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6)
2023(11536)
2022(10205)
2021(9679)
2020(8155)
2019(18882)
2018(19091)
2017(35618)
2016(20421)
2015(23182)
2014(23457)
2013(22671)
2012(20867)
2011(18671)
2010(18574)
2009(16677)
2008(16105)
2007(13977)
2006(12077)
2005(10313)
作者
(61172)
(50630)
(50437)
(47763)
(32338)
(24474)
(22778)
(20258)
(19489)
(18146)
(17442)
(17147)
(16324)
(16103)
(15879)
(15765)
(15620)
(15206)
(14674)
(14378)
(12973)
(12755)
(12425)
(11538)
(11495)
(11362)
(11360)
(11046)
(10416)
(10250)
学科
(69642)
经济(69551)
管理(53150)
(48905)
(40702)
企业(40702)
方法(33079)
数学(28217)
数学方法(27829)
(20840)
(19623)
中国(18833)
(17539)
理论(15668)
业经(15448)
地方(14735)
(13667)
教育(12942)
农业(12713)
(12373)
(11983)
贸易(11979)
技术(11776)
(11602)
环境(11135)
(10936)
财务(10864)
财务管理(10844)
(10719)
银行(10654)
机构
大学(280485)
学院(279871)
管理(105988)
(97595)
研究(97004)
经济(95087)
理学(92005)
理学院(90897)
管理学(88972)
管理学院(88494)
中国(68233)
科学(66632)
(60806)
(56019)
(51402)
业大(49277)
研究所(47611)
农业(44661)
(44395)
中心(42848)
(41722)
(38414)
北京(38175)
师范(37812)
财经(35781)
(35766)
技术(35421)
(33861)
(32469)
(30696)
基金
项目(199290)
科学(152458)
研究(141928)
基金(139459)
(124590)
国家(123547)
科学基金(103079)
社会(82799)
(80934)
社会科(78064)
社会科学(78043)
基金项目(74586)
自然(70336)
自然科(68616)
自然科学(68593)
(68561)
自然科学基金(67278)
教育(66590)
编号(58795)
资助(58190)
成果(48386)
重点(45520)
(42393)
(42166)
课题(42146)
(41415)
计划(39094)
科研(39023)
创新(38573)
大学(36488)
期刊
(105247)
经济(105247)
研究(77902)
中国(56262)
学报(55692)
(50312)
科学(46902)
教育(40133)
大学(40126)
管理(38124)
学学(37849)
农业(35346)
(32475)
技术(25177)
(19197)
金融(19197)
(18428)
业经(17866)
财经(16243)
图书(16044)
经济研究(15987)
业大(15720)
科技(15232)
(14778)
(13702)
问题(13556)
林业(13511)
理论(13419)
实践(12570)
(12570)
共检索到402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地琴  吴旭干  潘迎捷  成永旭  
测定和比较了土池培育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简称轮虫)、背刺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简称桡足类)、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oponica,简称糠虾)和渤海品系卤虫(Artemia sp.)无节幼体(简称卤幼)的水分、总脂、磷脂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轮虫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生物饵料(P<0.05),桡足类和糠虾的总脂及磷脂含量则介于两者之间。(2)4种生物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P<0.05),无论是中性脂还是极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生力  刘福军  冯普刚  
为探讨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及饵料对卵、无节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对南美白对虾卵和无节幼体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 ,并比较幼体阶段主要脂肪酸含量及其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DHA ,而在无节幼体中则为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EPA和DHA。在从卵到无节幼体的发育过程中 ,除EPA和DHA占总脂肪酸比例有较明显的上升外 ,其他脂肪酸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总体变化特点为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逐渐下降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上升。亲虾饵料沙蚕 (Nereisspp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旭干  于智勇  成永旭  贺诗水  杨筱珍  陆剑峰  沈竑  
采用卤幼(Artemiasp.)、强化卤幼、背刺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背刺胸刺水蚤+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4组生物饵料投喂4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Z4幼体,以大眼幼体的成活率、Z4→大眼幼体变态时间、头胸甲长度和大眼幼体中脂肪酸组成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4种生物饵料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及其脂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背刺胸刺水蚤(C组)、背刺胸刺水蚤+日本新糠虾(D组)投喂组的中华绒螯蟹幼体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70%左右),幼体发育时间缩短1~2 d,大眼幼体头胸甲长度显著大于卤幼...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贺诗水  于志勇  南天佐  
2003年4~5月利用低盐度(12)河口水在上海崇明进行了轮虫土池培育实验,并对其脂肪酸营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经过33d培养,结果表明,(1)只要管理得当,低盐度、自然水温(平均水温为18.2℃)条件,土池培育轮虫可以实现持续稳定供应,采收时间、每日采收量和亩总产量分别达到28~29d、9.2kg/667m2·d和259kg/667m2,最高密度可达45个/ml;(2)敌害生物和饵料条件是土池培育轮虫持续稳产的关键因素;(3)土池培育轮虫EPA、DHA、AA等HUFA含量高于酵母和微绿球藻培育的轮虫,因此土池培育轮虫的营养价值好,适用于海水苗种培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亚辉  胡泽超  吉红  孙健  薛荣荣  李汉东  袁想通  孙巍  谢醒达  张斌鑫  黄陈翠  
为探究饲喂富硒酵母强化卤虫无节幼体对大口黑鲈仔鱼的生长、存活率、脂肪酸组成、肝肠组织结构以及抗逆性的影响,设置了0 (Y-se0)、5 (Y-se5)、10 (Y-se10)、15 (Y-se15)、20 (Y-se20)mg/L酵母硒添加浓度对卤虫无节幼体进行硒营养强化,并使用强化后的卤虫饲喂养殖在玻璃缸中的3 000尾大口黑鲈仔鱼(2.1 mg/尾,200尾/缸)2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将每缸10尾仔鱼放入35 ℃恒温水浴缸中进行急性温度胁迫试验。结果显示:①Y-se15组的存活率、终末体重、体长以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肥满度(CF)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② Y-se5组E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Y-se5及Y-se15组DHA/EP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③ Y-se10、Y-se15、Y-se20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处理组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和对照组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④ Y-se15组肝脏组织空泡化现象较轻,酵母硒添加组的肠道绒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⑤ Y-se15组在35 ℃应激条件下,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强化液酵母硒添加浓度为15 mg/L时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仔鱼生长、存活率及DHA/EPA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以及抗应激能力,改善鱼体健康状况。本研究初步探究了饲喂酵母硒强化卤虫无节幼体对大口黑鲈仔鱼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水生动物苗种开口饵料营养强化技术提供参考,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永海  谢永得  刘永士  徐嘉波  袁新程  邓平平  税春  蒋飞  
【目的】研究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当年鱼种(0~(+)龄)的脂类营养状况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评估高密度养殖刀鲚幼鱼有否受到环境拥挤压迫。【方法】采用池塘高密度(7216ind/667m~(2))模式养殖刀鲚幼鱼,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检测分析刀鲚0~(+)龄幼鱼各阶段(7—11月)的鱼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0~(+)龄幼鱼鱼体的水分含量随着生长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数值从7月的82.27%显著下降到11月的76.17%;培育早期(7月26日—8月7日),鱼体干重的总脂含量略有下降,培育中期(8月7日—10月5日),鱼体脂肪迅速富集,然而,到培育后期(10月5日—11月1日),由于饵料竞争,鱼体脂肪积累速度减缓。刀鲚各阶段幼鱼鱼体脂肪酸含量排前三的是C16:0、C18:1n9c和C16:1,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21.21%~29.76%、23.56%~28.90%和8.71%~14.29%。除了7月外,C16:0和C16:1的百分含量随生长均呈现显著下降。随着刀鲚幼鱼的生长,C18:0百分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最高点(7.62%~7.76%)出现在8—9月份;而刀鲚幼鱼的C22:6n3(DHA)、C20:5n3(EPA)、∑PUPA以及∑n3PUPA的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冯琳  
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 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0.57%、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旭干  滕炜鸣  唐伯平  成永旭  于智勇  周波  杨筱珍  
测定和比较了成体瘤背石磺的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和卵黄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TL)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为57.31%,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肝胰腺中的F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峰  高小强  于久翔  王耀辉  秦巍仑  郭正龙  黄滨  刘宝良  洪磊  
以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仔鱼(孵化后10 d)为实验对象,在室内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试验,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单独投喂卤虫(Artemia)、单独投喂微颗粒饲料、卤虫与微颗粒饲料混合投喂],分析不同饵料的投喂对存活、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以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合投喂组的存活与生长表现都要显著优于卤虫组和微颗粒饲料组(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在卤虫组中活力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中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微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兴淮  
对人工饲养的成年健康果子狸和狸獭屠体含脂率进行了测定 ,同时又对两种动物油脂的酸价、皂化价、碘价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化学及仪器分析。结果表明 ,果子狸油和狸獭油的酸价分别为 5 3 90和 4 8 32 ;皂化价分别为 98 80和 10 0 2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不饱和度 )分别为 6 0 0 5 %和 5 8 85 %。两种动物油均含有对人体具有重要营养代谢功能的C 2 0∶4 (花生四烯酸 ) ,在医药保健及化妆品行业 ,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立侨  江洪波  周忠良  杨家新  朱钧  张道南  
分别以经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 5 0DE -G强化剂强化的轮虫投喂中华绒螯蟹早期幼体 ,至状Ⅲ期后改喂卤虫无节幼体 ,探讨了饵料ω -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幼体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球藻轮虫组的幼体发育至第Ⅰ期幼蟹的存活率最高 ,为 12 .0 0 % ,强化剂轮虫组和角毛藻轮虫组次之 ,分别为 10 .6 7%和 9.6 7% ,而酵母轮虫组最低 ,仅为 3.6 7% ;结合分析状Ⅴ期幼体脂肪酸组成可知 ,幼体发育至第Ⅰ期幼蟹的存活率与其总脂含量和ω - 3HUFA含量密切相关 ,而状Ⅴ期幼体总脂含量与ω - 3HUFA含量随饵料轮虫总脂和ω- 3HUFA含量的增加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永旭  王武  吴嘉敏  黄显清  
以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 )为实验动物并设计不同脂肪源饵料 ,分别为 :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ce(对照组 ) ,微绿球藻Nannochlorpsisoculata (A) ,5 %大豆磷脂 + 5 %鱼油 + 90 %面包酵母 (B) ,10 %鱼油 + 90 %面包酵母 (C)。结果表明 :(1)接受不同脂肪源的轮虫的脂肪酸组成显著不同 ,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HUFA ,2 0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饵料中HUFA含量对轮虫体内相应脂肪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投喂饵料C的轮虫具有高含量的n - 3HUFA(2 6 .7% ...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华  周发林  林黑着  叶乐  江世贵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卵巢和肝胰腺中的EPA(20:5n-3)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产卵后恢复到未成熟期的水平。18:2n-6和20:4n-6呈现一定幅度上升,分别在成熟期(Ⅴ)达到最高。18:1n-9在肝胰腺中呈现一定幅度上升,而在卵巢中则下降。DHA(22:6n-3)在卵巢中呈现波动,成熟期最低;肝胰腺中相对稳定而轻微下降。随产卵次数增加,卵中的16:0、总的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及DHA/EP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18:2n-6,20:4n-6,22:6n-3及总的n-6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18:1n-9,20:5n-3,22:5n-3及总的n-3含量呈下降趋势。分析结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光明  王爱民  徐跑  吕富  封功能  於叶兵  杨文平  
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的部分形体指标、肌肉肝脏及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鱼体对饲料脂肪酸的吸收利用能力。实验设置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16.55%共6个梯度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90d。结果显示:5.69%、7.67%及9.64%脂肪组吉富罗非鱼肥满度较高;1.73%和16.55%脂肪组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除了1.73%脂肪组,其他各组中饲料脂肪水平越高,鱼体的脏体指数越高。7.67%脂肪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健懿  杨志刚  魏帮鸿  施秋燕  杨筱珍  成永旭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