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5)
- 2023(2241)
- 2022(1950)
- 2021(1969)
- 2020(1654)
- 2019(3834)
- 2018(3922)
- 2017(7090)
- 2016(4061)
- 2015(4512)
- 2014(4258)
- 2013(4253)
- 2012(3999)
- 2011(3463)
- 2010(3285)
- 2009(2912)
- 2008(2589)
- 2007(2172)
- 2006(1810)
- 2005(1490)
- 学科
- 济(11257)
- 经济(11245)
- 管理(6940)
- 业(6200)
- 地方(5252)
- 农(4761)
- 企(4205)
- 企业(4205)
- 方法(3400)
- 农业(3309)
- 学(3053)
- 数学(2976)
- 中国(2957)
- 数学方法(2930)
- 业经(2700)
- 和(2250)
- 环境(2144)
- 地方经济(2069)
- 工作(1975)
- 财(1956)
- 理论(1929)
- 贸(1869)
- 贸易(1868)
- 教学(1752)
- 易(1749)
- 城市(1739)
- 技术(1621)
- 制(1609)
- 土地(1579)
- 资源(1495)
- 机构
- 大学(47540)
- 学院(47164)
- 研究(17473)
- 管理(15332)
- 科学(13559)
- 济(13055)
- 理学(13043)
- 理学院(12781)
- 经济(12573)
- 农(12434)
- 中国(12415)
- 管理学(12393)
- 管理学院(12298)
- 京(11564)
- 业大(10721)
- 农业(9928)
- 所(9226)
- 研究所(8601)
- 中心(8305)
- 范(8180)
- 师范(8127)
- 江(7978)
- 农业大学(7047)
- 北京(6900)
- 省(6817)
- 院(6625)
- 州(6613)
- 师范大学(6567)
- 技术(6498)
- 科学院(5913)
共检索到72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解灵芝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焕焕
在文学画廊中,"母亲形象"为其永恒的主题。茅盾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再次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为"母"者形象,她们不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具有人性的所指。以孩子为切入点,来揭露母亲属"人"的生存状态,解构母亲的神话。同时表露茅盾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深切同情,揭示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引发文化反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运 姚国琼 王飞 朱文 李子涵 孙正海 辛培尧
【目的】多巴双加氧酶(4,5-DOPA dioxygenase extradiol)是甜菜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能催化多巴分解形成甜菜醛氨酸,也是最可能与三角梅最终的花色形成相关的酶蛋白。克隆三角梅多巴双加氧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三角梅花色变化机理和甜菜色素代谢途径。【方法】以三角梅品种‘绿叶樱花’的苞片为材料,提取其RNA,并进行逆转录,之后快速转化完成基因的克隆和基因PCR扩增,最后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区预测、信号肽分析、磷酸化位点预测、跨膜信号预测、同源性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以及二、三级结构预测,研究其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结果】‘绿叶樱花’的多巴双加氧酶基因ORF序列长801 bp,编码266个氨基酸。ORF序列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cd07363保守结构域,其编码蛋白是一种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分子量为29 734.76 kD,等电点为6.26,二级结构包含了11个α螺旋、7个β转角、20个β折叠结构,具有4个磷酸化位点,没有跨膜结构,可能只在细胞质内发挥作用。该序列还与66个序列高度同源,与同科的‘金心双色’、胶果木和梭房叶子花有着相同的进化分支,符合自然进化规律。【结论】‘绿叶樱花’多巴双加氧酶开放阅读框ORF的氨基酸序列属于第三类雌二醇双加氧基因家族,具有该基因家族具有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表明多巴双加氧酶基因在生成甜菜色素植物中具有独特的保守性,且属于稳定、酸性的亲水蛋白,没有跨膜结构,可能只在细胞质内发挥作用。三角梅中控制花色变化的主要是甜菜色素,研究三角梅甜菜色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解析其甜菜色素的合成代谢机制,可为三角梅花色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有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利用转基因手段丰富三角梅花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士林
一2018年3月22日到28日,应日本外务省和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邀请,我们一行三人赴日进行学术访问。班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竟产生一种莫名的紧张感。1994年,曾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在东京大学和大东文化大学访学一年。光阴荏苒,转瞬就是二十多年。阔别已久的东京,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多少处物是人非?兴奋、感慨、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文波
“霜叶红于二月花”——浏阳国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经湘“一班人”素描谭文波“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是浏阳市国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经湘的座右铭。的确,刘书记说到做到,未走样,没食言。他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履行国土管理职能,坚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璋
以福建山樱花为接穗,分别以食用樱桃、毛樱桃、山樱和福建山樱花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食用樱桃为砧木嫁接福建山樱花嫁接成活率最高(84%),其次是福建山樱花本砧,成活率为59%,二者之间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以山樱嫁接福建山樱花(34%)和毛樱桃嫁接福建山樱花(23%);袋栽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及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砧木;嫁接时间以冬至后20 d左右嫁接成活率最高;而不同类型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接穗最好随采随用,但在4℃条件下保温冷藏20 d仍有较高的嫁接成活率,与即采即用的对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嫁接繁殖 成活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洁 周铁根
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的形成,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以日本为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国民的平均寿命不过50岁左右。目前,已达到了76.2岁,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长寿大国”。为此,日本人曾感到骄傲和喜悦。然而,随着人口老化的急剧加快,老年人的生活福利问题,已经成为日本社会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之一。对此,日本政府和社会正在千方百计地谋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据1991年3月22日《粤港信息报》报道,日本政府最近开始实施一项拟把老人“出口”的“海外享晚年”的计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焕芝 王历慧 于晓南
分析了中日赏樱文化的差异,以及二者对樱花之美的不同追求,阐述了丰富的樱花文化及其中日差异具有的园林应用价值,并对樱花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樱花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樱花 樱花文化 园林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谭勇 龙岳林 陈琼琳 徐斌 周晨 熊兴耀
明确各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立地的生态效益,为科学配置植物提供依据.以3年生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和樱花(Prunus serruiata Lindl)的健壮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薇、紫荆和樱花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200,1 800,1 5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100,130,128μmol/(m2.s);CO2饱和点分别为1 000,1 500,1 200μmol/mol;CO2补偿点分别为75,77,137μmo...
关键词:
紫薇 紫荆 樱花 光合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雄 马小婷 程朋军 刘頔 李凤兰
对单瓣和重瓣樱花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单瓣樱花‘大岛樱’雌蕊1心皮1室,胚珠发育后心皮开始愈合,2倒生胚珠,通常仅有1个能发育为成熟胚囊,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型排列,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重瓣樱花‘普贤像’和‘一叶’雄蕊数量显著少于‘大岛樱’,花药瓣化,花粉败育,雌蕊叶化。‘普贤象’少数花萼筒上着生异位子房和败育胚珠,‘一叶’少数花未完全叶化的子房内壁着生败育胚珠;‘普贤象’和‘一叶’均存在同株花异型现象。并对樱花重瓣花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樱花 大小孢子发育 雌雄配子体 花发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冬月 沈鑫 陈雅静 邹宜含 吴帆 李因刚 柳新红
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浙江省野生樱花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野生樱花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枝干、叶片的50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其种间及种内各性状的变异,探明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除株高外,其余17个数值型性状在8个种(变种)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16个性状为极显著(P
关键词:
植物学 樱花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亚飞 何自福 杜振国 佘小漫 蓝国兵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基因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及卫星分子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构建GD01及其β卫星分子的侵染性克隆p GreenⅡ049-1.6A、p GreenⅡ049-2.0β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接种方法,测定GD01及其β卫星分子对棉花的致病性;进一步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对接种植株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侵染广东棉花的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其全长为2 737nt,且与在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