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8)
- 2023(13863)
- 2022(11212)
- 2021(10214)
- 2020(8267)
- 2019(18515)
- 2018(18609)
- 2017(34020)
- 2016(18832)
- 2015(21691)
- 2014(22120)
- 2013(21332)
- 2012(19970)
- 2011(18118)
- 2010(18667)
- 2009(17054)
- 2008(17224)
- 2007(15929)
- 2006(14503)
- 2005(13726)
- 学科
- 济(79732)
- 经济(79647)
- 管理(52582)
- 业(51365)
- 企(40571)
- 企业(40571)
- 中国(28367)
- 农(24672)
- 地方(22855)
- 方法(22069)
- 业经(20917)
- 技术(19092)
- 学(18619)
- 数学(17233)
- 数学方法(16916)
- 农业(16884)
- 制(16129)
- 理论(15870)
- 财(15235)
- 银(14549)
- 银行(14516)
- 贸(14393)
- 贸易(14374)
- 发(14266)
- 行(14053)
- 融(13917)
- 金融(13916)
- 易(13818)
- 教育(12879)
- 和(12187)
- 机构
- 学院(271935)
- 大学(265898)
- 济(103142)
- 经济(100475)
- 研究(97172)
- 管理(93859)
- 理学(77234)
- 理学院(76284)
- 管理学(74672)
- 管理学院(74169)
- 中国(74130)
- 科学(59991)
- 京(59326)
- 所(50854)
- 财(48118)
- 农(47009)
- 江(46907)
- 研究所(45274)
- 中心(44289)
- 范(40708)
- 师范(40272)
- 业大(38447)
- 北京(38293)
- 州(38055)
- 技术(37331)
- 农业(36272)
- 财经(36204)
- 院(35009)
- 省(32743)
- 经(32421)
- 基金
- 项目(165589)
- 研究(128357)
- 科学(127816)
- 基金(111452)
- 家(96617)
- 国家(95665)
- 科学基金(80299)
- 社会(76853)
- 社会科(72478)
- 社会科学(72459)
- 省(69744)
- 教育(61375)
- 基金项目(57466)
- 划(56970)
- 编号(56291)
- 自然(48535)
- 成果(47841)
- 自然科(47386)
- 自然科学(47378)
- 自然科学基金(46477)
- 资助(45323)
- 发(41675)
- 课题(41423)
- 重点(38521)
- 创(35596)
- 年(34928)
- 部(34723)
- 发展(33502)
- 项目编号(33473)
- 创新(33200)
- 期刊
- 济(133575)
- 经济(133575)
- 研究(86267)
- 中国(72127)
- 教育(50065)
- 农(46439)
- 学报(42816)
- 管理(39059)
- 科学(38491)
- 财(38049)
- 大学(32489)
- 农业(31706)
- 技术(31215)
- 学学(29419)
- 融(28109)
- 金融(28109)
- 业经(23345)
- 经济研究(19994)
- 图书(19400)
- 财经(18047)
- 业(17247)
- 职业(17002)
- 问题(16813)
- 坛(16018)
- 论坛(16018)
- 经(15800)
- 书馆(14321)
- 图书馆(14321)
- 技术经济(14114)
- 科技(14039)
共检索到449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建国 易丽 赵璞
产学合作是一种国际公认的人才培养途径,从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产学合作几经嬗变,逐渐走向深层次和制度化;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具有行业背景的技术本科院校凸显出产学合作的各种优势,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走出一条特色化的产学合作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强 刘明维 黄芳 庞颖 汤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形成了以"产学合作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构筑起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就业"的产学合作育人体系,并建立起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基础、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引领、以"一三五学段制"改革为突破、以全员参与质量保障为手段,以产学研践习计划与产学合作实习等项目为抓手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确保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有序发展,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工学交融 协同育人 合作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过建春 李志宏
一所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往往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高校由"新建"向"新型"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的新建本科院校都明晰了办学定位,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目前正依据国家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从"新建"向"新型"发展阶段迈进。在新的发展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宣虹
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是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路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构建物质基础、加固协同主体的诚信基础、协调各主体产权关系三个方面探讨高校"产学研"协同路径,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 协同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涛 王兴林 童文胜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产物,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既面临着学科专业水平不高,经费不足,教育环境差,教师整体水平较低等诸多发展困境,也具有教师队伍年轻而富有活力,地方政府倾力支持,地域特色明显等发展优势。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工作:(1)解决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问题;(2)搞好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3)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观和教学中心观;(4)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院校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侯珺
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实现学科建设协同发展无疑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此,在宏观层面需要明确目标与规划,树立协同发展理念,优化政策机制,设立专门部门,健全评估和激励机制。在微观层面,需要加强科研人员交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深化科研合作,定期召开学术论坛;加强技术援助,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加强信息互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科建设 学科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梅 马靖香 张英良
校内协同育人不畅,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抓住学校文化认同和校园机制协同这两个关键,双核驱动,采取系列措施,通过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形成校内协同育人文化,促使协同育人成为常态。为了凝聚发展动力,提高办学水平,邯郸学院高度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机制的保障作用,为实现系统育人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校园机制 校内协同育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致莉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直接推动了高职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协同工作模式,将新模式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职院校可从招就信息共享、招就工作人员轮岗、协同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高考 招生 就业 协同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伟
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瓶颈所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人才、技术、文化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协同创新管理,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强化协同创新评价,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 创新 模式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慧社 王清华
"厂中校","校中厂"等形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本文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厂中校"实践模式为例,提出了校方、厂(企业)方、职业教育和产业(行业)研究机构、政府多方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平台,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厂中校 教育 双赢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立清 钱国英 马建荣
地方本科院校破解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需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入手,推进以专业为载体的综合改革,打破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种条框。通过改造传统学科型专业设置模式打造自身发展特色;突破学科思维定势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打破教学隔离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为专业综合改革保驾护航,真正构建起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新 沈铭钟 黄雪峰
一、地方性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问题分析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产学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当前不少地方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还处于学校与单个企业联系与合作的状态,缺乏整体设计和资源集成,合作效果欠佳。主要体现在以下与行业性部门共同推动产学合作的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学校专业或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凌伟 陈微云
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优化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协同机制,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构建审计监督协同机制要加强党对高校的统一领导,以高校治理目标为导向,首要协同监督职能部门的思想体系和价值理念,设立协同监督委员会,克服监督管理盲区,建立监督平台库,促进系统协同整合。制定审计监督协同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审计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审计监督技术方法,构建审计人力资源智库,多领域、多维度、多视角地实现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
关键词:
高校 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 协同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周水庭 黄小芳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的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格局中,积极寻求特色发展之路。应用型本科高校"亲产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一、时代发展的新需求:高校亲产业提出的现实背景与深层动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静 陈臣 崔民日
校企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互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基于"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视野,科学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引领,平台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载体,体制机制建立与完善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保障,锐意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