755)
(11112)
(10905)
(10483)
(10454)
(10294)
(10023)
(9691)
(9353)
(9331)
(9321)
(8559)
(7976)
(7964)
(7394)
(7292)
(7271)
(7233)
(7218)
(6642)
(6436)
学科
(64300)
经济(64248)
(32564)
管理(30958)
(24718)
企业(24718)
地方(22441)
中国(21146)
方法(18610)
(18256)
业经(16061)
数学(15338)
数学方法(15126)
地方经济(13115)
(13048)
农业(12440)
(11854)
产业(11487)
(11336)
(11146)
(10992)
金融(10992)
(10678)
银行(10648)
(10608)
贸易(10593)
(10395)
(10103)
技术(9964)
环境(9119)
机构
学院(184813)
大学(182671)
(78265)
经济(76568)
研究(73109)
管理(64565)
中国(55725)
理学(53785)
理学院(52973)
管理学(51880)
管理学院(51527)
科学(45305)
(41416)
(38562)
(34958)
研究所(34715)
(33686)
中心(32277)
(30600)
(27988)
师范(27676)
北京(27180)
(26621)
业大(26508)
财经(26346)
农业(26016)
(24844)
经济学(23761)
(23606)
(23554)
基金
项目(115530)
科学(90657)
研究(84914)
基金(81043)
(71293)
国家(70677)
科学基金(59357)
社会(53608)
社会科(50929)
社会科学(50919)
(46916)
基金项目(42360)
(39045)
教育(37686)
自然(36661)
自然科(35805)
自然科学(35799)
自然科学基金(35174)
编号(33943)
资助(33352)
(32508)
成果(28235)
重点(27093)
发展(26334)
(25884)
课题(25453)
(24451)
(23799)
创新(22373)
国家社会(21991)
期刊
(100855)
经济(100855)
研究(61566)
中国(46116)
(32835)
学报(29727)
科学(28457)
管理(26887)
(25577)
教育(24147)
农业(22483)
大学(22472)
学学(20972)
(20388)
金融(20388)
业经(17751)
技术(17312)
经济研究(15893)
财经(13325)
问题(13190)
(12105)
(11796)
(10224)
技术经济(9909)
世界(9600)
商业(9582)
科技(9359)
国际(9292)
图书(9103)
现代(8895)
共检索到307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芮夕捷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相对于其它经济区域,西部地区的资源,尤其矿产资源,有其禀赋优势。由于资源在空间上的这种分布特点,再加上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间形成了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体系。西部地区主要向东部地区提供资源性产品,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向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轻工产品。这种垂直的分工体系,虽然“近些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价格体系等不支持这种分工,加之原来的分工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但是西部地区仍作为生产上游的初级产品的专业化地区这一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西部地区的矿业区位商远高于东部地区(表略)。“西部9省区(重庆包含在四川省——本文作者注)区位商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松青  
本文以西部地区各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西部地区近 2 0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并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快四川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必须深化企业改革 ,激活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则必须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四川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方面任重道远 ;要通过改革 ,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局面 ,从根本上制止低水平同类产品的“重复生产” ,这是实现国民经济集约型增长的前提 ;同时要把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辩证地结合起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翔  袁满  李凤鸣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有效推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结合西部大开发边界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指标衡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西部大开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因此长期而言,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没有显著推动作用,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整体上表现为转型升级阻碍效应。未来西部大开发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长期的驱动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清  扈恩邦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2010年至2030年将是西部的加速发展阶段。大开放格局的形成将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西部对外经济各项指标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其对外经济总量仍偏低。本文认为较低的对外经贸依存度,一方面说明西部未来的开放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将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西部大开放格局的构建,将出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的特征,也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为完善的政策制度下,探索对内对外协同开放之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伟  
本文通过建立“重复投资困境博弈模型”和“引入外部影响能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博弈模型” ,论证了在“个体行为理性”原则下 ,每个投资主体策略选择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重复投资不可避免 ,必须引入外部激励约束机制 ,对不按资源禀赋优势投资的地区实行重罚 ,才能走出“重复投资困境”。作者建议 ,国家应针对西部各省市区的优势定位和扮演的角色 ,按照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政策 ;尽快健全全国性的经济信息网络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正视地区利益多元化的现实 ,在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使双方都能获得最大利益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宏观管理 ,避免产业结构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龙  高德步  谢毓兰  
西部地区作为中长期中国深度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主战场,在"十四五"时期,应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总体框架下,以生态保护、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在尊重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的基础上,按照"各取所长、各司其职"的原则对地区内部进行精细划分、精准施策;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水系为引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共进,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大保护"格局;以西部经济走廊衔接国家战略,打造纵贯南北、双向开放的"藏羌彝—阿尔泰—通古斯"文化旅游大走廊,形成陆海互联、东西互济的"大开放"格局;以"四个突破"为手段,提升西部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以"高效率"促进"高质量"。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欧阳华生  
作者探讨了不同经济时代生产力和财源布局的基本形式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投资集中 ,财源布局集中的优势所在 ,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财源布局的重点应是集中布置生产力 ,推进新财源集中 ,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明珠”和“财政明珠”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在西部大开发中 ,无论是国家整体战略的实施 ,还是地方政府具体发展目标的制定 ,都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开放、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传统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宏春  
本文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讨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如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发展与稳定、开发与保护、城市与农村、政府与市场、效仿与创新等 ,并提出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泽仁  陶莹  潘春跃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西部自身的资金实力较弱 ,政府筹资能力有限 ,银行金融机构资金虽然富裕 ,但自身非投资实体。就目前形势来看 ,发展资本市场 ,调动国外及东部资金投资西部 ,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之法。发展资本市场关键是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一种融投资的经营实体或工具 ) ,具体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制订有关的法律法规是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基础 ;二是 ,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过程中 ,应大力发展可转换投资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