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14)
2022(1826)
2021(1631)
2020(1516)
2019(3653)
2018(3495)
2017(6444)
2016(3212)
2015(3423)
2014(3208)
2013(3425)
2012(3381)
2011(3151)
2010(3296)
2009(3045)
2008(3101)
2007(2830)
2006(2857)
2005(2881)
2004(2667)
作者
(9614)
(7999)
(7686)
(7637)
(5192)
(3758)
(3611)
(3052)
(3045)
(2996)
(2723)
(2719)
(2663)
(2586)
(2499)
(2493)
(2385)
(2349)
(2279)
(2189)
(2047)
(1992)
(1937)
(1900)
(1766)
(1753)
(1734)
(1721)
(1692)
(1659)
学科
(16357)
经济(16335)
管理(7872)
(7508)
(6124)
企业(6124)
中国(4842)
方法(4499)
(3895)
(3731)
(3557)
关系(3527)
数学(3450)
(3401)
数学方法(3348)
地方(3172)
理论(3007)
业经(2873)
(2755)
贸易(2749)
教育(2714)
经济关系(2693)
(2654)
金融(2654)
(2647)
对外(2538)
(2497)
农业(2470)
(2447)
(2443)
机构
大学(47381)
学院(44723)
(20147)
经济(19713)
研究(19395)
管理(15474)
中国(15284)
理学(12379)
理学院(12175)
管理学(11877)
管理学院(11758)
(11448)
(10886)
科学(10386)
(10299)
研究所(8924)
(8384)
中心(8289)
(8068)
北京(7832)
财经(7611)
(7103)
师范(7056)
(6857)
(6808)
(6496)
(6116)
经济学(6050)
农业(5995)
师范大学(5819)
基金
项目(25182)
科学(19761)
研究(19361)
基金(18388)
(16243)
国家(16089)
科学基金(13357)
社会(12450)
社会科(11751)
社会科学(11748)
教育(9114)
基金项目(9058)
(8937)
(7991)
自然(7951)
自然科(7794)
自然科学(7790)
资助(7774)
自然科学基金(7642)
编号(7595)
成果(7340)
重点(5855)
(5853)
课题(5684)
(5393)
国家社会(5392)
(5283)
教育部(5151)
(5142)
大学(4931)
期刊
(26602)
经济(26602)
研究(19446)
中国(14076)
(8902)
教育(8418)
(7671)
管理(7654)
学报(7511)
科学(6852)
大学(5990)
(5861)
金融(5861)
学学(5180)
农业(4614)
经济研究(4404)
技术(4392)
财经(4300)
(3830)
(3823)
世界(3810)
国际(3540)
问题(3523)
图书(3404)
业经(3292)
(3084)
(2782)
书馆(2741)
图书馆(2741)
(2695)
共检索到88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假设是人的一种恒常状态。人的日常判断离不开假设,实践行动遮不住假设,研究活动摆不脱假设。人的世界是一个假设的世界,一个以假(假设)当真(真相)的世界。人“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人生不仅有"求真"的认识论问题,更有"求善"、"求美"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仅在"求真"的认识论问题上,即便人是"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但其前提和域限是"人的世界"已存在,才会有各种假设,而这无须也不容假设,人终归是"在生存的世界中假设"。并且,人的认识论假设依凭于具有一定客观性和确定性的"生存的世界",而不会随心所欲,虚无缥缈。"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这一认识论命题,若越离"在生存的世界中假设"这一本体论前提而被推向极端,便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进而导向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乃至不可知论的泥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立新  
本文在对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细分化研究的必要性。进而构建了一个在已经存在非产业集聚的产业领域和既有市场的状况下,后发地区是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取得竞争优势和抢夺市场份额的经济模型,并总结了该模型对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焰  
人性假设理论是制定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深入考察不同人性假设理论的基础上,从组织行为管理的视角出发发展出了"组织人"假设。"组织人"假设以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本质动机、行为逻辑、主要特征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对于组织中的员工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提炼。"组织人"假设为组织行为管理中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对于组织中人的行为也更具有解释性和预测性,更加接近组织行为管理的现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匡绪辉  马维胜  
MBO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改革进入新阶段而从国外引进的新事物。通过MBO能够改善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增强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激励力度,从而实现国退民进,增加社会福利。但是MBO的实施会导致可能的国有资产流失、新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如何衡量MBO的利弊成为理论和实践界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实施MBO的权益替代效应,并提出了我国进行MBO的基本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吴传文  
本文对委托——代理问题模型中的一个前提假设条件——经理效用函数的假设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效用理论、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的一些观点,认为这个前提假设缺乏合理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 纲  汤 弦  
为了克服传统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分析局限,本文提出子扩展三角这个可供检验的假说,从而使得对此问题的全面分析成为可能。基于此假说,我们先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解的结果表明,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参数与最优货币区标准是大致相符的,此时没有哪一种汇率制度对所有国家以及所有时期都适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既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使大规模投机攻击则成为可能。在此市场主导的新环境下,由于中间汇率制度试图提供免费的汇率风险保险而导致的公众道德风险行为,以及中间汇率制度作为一种行政部门的相机政策而非立法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所导致的公众对政府承诺的信任危机,从而内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经济学理论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由此导致经济学家偏好的所谓金科玉律,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往往被证明不那么正确。在现实情况与经典理论假定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下,以有偏的理论指导政策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出现的“加息困境”就来源于一个并未经过严格中国现实数据实证检验的理论假设——蒙代尔三角。 蒙代尔三角的经典证明来自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 1963;Fleming 1963),即基于凯恩斯-希克斯所创立的均衡型宏观模型的第一代“开放经济”版本;后来著名的多恩布什(Dornbusch 1976)汇率超调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立冬  乔长涛  肖锐  
生态不平等交换理论认为垂直出口流动是一个关键的结构性机制,有利于发达国家通过分层的贸易结构过度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资源并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引起后者资源消费约束和生态环境退化。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农业部门初级资源及产品的加权垂直出口流量指数,采用人均CGTF生态足迹衡量农业资源消费的指标,就分层贸易结构等因素对中国1962-2011年农业资源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层贸易结构显著地抑制了中国对农业初级资源及产品的消费,中国在分层的贸易结构中着实成为了发达国家基于消费的环境成本外部化的受体国;人均产出的增长会促进人均农业资源消费水平的提高;出口依赖不利于国内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大海  
本文运用哲学、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对人的潜能要素结构给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对其特点、生长过程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教育应如何发展人的潜能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献文  
一段难忘的经理人生涯1999年从暨南大学获得MBA学位后,我毅然结束了"小老板"生涯,受邀到当时销售额已近亿元的真彩文具公司任副总经理,开始了我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作为初入行的文具"新人",为尽快熟悉行业和企业,我利用刚学到的营销知识,对公司几年来的产品销售状况进行销售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坤  胡斌  石明虹  
回顾已有文献,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知识管理的相关机理及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亦成为本文的重要借鉴。但是对分布式创新中节点间的知识流动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梳理与研究框架构建,使得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在参考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先界定研究对象的内涵、范围以及研究假设,进而探析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的多种关系机制,并分析讨论节点间知识分布与流动的特征及其转化机制,以期探索形成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供后续理论及实证研究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脱文娟  王丰  
人类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通过分工与技术变革拓展资源范围,同时,为了解决自然资源有限性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无限性引发的冲突,人们不断发现并完善着一系列约束"经济人"行为的制度。这种由社会分工、技术变革到制度完善的过程,蕴含了人类幸福追求的本性。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希冀通过建立发展成果共享的社会机制以提高国民的福祉水平,并通过提高人的能力资源而实现和谐增长。因此,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为主线,从"幸福人"假设的视域,分析技术变革与制度构建对人类利用资源的影响,阐述两者在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历史作用,以期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视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尧  
会计伦理人和经济人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会计伦理人假设的伦理基础。会计伦理人是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科学体系的基础。会计的其他假设、原则和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计学就是一部会计伦理学。会计人是伦理人,每个人要成为会计之前必须接受伦理学教育。诚信危机是社会现象,决不是单单会计人员问题。大规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许会有些意义,但这决不是问题所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