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8)
2023(7008)
2022(6084)
2021(5726)
2020(4734)
2019(10486)
2018(10519)
2017(18549)
2016(10285)
2015(11539)
2014(11498)
2013(10767)
2012(10065)
2011(9008)
2010(9431)
2009(8764)
2008(8777)
2007(8446)
2006(7528)
2005(6920)
作者
(27182)
(22309)
(22250)
(21075)
(14492)
(10806)
(10252)
(8506)
(8437)
(8431)
(7684)
(7486)
(7395)
(7221)
(6816)
(6760)
(6693)
(6604)
(6553)
(6461)
(5779)
(5476)
(5421)
(5416)
(5175)
(5159)
(4968)
(4946)
(4589)
(4504)
学科
管理(35415)
(34278)
(31859)
企业(31859)
(31642)
经济(31597)
技术(15274)
中国(12522)
技术管理(11512)
业经(10738)
方法(10041)
理论(9993)
(9968)
(9834)
(9798)
地方(9221)
教育(8813)
(7928)
银行(7919)
(7544)
(6963)
教学(6828)
(6690)
(6637)
金融(6635)
农业(6463)
数学(6339)
(6230)
(6154)
财务(6138)
机构
学院(135015)
大学(133121)
管理(51715)
(48556)
经济(47046)
理学(42457)
理学院(41943)
研究(41689)
管理学(41236)
管理学院(40924)
中国(34006)
(28233)
(26301)
(25363)
科学(23876)
(21173)
师范(21009)
中心(20997)
(20639)
(19983)
财经(19176)
北京(18130)
技术(17120)
研究所(17114)
(17046)
师范大学(16426)
(15903)
(15822)
(15283)
职业(15009)
基金
项目(80115)
研究(65913)
科学(63570)
基金(54258)
(45200)
国家(44638)
社会(40247)
科学基金(39474)
社会科(37917)
社会科学(37908)
(34178)
教育(31998)
编号(28930)
基金项目(28174)
(27675)
成果(25635)
自然(23262)
(23233)
自然科(22769)
自然科学(22765)
自然科学基金(22406)
课题(21505)
资助(20549)
创新(20423)
(18322)
项目编号(18211)
重点(18096)
(17583)
规划(16944)
(16912)
期刊
(65838)
经济(65838)
研究(47181)
中国(38721)
教育(30058)
管理(24329)
(23015)
学报(16395)
(16182)
金融(16182)
科学(16041)
(15422)
技术(14877)
大学(13221)
图书(12765)
业经(11616)
学学(11308)
书馆(10048)
图书馆(10048)
财经(9540)
农业(9453)
经济研究(9291)
(9008)
论坛(9008)
科技(8896)
职业(8463)
(8403)
问题(7487)
技术经济(7410)
财会(6895)
共检索到233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丽  
一、百年文化内核探寻上海七宝明强小学创建于1905年。杨光霖、张之珍二先生鉴于本县只有少数私塾无新法学堂的落后状况,舍财集资,创办了七宝镇最早的一所小学,即“明强学堂”。张之珍先生以为“,只有学校如林,人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本效  纪晓岚  
自上而下的给予式被动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形势的变化;主动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稳定、快速与和谐发展的可信赖凭仗,是处于城市化浪潮冲击下的农民为促进三农因素向城市因素转变,实现所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时顺势、主动选择、主动决策,经营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以非农产业为抓手,以城市化为追求,以长远利益为依归的可持续城市化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坐落于闵行区七宝镇静安新城,是一所公立制小学,前身为静安区一师附小分校。学校占地面积6250平方米,建筑面积6321平方米。宽敞的操场、多媒体装备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室内外运动场、展示学生风采的七色花电视台、配备实物投影仪与电脑设备的教室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建校以来,优良的办学传统薪火相传,璀灿的学校文化积淀深厚。学校目前拥有21个教学班,800余名学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崔凤军   徐宁宁  
<正>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是精神家园;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是生活方式。以文塑旅,丰富了旅游消费内涵,推动了消费升级,让旅游插上了文化的翅膀;以旅彰文,推进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利用、保护和复兴,让文化找到了消费的蓝海和传承创新的载体。在文化强国建设和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战略指引下,借助数字技术,文化和旅游实现了相互赋能,成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为靓丽的注脚。一、高潮迭起的地方文化“出圈”现象地方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物化形式,既是地方精神的载体,也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伟华  
文化传承创新被作为高校职能而明确提出,是对高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是高校职能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立足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背景及时代意义,分析高校目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继而从重视人文科学建设、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加强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着力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达明  秦智红  
城市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要消除长期以来由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鸿沟,城市郊区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阂行区七宝镇十多年来农民住宅的发展状况,来反映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并试图探索城市郊区集中化农民中心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及其对于促进村镇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明察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在今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的功能,体现了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大贡献。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一论述十分深刻,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健  王丽娟  庞映平  
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措施,是高职院校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高职学生充分就业的战略举措,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让学生亲自参加创业实践,积累创业成功的经验,吸取创业失败教训,根据创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力量,民族精神孕育于民族文化中。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核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民族手工艺。在漫长的民族文化传承中,民族手工艺除了完成功能性作用外,也体现了各民族的艺术审美、文化象征等,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认为:"意义只能被储存于象征之中:……对于可以引起共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楼仁功  陈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蓝洁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在家传世学、作坊式学徒制的历史形态中保持渐进的、相对独立的传承和发展。但与现代科技相遇后,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遭遇传承的危机。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与一般手工技艺、现代职业技能都存在区别,在培养目标、技能类型、培养形式等方面明确特殊指向的"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模式。民族职教的"定技能培养"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在当前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下保持活态化、特色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石  师桂芳  韩立新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文化育人的基本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对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及路径,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提出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来达到文化育人的理念。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飞  吴亚平  汪聪  胡希琴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职责进行了总结,尝试引入强调参与性、互动性、分享性的文化工作坊活动形式,改善现有图书馆文化传承创新活动存在较多的形式传统、内容单一、受众狭窄等问题,探索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在优秀文化的普及、推广与融合创新方面的职能与内涵,以更具吸引力与影响力的图书馆文化活动,更有力地推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