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7)
- 2023(5484)
- 2022(4556)
- 2021(4026)
- 2020(3283)
- 2019(7358)
- 2018(7197)
- 2017(13674)
- 2016(7061)
- 2015(8193)
- 2014(8079)
- 2013(8201)
- 2012(8118)
- 2011(7586)
- 2010(7779)
- 2009(7545)
- 2008(6975)
- 2007(6480)
- 2006(6304)
- 2005(5727)
- 学科
- 济(56706)
- 经济(56564)
- 管理(19034)
- 方法(16410)
- 地方(16382)
- 业(14598)
- 企(12944)
- 企业(12944)
- 数学(12539)
- 数学方法(12485)
- 学(12239)
- 地方经济(11991)
- 中国(11834)
- 业经(11156)
- 农(9138)
- 和(8260)
- 理论(7614)
- 制(7258)
- 财(7003)
- 经济学(6684)
- 环境(6198)
- 农业(6090)
- 体(5964)
- 融(5898)
- 金融(5897)
- 发(5574)
- 银(5196)
- 银行(5189)
- 社会(5188)
- 产业(5137)
- 机构
- 大学(113403)
- 学院(111807)
- 济(56859)
- 经济(55861)
- 研究(43544)
- 管理(39484)
- 理学(33065)
- 理学院(32655)
- 中国(32274)
- 管理学(32206)
- 管理学院(31978)
- 财(25115)
- 科学(23784)
- 京(23079)
- 所(21750)
- 财经(19723)
- 研究所(19381)
- 经济学(19236)
- 中心(18868)
- 江(17881)
- 经(17751)
- 州(17132)
- 经济学院(16901)
- 范(16091)
- 师范(15995)
- 院(14828)
- 北京(14718)
- 农(14633)
- 财经大学(14458)
- 社会(13728)
- 基金
- 项目(67018)
- 科学(53196)
- 研究(50642)
- 基金(49242)
- 家(41770)
- 国家(41392)
- 社会(36914)
- 科学基金(35399)
- 社会科(33760)
- 社会科学(33745)
- 省(25706)
- 基金项目(25394)
- 教育(22681)
- 划(20759)
- 自然(20071)
- 资助(20068)
- 自然科(19563)
- 自然科学(19557)
- 编号(19203)
- 自然科学基金(19197)
- 成果(16884)
- 发(15604)
- 部(15223)
- 国家社会(15202)
- 重点(15124)
- 课题(13901)
- 教育部(13602)
- 济(13539)
- 人文(13525)
- 经济(13412)
共检索到187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远报
由于缺乏提供风险融资的公共性商业金融组织,明清时期农村居民日常性的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需求催生了民间自身的小规模众筹性金融组织——钱会的诞生与活跃。16世纪以来的徽州,钱会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以一定规则诞生,按一定周期消亡。其成立的前提是"熟人社会"中会首与会员互为亲友、相互信任以及对规则的赞同,因融资机会而致内部产生盈亏差异。钱会既有借贷、储蓄的经济功能,也充分体现互酬、互助的道义原则,同时还生产和维持了信用与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农村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自生性社会保障。本文是从经济现象出发
关键词:
钱会 徽州 储蓄 互酬 生存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燕
中国居民部门高储蓄率引人关注。基于历年《中国资金流量表》及Modigliani和Cao(2004)的方法构建了1953—2011年中国储蓄率的完整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E-G两步法检验了实际收入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与中国居民部门储蓄率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证实了生命周期假说(LCH)对于中国居民部门储蓄率的解释力。
关键词:
储蓄率 生命周期假说 协整 ECM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一门正在形成的交叉研究方向周涛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下,人类活动的行为数据被越来越多地采集和记录,为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创造了条件,由此一门正在形成的交叉研究方向——计算社会经济学正在形成。【设计/方法】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出发,分析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指出数据化的浪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深刻全面地改变社会科学的面貌,导致名为"计算社会经济学"的新学科方向的诞生。【结论/发现】计算社会经济学基于大规模的真实数据,用定量化的手段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与社会过程有关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这种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所驱动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未来将成为社会科学主流的方法论,将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科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丽 李琪
具有匿名性、即时性和跨国界性等特征的电子货币将有利于洗钱,并给反洗钱造成潜在的威胁,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的实例。根据洗钱者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用博弈论对电子货币反洗钱策略进行了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增芳
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学,又称农业发展经济学、农业发展学或国际农业发展引论。它是西方现代农业经济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农业政策、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享光
流行的消费和储蓄理论把消费和储蓄的决定因素仅仅归结为收入,然而,无论是绝对收入决定论,还是相对收入决定论和持久收入决定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消费同时还是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没有考虑劳动力再生产,把消费、储蓄的决定看作与生产、再生产无关的事情,就会使这些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被低估。与西方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不能脱离劳动力的生产、再生产来说明消费和储蓄的决定。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居民消费和储蓄与劳动力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对居民消费储蓄的决定和变动规律做出新的解释,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过快增长造成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扭曲,探讨消除这种扭曲、合理引导消费和储蓄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收入 消费 储蓄 劳动力再生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关于保值储蓄的解释王志强最近,郑京平先生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刘遵义先生会谈时,请刘遵义教授谈了对我国保值储蓄能否保值的一些看法,为此郑京平先生根据刘遵义教授的谈话要点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保值储蓄‘保值’乎?”发表在《金融研究》19...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彦 赵彩虹
在标准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都将I-S缺口作为判断储蓄缺口是否存在的依据。本文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此标准与较早对储蓄缺口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先行者罗森斯坦———罗丹的解释不符。按照对储蓄含义的剖析,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I-S缺口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真实的储蓄供求状况,而中国在此基础上所兼有的巨额存差和银行呆坏帐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已经由储蓄不足演变为储蓄过剩。
关键词:
储蓄 I-S缺口 储蓄缺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文平
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普遍存在利率管制,但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这是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建立的模型证明了,只要利率稍微为正,利率管制就可以通过创造租金,激励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增设分支机构,起到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对中国改革二十余年的经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利率管制 储蓄动员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茂山
我主张建立一门社会经济保障学。产生这个想法已有10多年的时间了。1989年以来,这个想法尤为强烈,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保险市场中存在着不正常的“竞争”状况,其中特别是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社会保险与社会的福利、社会救济之间,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强 董志勇
本文基于幸福经济学分析框架,在一种持续增长的经济中考察了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尤其是我国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国民储蓄率高企之谜。研究发现,经济长期高增长不足以解释其国民储蓄率偏高的特征事实,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居民在消费时受攀比效应、习惯形成等因素的影响较深,使得增大同期储蓄率更有利于提升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水平。进一步对我国经济新常态期间的预测表明,国民储蓄率将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走低,需谨防由此带来的投资动力不足等相关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德珠
儒家思想的"崇俭黜奢"传统,使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时产生负罪感,形成"过度自我控制"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消费与计划消费发生偏离,表现为持续的消费拖延及消费不足,从而可从内因的角度解释东亚国家高储蓄、低消费之谜的发生机制及其系列特征。本文模型的结论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微观基础,模型内生的消费"锁定"技术能有效抑制消费者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可成为拓宽政府干预边界、实现扩大内需干预政策创新的突破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金全,郭整风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关注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在较低人均资本水平下,较高的储蓄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利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不存在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实际GDP水平值对储蓄增量的显著反向影响。因此,较高的收入增长是储蓄提高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平稳导致了储蓄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减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岸冰
在徽州民间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以土地转让为基本内容的契约是贯穿徽州民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此类契约并以此为端点,辐射于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契约经济。维系徽州契约经济发展的社会构造是多方面的,国家法律与地方宗族法规是规范契约经济的根本,信任是契约关系成立的前提,惩罚是契约关系维系的保障。这三重构造之间不断的调适、融合,对徽州民间财产流转的活跃,矛盾的化解,社会的稳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徽州民间契约经济在明清时期得到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徽州 民间社会 契约经济 交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