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
2023(1115)
2022(946)
2021(868)
2020(760)
2019(1681)
2018(1692)
2017(2313)
2016(1851)
2015(2371)
2014(2278)
2013(1940)
2012(1756)
2011(1621)
2010(1710)
2009(1327)
2008(1361)
2007(1221)
2006(1058)
2005(905)
作者
(6160)
(5093)
(4996)
(4830)
(3220)
(2522)
(2244)
(1961)
(1927)
(1906)
(1863)
(1807)
(1806)
(1794)
(1774)
(1753)
(1596)
(1588)
(1584)
(1549)
(1499)
(1424)
(1338)
(1260)
(1254)
(1207)
(1184)
(1166)
(1131)
(1113)
学科
教学(4028)
理论(3360)
教育(3330)
学法(2963)
教学法(2963)
学理(2736)
学理论(2736)
研究(1985)
管理(1805)
(1720)
(1718)
(1574)
经济(1574)
(1558)
中国(1489)
(1337)
研究生(1281)
水产(1200)
(1076)
企业(1076)
动物(1023)
农业(885)
技术(832)
动物学(739)
地方(725)
(712)
学校(698)
改革(694)
职业(689)
(685)
机构
学院(22225)
大学(20874)
研究(9693)
(8039)
科学(7806)
农业(6543)
技术(6321)
(5943)
业大(5650)
研究所(5602)
中国(5338)
职业(4829)
(4814)
教育(4774)
(4733)
(4470)
(4305)
师范(4113)
(4110)
(4066)
农业大学(4018)
技术学院(3777)
中心(3714)
(3677)
实验(3584)
(3582)
管理(3541)
职业技术(3442)
实验室(3371)
研究院(3360)
基金
项目(15759)
研究(11313)
科学(9998)
(8419)
(7862)
国家(7765)
基金(7629)
教育(7401)
(6949)
编号(5359)
课题(5276)
科学基金(5211)
成果(4609)
(4505)
重点(4491)
科技(4443)
(4350)
(3989)
计划(3985)
社会(3935)
自然(3917)
基金项目(3841)
自然科(3828)
自然科学(3825)
资助(3753)
自然科学基金(3723)
(3693)
(3564)
社会科(3561)
社会科学(3560)
期刊
教育(11348)
中国(9168)
学报(7888)
(6888)
研究(5915)
大学(5416)
学学(5106)
农业(4903)
科学(4876)
(4210)
经济(4210)
职业(4200)
技术(3825)
(2795)
技术教育(2729)
职业技术(2729)
职业技术教育(2729)
业大(2703)
农业大学(2263)
林业(2042)
高等(1833)
管理(1786)
(1772)
成人(1690)
成人教育(1690)
(1646)
论坛(1646)
渔业(1602)
科技(1477)
水产(1401)
共检索到3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石亚金  何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苗玉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成建平  张忠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倪崇富  
塑料薄膜大棚充气培育幼蟹技术倪崇富(江苏省射阳县水产局)利用温室控温,我县河蟹早繁已取得成功。第一批繁育出池的大眼幼体,比天然蟹苗提早两个月。但早繁的蟹苗,如直接放入露天池中,由于气(水)温低,变化大,其成活率必然很低,且生长速度不快。为了解决这个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玉霞  邓朝阳  
为了提高早期人繁Ⅰ期仔蟹成活率,延长当年养殖时间,我们于1997年3月20日至4月30日,历时40天时间,采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早期人繁蟹苗的试验。放养Ⅰ期仔蟹3公斤(规格为15万只/公斤),最后起捕Ⅳ—Ⅴ期的豆蟹72万只。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广平  
生产实践证明:庭院塑料大棚养鳖,能增温、保温,降低消耗,缩短冬眠期,产量和产值比一般鳖池高出3至7倍。同时庭院鳖池内养鳖,池上周围种植经济植物、花草等,炎热的夏季还可以为鳖遮阴,既充分利用了水体和空间,增加收入,还能美化庭院环境,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现将庭院塑料大棚养鳖技术介绍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智敏  鄢圣芝  李道福  
湖北省荆州市“四湖研究”岑河试验示范区多年来承担了湖北省、荆州市科委、湖北省气象局下达的“月鳢人工繁殖及基地建设”、“月鳢人工辅助孵化的气象生态”、“月鳢冬季塑料大棚增温喂养”等研究,均取得可喜成果。本文主要报告月鳢冬季塑料大棚增温喂养的研究结果。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迎春  白义奎  王永刚  王毅  周东升  
为研究塑料大棚结构的风振响应规律,提出了塑料大棚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的被研究块体方法,推导了塑料大棚骨架结构单元段的段间内力计算公式,设计了被研究块体构成方式,构建骨架结构中被研究块体的力学模型,给出了被研究块体方法实现过程;采用等截面圆柱杆的波动传播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同时考虑平均风和脉动风作用、仅考虑脉动风作用、仅考虑平均风作用的3种工况下,针对不同跨度塑料大棚骨架结构的风振响应进行时程分析,得到骨架结构的节点位移和截面应力空间最大值的出现位置。结果表明:节点位移和截面应力均为脉动风荷载作用的计算结果明显大于平均风荷载作用的计算结果。因此,塑料大棚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需要考虑脉动风荷载的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广平  任传成  
庭院塑料大棚养鳖的冬季管理张广平,任传成(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水利水产局)(泰安市郊区温泉养殖试验场)《庭院塑料大棚养鳖技术》一文已在《淡水渔业》1993年第4期刊登,但对冬季的管理介绍甚少,根据不少读者来信要求,现将庭院塑料大棚养鳖的冬季管理作粗浅的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佳悦  马小龙  吴故燃  李广毅  李建明  
[目的]探究行距和灌水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塑料大棚番茄光能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为基质栽培行距和灌水量设置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试验于塑料大棚内进行,以基质栽培的番茄品种‘金鹏14-8’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行距,宽窄行栽培,窄行距为40 cm,株距35 cm,大行距设置L_1 (70 cm,5.19株/m~2)、L_2(120 cm,3.57株/m~2)和L_3(170 cm,2.72株/m~2)3个水平;副区依据植株日蒸腾量(ET)设置2个灌水量水平:常规灌溉(N)为营养生长期灌水1.25 ET、生殖生长期灌水1.50 ET,轻度亏缺灌溉(K)为营养生长期灌水1.00ET、生殖生长期灌水1.20 ET;两两组合成L_1N、L_1K、L_2N、L_2K、L_3N和L_3K共6个处理。通过测算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干鲜质量、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等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综合分析番茄光能和水分利用对种植行距和灌水量的响应。[结果]番茄株高、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产量、冠层辐射截获量(IPAR)均随着种植行距增大呈降低趋势,L_1N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增高5.65%~55.65%;茎粗、叶面积、单株干鲜质量、单株产量、单株日蒸腾量随着种植行距增大呈升高趋势,L_3N单株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3.10%~46.91%。L_2N冠层辐射利用率(RUE)最高,果实膨大期达135.31(g·s)/mmol,较其他处理提高5.41%~67.59%,果实成熟期达151.97(g·s)/mmol,较其他处理提高1.25%~48.86%;L_2K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最高,为39.18 g/kg,较其他处理增加9.58%~33.90%。番茄植株单位面积下叶面积、干鲜质量、产量、IPAR及RUE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蒸腾量与上述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IWUE则与各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适度增大种植行距对番茄单株增益明显,可以增强群体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单株产量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略微降低;但过大的种植行距会造成无效损耗,导致单位面积产量、RUE及IWUE均降低。常规灌溉番茄植株生长形态和物质积累优于轻度亏缺灌溉,但轻度亏缺灌溉可以显著提高IWUE;种植行距与灌水量间存在交互作用,总体而言,L_2N处理光能利用表现最好,L_2K处理水分利用表现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玲   王丹   宋卫堂   杨冬艳  
探讨宁夏地区塑料大棚宜机化种植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效果。在大棚内采用不同垄距(190 cm (A1)和210 cm(A2))与不同密度(1 800株/667m~2(B1)、2 200株/667 m~2(B2)、2 500株/667 m~2(B3)),单(H1)、双(H2)行种植与不同密度组合的栽培方式分别进行2个茬口(2019年夏秋茬、2020年早春茬)的番茄种植,研究2种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和产量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垄距为190 cm时,番茄的生长及产量、品质等指标优于垄距210 cm;A1B1组合番茄产量、平均单果质量最高,分别为8 841 kg/667 m~2、171.8 g,比A2B1处理分别高35.3%和9.4%;当垄距相同时,低种植密度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高种植密度。在垄距为190 cm条件下,进行单、双行栽培模式试验发现,在下午时段(15:00—17:00)单行西侧的番茄植株透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单行东侧和双行的东、西两侧;第1、2、3垄的单行东侧番茄透光率分别高于各垄双行东侧35.6%、20.3%、18.2%。单、双行种植模式番茄的产量呈现密度增加产量降低的趋势;当密度分别为B1、B2、B3时,单行产量比双行产量分别高12.8%、19.4%、10.2%;并且单行模式下番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双行。综上,在宁夏地区塑料大棚内夏秋茬和早春茬番茄宜采用垄距为190 cm,密度为1 800株/667 m~2的单行种植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远  王伟娟  汪力威  许全宝  孔秋生  别之龙  
以充分灌水作为对照,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对甜瓜品种‘情网’进行轻度和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研究调亏灌溉对塑料大棚栽培甜瓜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水相比,果实膨大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下光合速率变化不显著,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提高8%和75%,单株灌水量减少6%,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硬度分别提高6%和10%,固酸比增大,产量无显著差异。与充分灌水相比,伸蔓期轻度、中度及果实膨大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下甜瓜果实产量分别降低25%、24%和2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19%、11%和18%。综合考虑亏缺处理对甜瓜各项指标的影响,果实膨大期进行轻度水分亏缺效果最佳,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娜  李明  赵淑梅  宋卫堂  石谓  
针对塑料大棚自然通风能力有限,作物冠层气流速度过小,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塑料大棚的作物行间管道送风系统;构建CFD模型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实测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温度和风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7%和8.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和3.0%,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管道送风系统开启后,室内平均风速为0.2 m/s,不同高度平面内适宜区(风速范围0.1~0.5 m/s)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在69%以上;管道送风系统促使冷空气向上流动,塑料大棚顶部温度下降了1.0℃,0.5与2.0 m高度平面的平均温差减小了0.4℃。在作物行间开展主动送风,可有效改善塑料大棚内的气流环境和温度分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寿波  许允文  俞忠伟  韩文炎  范兴海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组回归方程式来表示。同时指出,与对照茶园相比,塑料大棚茶园的春茶开采期提前10~15d,高档龙井茶产量增加17%~35%,产值提高103%~16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