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5)
2023(11958)
2022(10559)
2021(10389)
2020(8443)
2019(19933)
2018(20277)
2017(37131)
2016(21488)
2015(24648)
2014(25396)
2013(24130)
2012(22266)
2011(19948)
2010(20152)
2009(17944)
2008(17719)
2007(15853)
2006(13924)
2005(12198)
作者
(59866)
(49037)
(49022)
(46727)
(31442)
(23765)
(22561)
(19466)
(18929)
(18107)
(17141)
(16348)
(15542)
(15539)
(15277)
(15140)
(15012)
(14688)
(14098)
(14075)
(12379)
(12263)
(11815)
(11441)
(11341)
(11018)
(10946)
(10874)
(9924)
(9830)
学科
(72468)
经济(72377)
管理(57879)
(52234)
(44490)
企业(44490)
方法(33908)
数学(28472)
数学方法(28016)
中国(24469)
教育(23535)
(20104)
(19603)
(19330)
理论(18463)
业经(16614)
地方(15162)
(13614)
农业(13136)
(13088)
(13009)
贸易(13000)
技术(12990)
教学(12689)
(12670)
(12598)
财务(12598)
财务管理(12560)
企业财务(11808)
环境(11378)
机构
大学(294391)
学院(291044)
管理(110194)
(99419)
经济(96553)
研究(95530)
理学(94805)
理学院(93632)
管理学(91706)
管理学院(91165)
中国(66717)
(65097)
科学(61410)
(48744)
(48479)
师范(48383)
(47199)
(44971)
研究所(43949)
中心(43367)
(43289)
业大(42402)
北京(42054)
教育(39238)
师范大学(39208)
财经(37577)
(37065)
技术(36953)
(34732)
(33902)
基金
项目(192780)
科学(150273)
研究(148581)
基金(133571)
(114753)
国家(113595)
科学基金(96585)
社会(86908)
社会科(81756)
社会科学(81733)
(77646)
教育(75139)
基金项目(70850)
(66387)
编号(65265)
自然(62532)
自然科(60994)
自然科学(60982)
自然科学基金(59834)
成果(55925)
资助(55422)
课题(47353)
重点(43659)
(42777)
(41137)
项目编号(40178)
(39726)
(39208)
大学(37251)
教育部(37023)
期刊
(113505)
经济(113505)
研究(92798)
教育(66473)
中国(64117)
学报(45645)
科学(40881)
管理(39630)
(39456)
(36535)
大学(35185)
学学(31295)
技术(30621)
农业(27765)
(21036)
金融(21036)
图书(19867)
业经(19161)
财经(17407)
职业(16973)
经济研究(16338)
(14753)
理论(14721)
问题(14152)
(13898)
论坛(13898)
实践(13873)
(13873)
(13750)
(13675)
共检索到436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鲍道宏  
教育行动研究问世70年来,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技术取向、实践取向和批判取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虽几经变更,但贯穿其中的却是不变的对话精神。它始终以理性的"行动研究"为基本形式与主要依据,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研究与行动之间谋求并达成对话。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桂生  
"师",原为效法之义。由此引申为以可资效法或可资鉴戒之人为"师"。这种"师"的观念在传统的师资文化中,一直传承至今。在教与学组织萌生以后,逐渐形成以授业为职能之师,即弟子的"业师"。随着时代变迁、授业职能的演变,师资文化日益复杂。其中存在今古师资文化的异同与中西师资文化的异同,师资文化本该成为研究的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个中缘由也就值得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或意图,旨趣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涵、内容取向与研究范式。比照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三次旨趣变迁,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也逐步发展了从政府管理取向到学科科学取向到综合理解取向的研究线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特征,暴露出政府主导性、结构性失衡和基础性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及其本土特征的解读,获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关照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教育公平问题是时代问题,不同时代的教育公平具有不同的旨趣。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的问题随之凸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制度性不公,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参照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教育公平应在教育平等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教育"与"实质性的公平"为两翼,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有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天助  
博士职业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博士生教育面临一些挑战。聚焦"学生成功"是应对挑战的新转向。界定"学生成功"不再是传统习惯上以获得学位证书为依据,而是综合考量学生的教育结果与教育经验获取。因此,"学生成功"的要素、衡量标准、促进举措将是多元化、系统性的。麦吉尔大学认识到博士生教育存在的弊端,丰富"学生成功"内涵,聚焦学生可转移技能与健康,继而制定了"学生成功综合模式"。该模式内含学术、福利与学生生活、职业与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并凸显一些实施成效。"学生成功"是博士生教育的新旨趣所在,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有重要启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国春  
高等教育问责制是院校研究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此期间,学术质量一直是院校研究密切关注的主题。当高等教育问责成为政府监管院校的重要手段时,院校研究得以发展并日趋制度化。随着高等教育问责主题的变迁,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日益凸显,在应对外部质量责任、促进院校质量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美国院校研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建东  
学科理论知识性质的判断是学科研究方法问题讨论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实践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揭示出教育技术学要真正确立起"桥梁学科"的地位,必须着力发展"教育的技术知识"。对这种技术知识的理解,需要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划分的视角把握其直接面向实践的现实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礼祥  
在国人的淑世、强国思想和近代小说观念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以创作旨趣和题材命名的社会小说,并借助报刊形成一定的声势。早期社会小说家出于救世强国的热心,按照他们的救世思想,进行社会小说创作,表达了他们科学救国、改良风俗和恢复道德以淑世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没能实现,但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这是近代进步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近代文学具有近代性的重要表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戈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以"研究旨趣"统摄研究立场、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的演进脉络,发现西方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发端以来,经历了分析-理性取向、个体-经验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等四重旨趣变迁。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整体系统性、动态生成性与社会文化性,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突破点,以此增强我们对教师工作及其专业属性的再认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  
长期以来,受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影响,我国音乐教育"工具性""单一性"的教条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忽视了诗性乐教,构成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李劲松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回归真正培育人的诗性乐教提供了宝贵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彬  
本文从罗尔斯公平正义论和马格利特正派社会论的双重理论视角,对我国大学制度正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三个主要观点:凸显正义品性是大学制度的根本旨趣和首要美德;深度对话和平等协商是实现大学制度正义的基础机制;消除制度性羞辱是促进大学制度正义的着力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小玫  
"能至"、"能言"、"能文",乃旅游的三大境界。"能至"方可"言"、"文"。在旅游体系中,"能至"处于基础地位,"能文"则是最高境界。笔耕,无异于我国明代地理学家与探险家徐霞客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值此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之际,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根据自身对世界文学长廊中生态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认识,挖掘与解读《徐霞客游记》体现的创作姿态,以及它在生态保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等方面的价值。徐霞客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同时足以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状况,为整个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孝松  何欣悦  
本文基于历史发展和预测模拟来探究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可能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2000年至2014年间TPP成员同中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状况,本文发现近年来中国对TPP成员的贸易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但在TPP内部削减关税的情况下,中国向部分TPP成员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挤压。根据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拟的结果,短期内中国不加入TPP对其贸易额、产出和国民福利的影响都是微小的,只有纺织品和服装行业产出下降较为明显,而运输设备、钢铁、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受到较大抑制。TPP成员目前仍是中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无论是从贸易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升国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玉芬  刘跃明  
本文运用行动研究法,依托网络课程,通过三轮教学实践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利用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胡惠闵  
中小学教师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的合作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必然选择。然而,现实中这一合作或者演变为"人大于人"的合作,或者"走样"为理论工作者与中小学校领导的合作,甚至成为理论工作者的"独舞"。本文根据大学-中小学合作研究的实践以及来自美国大学与小学合作研究的个案,认为权利的均衡、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交流与沟通,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合作有效开展的三个关键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