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1)
- 2023(12648)
- 2022(10033)
- 2021(8966)
- 2020(7324)
- 2019(16020)
- 2018(16192)
- 2017(29541)
- 2016(16618)
- 2015(18378)
- 2014(17968)
- 2013(16919)
- 2012(15347)
- 2011(13532)
- 2010(13503)
- 2009(12715)
- 2008(11972)
- 2007(10859)
- 2006(9776)
- 2005(8853)
- 学科
- 济(56216)
- 经济(56141)
- 管理(42966)
- 业(39007)
- 企(31240)
- 企业(31240)
- 中国(19570)
- 农(19387)
- 方法(19294)
- 学(18533)
- 数学(15964)
- 数学方法(15713)
- 财(15356)
- 业经(14856)
- 制(14361)
- 农业(12602)
- 地方(12293)
- 体(12059)
- 环境(11337)
- 银(10843)
- 银行(10759)
- 理论(10553)
- 融(10463)
- 金融(10455)
- 行(10321)
- 贸(9973)
- 贸易(9964)
- 发(9776)
- 易(9674)
- 产业(9561)
- 机构
- 学院(226791)
- 大学(224149)
- 研究(88010)
- 济(81698)
- 经济(79808)
- 管理(74196)
- 中国(64482)
- 理学(63177)
- 理学院(62271)
- 科学(61469)
- 管理学(60524)
- 管理学院(60169)
- 农(54854)
- 京(50011)
- 所(48337)
- 研究所(44546)
- 农业(44006)
- 业大(42752)
- 中心(39106)
- 财(38317)
- 江(36660)
- 院(32535)
- 北京(31025)
- 范(30716)
- 省(30371)
- 技术(30307)
- 师范(30124)
- 财经(29725)
- 州(28722)
- 农业大学(28064)
- 基金
- 项目(158873)
- 科学(122154)
- 基金(112379)
- 研究(107738)
- 家(103996)
- 国家(103188)
- 科学基金(84804)
- 社会(64936)
- 省(64931)
- 社会科(61258)
- 社会科学(61241)
- 基金项目(58495)
- 自然(58057)
- 自然科(56668)
- 自然科学(56644)
- 划(55649)
- 自然科学基金(55608)
- 教育(49094)
- 资助(44952)
- 编号(42801)
- 重点(38059)
- 发(35841)
- 成果(34676)
- 计划(33785)
- 创(32921)
- 部(32123)
- 课题(31986)
- 科研(31288)
- 创新(31021)
- 科技(30602)
共检索到345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的鲁骥 周健 李洁 马丹炜
【目的】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光合作用关键基因表达正常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讨土荆芥化感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和RT-PCR技术,对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α-萜品烯和对伞花素对蚕豆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和4个光合关键基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处理导致蚕豆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叶绿体脱离细胞壁散乱分布于细胞中央,结构紊乱,表现为肿胀、膜结构受损明显,叶绿体内部基质不均匀、基粒类囊体排列紊乱、淀粉粒消失、片层扭曲且排列松散;在光合作用过程的关键基因核酮糖羧化酶基因(Rbcs-3C)、光系统ⅡCP47蛋白基因(PsbB)、ATP合成酶β亚基基因(beta)、质体蓝素基因(PetE)的相对表达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挥发油处理组中4个基因均上调;对伞花素处理组Rbcs-3C和PsbB下调,beta和PetE上调;α-萜品烯处理组的PsbB下降,其他3个基因上调; 3个处理的化感综合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挥发油、α-萜品烯和对伞花素。【结论】破坏叶绿体超微结构、干扰光合关键基因表达是土荆芥化感胁迫的机制之一,土荆芥挥发油的不同成分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具有协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健敏 张金池 尤焱煌 王金平 张亮 傅致远 王舒甜 伊鑫
【目的】采用蘸根方式外源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BRs)处理刺槐幼苗,研究刺槐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生长、光合及叶绿体结构的变化,为盐碱地造林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1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用不同质量浓度(0.1,0.3,0.5mg/L)BRs对苗木进行蘸根处理,然后经100mmol/L NaCl胁迫处理50d后,以未添加BRs和未进行盐胁迫处理的刺槐苗为空白对照(CK1),以未添加BRs只进行盐胁迫处理的刺槐苗为胁迫对照(CK2),观测分析苗木的形态和水分生理指标、光合色素、基础光合参数和叶绿体超显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新国 毕玉平 赵世杰 孟庆伟 何启伟 邹琦
通过测定荧光参数、膜脂脂肪酸组成、活性氧及相关清除酶活性,研究了短时低温(4oC)胁迫对冷敏感甜椒叶片光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6h低温弱光(100μmol·m-2·s-1)胁迫结束时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35.6%,氧化态的P700下降约60%,而暗中低温处理对二者没有影响。低温弱光胁迫对膜脂脂肪酸组成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比暗中低温胁迫严重,而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有所下降,活性氧积累。因此,叶绿体膜系统的完整性与活性氧积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低温弱光胁迫引起了PSII和PSI的光抑制,而活性氧的积累可能是氧化态P700下降的一个原因,而且PSI对低温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玉叶 李德全
土壤水分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 5号、北农 2号与抗旱性弱的济南 13、鲁麦 5号相比 ,渗透调节能力高 0 4 1~ 0 60MPa ,相对含水量少降 6 39~ 10 74个百分点 ,叶水势少降 0 19~ 0 63MPa。水分胁迫使小麦叶片光合能力下降 ,水分胁迫全过程下降平均百分数 ,抗旱性强的品种比抗旱性弱的品种光合速率少降 17 7%~ 2 2 5% ;气孔导度少降 2 1 0 6%~2 3 75%。小麦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且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加剧 ,但变化程度与小麦的抗旱性及渗透调节能力成负相关。胁迫导致叶绿体外形变圆 ,类囊体肿胀 ,片层间距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秀 巩彪 徐坤
【目的】生姜具喜温怕热的特性,生产中极易遭受高温伤害。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外源亚精胺(Spd)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及对叶绿体的保护作用,探讨外源Spd缓解生姜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以砂培莱芜大姜为试材,置光周期12 h/12 h、昼夜温度28℃/18℃和38℃/28℃的光照培养箱内,分别采用0.5 mmol·L-1Spd处理生姜根系,在处理后0、5、10、15和20 d时测定功能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ROS)和内源激素代谢等相关指标,并于处理后第20天观察叶绿体及类囊体超微结构。【结果】高温胁迫导致生姜叶片叶绿体和类囊体...
关键词:
生姜 高温胁迫 亚精胺 叶绿体 内源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忠良 王亚男 马丹炜 陈斌 何亚强 周健
【目的】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RBCs)是从根冠上脱落下来的单个细胞或小细胞团。由于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与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具有类似的防御功能,而被称为根边缘细胞胞外诱捕网(BETs)。ex DNA和胞外蛋白是根边缘细胞黏胶层的组成成分,在根边缘细胞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化感作用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之一,探讨ex DNA和胞外蛋白在根边缘细胞黏胶层抵御入侵植物土荆芥化感胁迫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入研究植物根边缘细胞抵御化感胁迫的机制。【方法】以在土荆芥入侵地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玉米(雅玉26#)为材料,采用纯琼脂培养基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论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允聪 王绍辉 孔云
【目的】探讨弱光条件下设施桃树叶片光合器官结构特征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设施桃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设施栽培的庆丰和麦香桃树为试材,设置全光照(CK)、60%~70%光照(T1)和30%~40%光照(T2)3种处理,测定了弱光条件下桃树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观察了气孔形态;分析了桃树新梢的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叶片结构特征;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弱光条件下桃树新梢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比较了品种间差异。【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桃叶片Pn降低;而T1提高了麦香叶片10:00和14:00的Pn;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开张度和气孔导度(Cs)下降;叶片Chl总量、Ch...
关键词:
弱光 桃 光合器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赞 李源 高洪文 刘贵波 柳斌辉 裴玉红
室内盆栽控水条件下,对苗期4份鸭茅种质光合生理特性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4份鸭茅种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含量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供试材料ZXY04P-201下降的速度慢、幅度小,而ZXY04 P-239下降速度快、幅度大。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片层数减少,基粒片层解体。同时研究表明,轻度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是4份鸭茅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因素,中度及重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非气孔限制起着主要作用。
关键词:
鸭茅 干旱 光合特性 超微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前瑞
为探讨红木叶色变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对不同叶色时期红木及木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木相比,红木叶绿体体积减小,数量有所增多,基粒片层垛叠疏松.不同叶色时期,红木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转绿期间,叶绿体数量减少,体积有所增大,比基粒片层数相应减少.
关键词:
红木 木 叶绿体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巧玲 黄杏 孙富 孙波 杨丽涛 李杨瑞
【目的】从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揭示低温胁迫对甘蔗叶绿体的影响,为探讨甘蔗抗寒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糖28号(GT28,抗寒性强)和新台糖22号(ROC22,抗寒性弱)为材料,对其进行9 d、15 d和24 d不同天数的低温胁迫,以及叶绿体蛋白质电泳分析,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受低温胁迫后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个甘蔗品种的蛋白质条带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减弱,且ROC22的降解幅度大于桂糖28号,其中分子量为39.92 kD、32.95 kD以及22.87 kD处的蛋白条带下降较为明显。质谱分析结果发现,它们分别是ATP合酶γ亚基、放氧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祥希 杨宗武 郑蓉 陈立松 刘星辉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研究铝胁迫对龙眼叶、根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胁迫造成龙眼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叶绿体的破坏 ,表现为叶绿体膜系统受损加重 ,基粒片层扭曲紊乱 ;其次是细胞壁的降解 ,细胞之间间隙变小 ,部分液泡膜破裂 ,液泡消失 ;线粒体膜系统受到破坏 ,嵴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铝胁迫下龙眼根端膨大 ,根尖变粗变短 ,从外表皮到中柱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 ,且随铝浓度的提高 ,这种伤害程度不断加重 ;根伸长区细胞细胞壁发生降解 ,细胞间距变小 ;膜系统遭到破坏 ,核膜、线粒体膜破裂 ;细胞中淀粉粒明显减少 ,甚至消失 ;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核变形 ,细胞核数量大...
关键词:
龙眼 铝胁迫 叶 根 细胞超微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素英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对不同海拔、不同透光率以及不同年龄三七与近缘种屏边三七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探索不同条件对三七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950 m叶绿体类囊体受损,1350、1670 m三七叶绿体健壮,2000 m基粒类囊体排列不规则;弱光下与强光下相比,三七叶绿体和基粒较大,片层多,随着光强的增加,质体小球增多。12%的透光率下,一年生和二年生三七叶绿体和类囊体受损,屏边三七比三七叶绿体和类囊体形态健壮。本研究可知,三七宜栽培于大于950 m小于2000 m的海拔高度,三七栽培过程中,应随着三七栽培年限,进行调节荫棚透光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楠 陈温福
为了明确遮光对北方不同穗型粳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沈农9741、半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盐丰47和弯穗型粳稻品种辽盐16为材料,研究了抽穗期遮光对不同穗型粳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均导致了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和Pn的降低,其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表现为沈农9741(10.55%)>辽盐16(7.30%)>盐丰47(7.01%),而Pn的降低表现为沈农9741降幅最大,盐丰47次之,辽盐16最小;遮光对北方粳稻叶片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抽穗后4d内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丽华 张大勇 刘佳 何晓兰 万群 徐照龙 黄益洪 邵宏波
【目的】研究耐盐栽培大豆和盐敏感栽培大豆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别是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较盐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基因型大豆耐盐机制,为大豆栽培管理、耐盐品种的选育及人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耐盐栽培大豆(Y8D6008、Y8D6013)和盐敏感栽培大豆(Y8D6132、Y8D6136)为材料,选取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于1/2×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待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营养液中加入Na Cl,每天递增50 mmol·l~(-1)到达处理浓度150 mmol·l~(-1),处理持续7 D。以不加Na Cl的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