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34)
2022(1169)
2021(1210)
2020(1036)
2019(2263)
2018(2350)
2017(4226)
2016(2570)
2015(3111)
2014(3152)
2013(2992)
2012(3080)
2011(2763)
2010(2904)
2009(2870)
2008(3123)
2007(3055)
2006(2756)
2005(2523)
2004(2232)
作者
(8537)
(7240)
(7055)
(6798)
(4570)
(3579)
(3258)
(2833)
(2709)
(2695)
(2556)
(2410)
(2280)
(2279)
(2255)
(2204)
(2193)
(2126)
(2075)
(2064)
(1907)
(1785)
(1782)
(1730)
(1619)
(1589)
(1583)
(1581)
(1549)
(1511)
学科
(9792)
经济(9774)
管理(7978)
(6723)
(5968)
企业(5968)
方法(4186)
(3356)
数学(3187)
数学方法(3042)
中国(2965)
理论(2652)
(2643)
(2604)
(2565)
业经(2011)
教育(1998)
(1927)
贸易(1924)
教学(1871)
(1867)
(1827)
(1811)
(1789)
银行(1783)
(1689)
(1675)
(1667)
金融(1667)
地方(1636)
机构
大学(40701)
学院(39571)
研究(14230)
管理(12808)
(12716)
经济(12281)
中国(11357)
理学(10580)
理学院(10410)
管理学(9985)
管理学院(9921)
科学(9874)
(9522)
(8050)
(7851)
研究所(7155)
(6924)
(6728)
中心(6714)
业大(6284)
农业(6276)
北京(6152)
(6147)
师范(6063)
(5614)
技术(5220)
(5167)
财经(5024)
(4955)
师范大学(4823)
基金
项目(22471)
科学(16913)
基金(15533)
研究(15508)
(13953)
国家(13810)
科学基金(11239)
社会(8800)
(8698)
社会科(8170)
社会科学(8167)
基金项目(7865)
自然(7713)
教育(7649)
自然科(7568)
自然科学(7566)
(7543)
自然科学基金(7419)
资助(7138)
编号(6553)
成果(6261)
重点(5133)
课题(4799)
(4782)
(4400)
计划(4353)
大学(4277)
科研(4260)
(4071)
项目编号(4069)
期刊
(17967)
经济(17967)
研究(12273)
中国(10764)
学报(8763)
(7739)
科学(7231)
教育(6946)
大学(6565)
学学(6071)
(5866)
管理(5779)
农业(5160)
技术(3936)
(3755)
金融(3755)
图书(2939)
财经(2852)
(2828)
(2675)
(2522)
业大(2481)
业经(2342)
经济研究(2301)
统计(2232)
(2201)
书馆(2142)
图书馆(2142)
问题(2137)
农业大学(2093)
共检索到67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之菲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女学校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相比,就读于上海公办学校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与学校和社会相适应,他们在上海公办学校中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充分接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指出上海公办学校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纳更多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是促进外来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曲小远  赵国靖  
"内质性"问题是融合教育进程中的障碍。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充分发挥互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三方联动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推进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须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平等就学、混合编班、混合编组,鼓励朋辈群体互助,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积极开发融入地的方言校本课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涛  李海华  
本文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对小学阶段的355名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影响农民工子女各个年级段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不同,但学习环境一直是影响各年级段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重要问题;总体上女生学习适应性要好于男生,但在每个年级段上又有不同的维度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卫枚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资桥  蒋湘祁  
以592名进城农民工子女为被试,采用问卷法,通过测查学习适应性、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自我效能,探讨学习自我效能在进城农民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学习自我效能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且这种中介效应所占的比例在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母亲拒绝否认等三个因子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的相对作用较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千保  张英  龙莎莎  蒋旺  
采用同伴依恋分量表和在校行为子量表对1060名返乡农民工子女和1565名留守农民子女的同伴依恋与学校适应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返乡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农民子女的同伴依恋和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以及学校适应得分均显著低于留守农民子女,而同伴疏远得分则显著高于后者;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与其学校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疏远与学校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控制被试的性别、年龄因素后,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依恋对其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两者关系密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珊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学习困难。研究者便围绕这些困难开展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课例研究。一、农民工子女常见的学习困难(一)学习基础不扎实第一,对常见数学概念较为陌生,比如"分数"、"面积"、"四边形"等概念,使学生难以提高数学学习的熟练程度,经常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向宇  蔺秀云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民工和其子女文化适应的代际传递,并探讨亲子依恋在其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采用农民工文化适应问卷、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的476名农民工子女及其父母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适应相关显著;(2)农民工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子代文化适应具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在其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璐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基于农民工与市民互动过程进行的,而交互性适应也是衡量多元社会和谐共生的主要判别标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市民的交互过程存在一定规律,并影响着更深层次的互动态度。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措施,以构建良好的交互关系,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和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菲  邹显林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职业规划缺失、工作定向困难、人际交往狭窄、闲暇生活单一、角色认知错位、自卑心理隐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文章从政府、社会、教育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路径及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勇  何梅  
通过对湖南省农民工进城务工过程中的子女适应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走访,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重点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学习以及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收集整理到的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的应用对影响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是否有城市同龄朋友、同学交往、学习成绩、老师态度、流动儿童的性别和年龄等内容,在影响因素中所占比例较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陶蕾  李玲  何怀金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剧增,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选取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A校为例,通过分析该校农民工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该校实施红色教育的成效,探索红色教育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学校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资桥  
以湖南四个城市七所公立中学的592名农民工子女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的特点。结果发现:(1)农民工子女中女孩的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孩,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2)农民工子女进城特征、父母在城市务工的情况对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水平影响不大;(3)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群体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到了更高的社会支持,获得父母更多的情感理解支持和较少的惩罚、拒绝与否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  杨颖秀  
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希望继续在城市升学,普通高中是他们的首选。但目前很多城市放开普通高中教育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尝试开放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将为农民工子女就读创造有利条件。在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选择城市中职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发现,通过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拓宽中职升学渠道等方式,使城市中职适应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升学需求,可以有效增强其对农民工子女的吸引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世伟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如何被城市排斥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