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5)
- 2023(15591)
- 2022(13680)
- 2021(12749)
- 2020(10800)
- 2019(24291)
- 2018(24038)
- 2017(46847)
- 2016(25290)
- 2015(28063)
- 2014(27765)
- 2013(27404)
- 2012(24842)
- 2011(22421)
- 2010(22364)
- 2009(20915)
- 2008(20109)
- 2007(17786)
- 2006(15248)
- 2005(13493)
- 学科
- 济(98152)
- 经济(98041)
- 管理(72635)
- 业(71534)
- 企(58628)
- 企业(58628)
- 方法(49073)
- 数学(42800)
- 数学方法(42367)
- 财(26664)
- 中国(26610)
- 农(25176)
- 学(21746)
- 业经(21159)
- 制(19661)
- 贸(18884)
- 贸易(18872)
- 易(18272)
- 地方(18167)
- 银(18026)
- 务(17999)
- 银行(17975)
- 财务(17926)
- 财务管理(17889)
- 融(17316)
- 金融(17314)
- 企业财务(17047)
- 行(17027)
- 理论(17015)
- 农业(16485)
- 机构
- 大学(356290)
- 学院(354833)
- 管理(140671)
- 济(140217)
- 经济(137162)
- 理学(121614)
- 理学院(120324)
- 管理学(118162)
- 研究(117763)
- 管理学院(117524)
- 中国(90984)
- 京(75408)
- 科学(73252)
- 财(66787)
- 所(59331)
- 农(58946)
- 业大(54387)
- 中心(54135)
- 研究所(54052)
- 财经(54046)
- 江(50968)
- 经(49294)
- 北京(47576)
- 农业(46626)
- 范(44506)
- 师范(43997)
- 院(42865)
- 经济学(42537)
- 州(41864)
- 财经大学(40655)
- 基金
- 项目(245246)
- 科学(192134)
- 基金(178794)
- 研究(175910)
- 家(156725)
- 国家(155484)
- 科学基金(133486)
- 社会(110390)
- 社会科(104591)
- 社会科学(104567)
- 省(95166)
- 基金项目(94647)
- 自然(88834)
- 自然科(86808)
- 自然科学(86784)
- 自然科学基金(85243)
- 教育(80835)
- 划(80692)
- 资助(74908)
- 编号(70943)
- 成果(56902)
- 重点(54711)
- 部(53929)
- 发(51028)
- 创(50929)
- 课题(48451)
- 科研(47602)
- 创新(47525)
- 教育部(46228)
- 大学(45857)
- 期刊
- 济(148859)
- 经济(148859)
- 研究(104443)
- 中国(64390)
- 学报(59374)
- 科学(52690)
- 农(52290)
- 管理(51180)
- 财(50506)
- 大学(44248)
- 学学(41897)
- 融(37034)
- 金融(37034)
- 农业(35998)
- 教育(35720)
- 技术(29467)
- 财经(26566)
- 经济研究(24696)
- 业经(24319)
- 经(22552)
- 业(18928)
- 问题(18798)
- 理论(18297)
- 图书(17378)
- 技术经济(16755)
- 科技(16743)
- 实践(16730)
- 践(16730)
- 版(16377)
- 商业(16018)
共检索到51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侯永建 周浩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考察了不同市场态势下证券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β值的表现,揭示了绩优股和绩差股以及业绩普通股票在不同市场态势下β值的差别,并做了相应分析;又通过实证得出了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证券组合β值的稳定性要比单个证券β值的稳定性强,且证券组合中证券种类越多,稳定性越好;最后分别在牛市、熊市和不区分市场态势三种情况下检验了系统性风险与收益之间的线性关系,即CAPM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有效性,指出了区分市场态势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朱伟骅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整体呈现降低趋势;系统性风险与市场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牛市期间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熊市期间系统性风险持续走高;行业间变异系数增大,风险比重方差随时间变化而呈显著性差异;政策因子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我国股市很大程度上仍为政策市。
关键词:
证券市场风险 系统性风险 风险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佳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在系统性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结论。通过深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基本功能以及基础资产在系统性风险形成中的作用,从基础资产和证券化产品两个渠道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如何促进风险传导。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在短期和长期所采用的品种及基本模式、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组合标准、基于"监管特许权论"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机构的设立以及对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系统性风险 基本功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书郎
本文借助于数量化方法研究证券投资中系统性风险结构的某些问题。在分析了有关升降β系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描写证券投资风险系统性的一组新的参数:强弱β系数βS与βW,研究了它们的一些重要性质,并应用到投资分析及系统风险与预期收益的结构分析中。作为应用实例,还对沪深两市的若干只股票进行估算。
关键词:
证券投资 系统性风险 强β系数 弱β系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对资产证券化在系统性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形成完整的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基本功能以及基础资产均可以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和积累,并通过基础资产和证券化产品两个渠道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因此,中国在设计资产证券化时,必须灵活确定具体产品的长短期模式,严格规定基础资产的构成标准,并基于"监管特许权"理论来构建评级机构,同时遵循"宏观审慎"原则来创建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檀向球
It is the first time for the authors to measure the systematic risk of both A share market and each industry of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the year 1994 to 2001 by using all A shares.The authors also analyz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systematic risk of Chian's stock market.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CAPM模型 行业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人骥 王怀芳 王耀东 朱海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诗婷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丛文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建立CAPM统计模型以及固定面板效应估计,实证检验了2007-2013年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证券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短期以及长期β效应,并进行了充分的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证券化短期内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但长期来看,系统性风险反而增加,同时银行信贷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效应具有机构异质性。基于分解效应的研究表明,导致风险的增加主要是源于银行体系关联度的放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信贷证券化 系统性风险 β分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笑荷 艾蔚 袁芳英 徐吟川
文章以中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国海证券等10家上市证券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多种类型的Vine Copula模型,结合极值理论,基于尾部相依视角对证券业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各证券公司收益率序列有明显的尾部相依性和不对称性,Kendal Tau系数在0.5~0.7之间,证券公司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尾部相依关系,条件相依结构也证实了我国证券行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风险。另外还发现,利用Vine Copula模型研究尾部相依结构,不仅可以捕捉到金融风险的系统性,还能够刻画出微观机构在系统性风险中引发以及传染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诗婷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