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2)
2023(13367)
2022(11760)
2021(11481)
2020(9427)
2019(22100)
2018(22324)
2017(40626)
2016(23605)
2015(27238)
2014(28016)
2013(26526)
2012(24479)
2011(21964)
2010(22195)
2009(19757)
2008(19517)
2007(17479)
2006(15336)
2005(13474)
作者
(66537)
(54676)
(54652)
(52001)
(34962)
(26501)
(25153)
(21666)
(21082)
(20075)
(19011)
(18234)
(17411)
(17233)
(17145)
(16885)
(16778)
(16385)
(15737)
(15694)
(13796)
(13678)
(13158)
(12722)
(12583)
(12258)
(12243)
(12088)
(11066)
(10952)
学科
(79881)
经济(79783)
管理(62116)
(56145)
(47109)
企业(47109)
方法(37719)
数学(32025)
数学方法(31540)
中国(27256)
教育(25550)
(22647)
(21266)
(20516)
理论(19949)
业经(18389)
地方(16498)
农业(14914)
(14852)
(14293)
贸易(14283)
教学(14025)
技术(14021)
(13862)
(13825)
(13224)
财务(13150)
财务管理(13110)
环境(12581)
企业财务(12332)
机构
大学(327343)
学院(320292)
管理(120181)
(110567)
经济(107454)
研究(106737)
理学(103536)
理学院(102206)
管理学(99992)
管理学院(99390)
中国(73945)
(72173)
科学(69130)
(54288)
(53913)
师范(53488)
(51683)
(51518)
(49916)
研究所(49375)
业大(49127)
中心(48228)
北京(46372)
教育(43481)
师范大学(43387)
财经(41142)
(40564)
农业(40301)
技术(40295)
(38600)
基金
项目(213806)
科学(166869)
研究(162864)
基金(148569)
(128335)
国家(127075)
科学基金(107945)
社会(96100)
社会科(90533)
社会科学(90506)
(86483)
教育(82571)
基金项目(78751)
(73964)
编号(70608)
自然(70032)
自然科(68324)
自然科学(68309)
自然科学基金(67047)
资助(61407)
成果(60829)
课题(51659)
重点(48708)
(47419)
(45687)
(44160)
项目编号(43295)
(42460)
大学(42040)
教育部(40907)
期刊
(124599)
经济(124599)
研究(102628)
教育(74387)
中国(72800)
学报(53382)
(46697)
科学(46427)
管理(42728)
大学(41578)
(39710)
学学(36356)
技术(32789)
农业(32728)
图书(22809)
(22696)
金融(22696)
业经(20861)
财经(19183)
职业(18186)
经济研究(18167)
(16411)
(16345)
理论(15727)
(15711)
书馆(15709)
图书馆(15709)
问题(15621)
科技(15488)
(15209)
共检索到48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我国教育现代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在总结大学生素质教育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深化素质教育。今后要在协同育人中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在专业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个性化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个体素质,为此,要以发掘大学生潜能为起点,以立志为内生动力,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为支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梦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章主要从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专题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立体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开放式"教学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鸿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越来越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煦  
现代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相应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强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善于经营与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惠宏伟等人主编的《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务》一书,对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钧  王小飞   汪益民  
本文从全面素质养成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体现时代与人文精神、“双主体”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营造、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四个方面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做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光林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围绕职业需求,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职业素质教育实践项目和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还应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树勤  蔡文鹏  
中国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1993年的十年间,为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清华大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和加强社会实践,取得了实效,为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经验。这种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顺势而行,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贾雪峰  
教育转型是指教育形态伴随社会系统现代化而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积极探索和本土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核心是本土化的课程构建,实施途径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智心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探索如何利用同伴教育模式开展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方法/过程]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探讨同伴教育队伍的构建机制,探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效果。[结果/结论]研究生以同伴身份,通过"微课堂"同伴培训、"专题课堂"同伴助教、"微课程"同伴创作等方式来协助图书馆开展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减轻图书馆因师资不足带来的教学压力,为同类图书馆扩大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规模、提高教育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提供新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培湘  李佳孝  彭华生  张继华  姚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志红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不当、人文课程开设甚少等问题。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缺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信仰、信任产生了危机的特点,学校必须从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培育高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着手,使高职学生受到全面的做人教育,在"成人"的基础上真正"成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兆方  梁枫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开展人文教育实践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伟柱  何宇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职业素质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勇  
本文阐述了职业素质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介绍了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莉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具有优势作用,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文章从"工学结合"的视角,通过发挥学校与企业共同主体的主导性与协同性,调动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主动性,开拓多样性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环境的感染力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