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9)
- 2023(7410)
- 2022(6554)
- 2021(6151)
- 2020(5370)
- 2019(12571)
- 2018(12368)
- 2017(24814)
- 2016(13932)
- 2015(15810)
- 2014(16127)
- 2013(16166)
- 2012(15570)
- 2011(14270)
- 2010(14998)
- 2009(14449)
- 2008(13837)
- 2007(12686)
- 2006(11008)
- 2005(9882)
- 学科
- 济(58416)
- 经济(58359)
- 管理(39261)
- 业(38631)
- 企(30195)
- 企业(30195)
- 方法(27203)
- 数学(24411)
- 数学方法(24133)
- 农(17951)
- 财(16638)
- 中国(14739)
- 贸(12757)
- 贸易(12755)
- 易(12421)
- 学(12002)
- 地方(11813)
- 制(11792)
- 农业(11483)
- 业经(11014)
- 策(10364)
- 融(9978)
- 金融(9976)
- 银(9947)
- 银行(9924)
- 务(9875)
- 财务(9850)
- 财务管理(9826)
- 行(9449)
- 企业财务(9276)
- 机构
- 学院(205154)
- 大学(204950)
- 济(87486)
- 经济(85539)
- 管理(77867)
- 研究(72021)
- 理学(66245)
- 理学院(65527)
- 管理学(64406)
- 管理学院(64018)
- 中国(54727)
- 科学(43227)
- 京(42879)
- 财(41584)
- 所(37772)
- 农(37216)
- 研究所(34033)
- 中心(33381)
- 江(32409)
- 财经(32147)
- 业大(30546)
- 农业(29545)
- 经(29054)
- 北京(27306)
- 范(27094)
- 师范(26853)
- 经济学(26656)
- 院(25346)
- 州(25242)
- 经济学院(24156)
- 基金
- 项目(128826)
- 科学(100258)
- 研究(95328)
- 基金(92028)
- 家(79509)
- 国家(78835)
- 科学基金(66342)
- 社会(58701)
- 社会科(55613)
- 社会科学(55594)
- 省(50342)
- 基金项目(48027)
- 教育(44434)
- 划(42819)
- 自然(42493)
- 自然科(41441)
- 自然科学(41426)
- 自然科学基金(40692)
- 编号(40211)
- 资助(39028)
- 成果(34263)
- 部(29511)
- 重点(29131)
- 发(28274)
- 课题(27970)
- 创(25925)
- 教育部(25035)
- 性(24946)
- 科研(24909)
- 大学(24280)
共检索到310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孔刚
本文分析了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国际政治中的土耳其因素。文章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显著调整,以及由此展现的土耳其新的外交战略和抱负,分析了土耳其针对叙利亚危机采取的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探讨了土耳其政策背后所隐藏的主要政治、战略与安全动机,并对土耳其与叙利亚危机的总体联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杨玉龙
21世纪以来,土耳其对叙利亚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2年,土耳其对外抛出以经济合作为主轴的“零问题”睦邻周边外交政策,暂时化解了与叙利亚之间的“冷和平”关系;2011年,为加强中东地区影响力,土耳其选择了旨在使巴沙尔政权倒台的对叙政策,使土叙关系转为全面敌对状态,政策失败引发了土耳其周边外交和安全环境的双重恶化;2016年,土耳其对叙政策调整为“安全化”议程,重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传统外交战略,但安全收益并未达到合理预期,对叙军事干预政策陷入两难。总体而言,土耳其对外推行的积极进取型外交使其地区影响力达到新的高度,但也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对外关系呈现出紧张化的不利局面。在当前中东地区和解浪潮的新形势下,对外缓和是土耳其改善对外关系、缓和国内矛盾的现实选择。对外推行缓和外交、实施“再接触”对叙政策、追求土叙两国关系正常化等对外目标已成为土耳其国内政治新的呼声。
关键词:
土耳其 叙利亚 安全化 外交政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捷莹
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与分配不均导致跨界河流治理面临难题,甚至出现安全化和政治化趋势。土耳其与叙利亚共享幼发拉底河与阿西河水资源,却并未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主要原因是遵循国家动机、策略选择与差异化互动行为所致。在土耳其与叙利亚的水博弈互动中,流域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动机选择。相对上游国家倾向于持有欲望动机,采取投机化的策略行为;相对下游国家则兼具恐惧与情感动机,趋于执行安全化与社会化的互动策略。两国的动机与策略决定了竞合博弈的互动过程与结果,它并非完全冲突或完全合作,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土耳其与叙利亚在两条河流流域中大致实现了优势角色的互换,在动机与策略选择上形成了动态博弈,在互动结果上呈现出一种摇摆的平衡。对土叙两国水博弈的机制性讨论为跨界河流互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考路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马晓霖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邹志强
近年来,土耳其经济的持续疲弱反映出国家经济治理的危机:经济增长缓慢使之成为陷入失速的"经济大国";经济结构脆弱使之成为缺乏后劲的新兴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失色使之成为日益孤立的地区大国。土耳其的经济治理危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绝对化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及治理实践在土耳其的失败。国家权力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将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模式出现新的强势转向。同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与国际体系结构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着力打造的"新土耳其"具有推动国家治理转型的积极内涵,虽然遭遇重大挫折,但在新形势下有
关键词:
土耳其 经济治理 新兴大国 “新土耳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2003年以来,土耳其经济总量指标有了极大提升,GDP近9年平均增速维持在7%左右,超过了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今年年初以来,美国与土耳其两国关系持续恶化,8月10日美国宣布对土耳其采取贸易制裁,土耳其里拉出现大幅下跌,并伴随大量资本外流。笔者认为,美国贸易制裁只是里拉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其根本原因在于土耳其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以及过度依赖外部资金的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庆明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土耳其里拉汇率持续贬值,其中数个交易日日贬值幅度超过5%,引发国际市场关注。8月10日,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盘中最大跌幅16.21%,达到货币危机的量级。8月12日和13日,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连续两日跌破7,相对年初汇率最大跌幅接近50%。土耳其里拉暴跌再次引发可能爆发全球性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担忧。对此,笔者认为,土耳其货币危机有其深刻的内在根源,不能简单地引申或推而广之,而且由于土耳其自身经济金融规模较小,溢出效应相对有限。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义
2016年7月土耳其未遂政变是中东变局以来的又一个高潮事件,其标志着埃尔多安倡导的"新土耳其"论和"土耳其模式"同时陷入危机。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新土耳其"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势民主、活力经济和积极外交等思想主张,背后隐藏的却是伊斯兰主义的回归,并被解释为对凯末尔主义传统的超越。在国内层面,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数次选举成功后,伊斯兰民主逐步演化为以民粹主义为基础的选举霸权;在国际层面,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变动提升了土耳其扩张主义的野心。在土耳其与大国的新一轮博弈中,埃尔多安再次表现出反复无常的特性。未来土耳其的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洋
亚洲金融危机对土耳其经济的冲击孙洋(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经商室对出口的打击目前,土耳其工商、金融界已普遍达成共识,东南亚金融危机已远不是一次地区性的灾难,而是全球性经济领域的危机。这种冲击突出表现为东南亚国家在国内市场缩小的情况下利用其货币贬值展开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全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超过7年时间,至今仍然难以看到和平的希望。美俄两国相继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并深陷博弈的困局。本文在适度修正懦夫博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四种博弈结果:既避免出现真正的美俄共进,又无法实现彻底的美俄共退,而陷入俄进美退、美进俄退相互交替的博弈僵局。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不同的博弈结果将对中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条件下,中国最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作为第三方调解人促成"美俄共退方案",次之是"俄进美退方案",再次是"美进俄退方案",最次是"美俄共进方案"。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纪康 齐曲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卜爱华
经过近十几年的政治、经济改革,土耳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样板,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其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现有2000多个外国公司活跃在土耳其的经济舞台上。土耳其对外资之所以有吸引力,在于其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为了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土耳其不失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松奇 高广春
金融危机发源地和世界经济龙头的双重身份,使得美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的焦点;而世界经济的复苏,更离不开美国的反危机政策行为和实际经济表现。2007年以来,美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行动,其特点如何?效果怎样?进一步调整的方向在哪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已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并流散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由于国内食品生产急剧下降等导致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歉收、交通安全的恶化和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导致大量家庭没有能力购买食物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针对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状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9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代表中国政府指出,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期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提供200万美元现汇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援助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中国的该项紧急援助承诺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