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0)
- 2023(7309)
- 2022(5955)
- 2021(5513)
- 2020(4100)
- 2019(9519)
- 2018(9491)
- 2017(15926)
- 2016(9760)
- 2015(11004)
- 2014(11194)
- 2013(10471)
- 2012(10248)
- 2011(9481)
- 2010(9890)
- 2009(8740)
- 2008(8569)
- 2007(8212)
- 2006(7685)
- 2005(7218)
- 学科
- 济(38243)
- 经济(38212)
- 中国(20115)
- 教育(19350)
- 管理(18107)
- 业(17899)
- 地方(16400)
- 农(12503)
- 企(11652)
- 企业(11652)
- 发(11040)
- 业经(9887)
- 地方经济(9452)
- 农业(8870)
- 学(8866)
- 理论(8810)
- 发展(8754)
- 展(8627)
- 方法(7669)
- 融(7612)
- 金融(7612)
- 技术(7354)
- 银(7353)
- 银行(7345)
- 行(7281)
- 教学(6735)
- 环境(6712)
- 贸(6433)
- 贸易(6423)
- 制(6142)
- 机构
- 大学(130697)
- 学院(129662)
- 研究(54493)
- 济(47255)
- 经济(45840)
- 管理(40337)
- 中国(36321)
- 理学(32291)
- 理学院(31746)
- 京(31661)
- 科学(31655)
- 管理学(31105)
- 管理学院(30837)
- 教育(29959)
- 范(29236)
- 师范(29060)
- 所(27970)
- 研究所(25019)
- 师范大学(23674)
- 江(23307)
- 中心(23069)
- 北京(21821)
- 财(21613)
- 农(20442)
- 院(19838)
- 技术(18988)
- 州(18910)
- 职业(16970)
- 省(16314)
- 业大(16300)
- 基金
- 项目(75901)
- 研究(65056)
- 科学(60190)
- 基金(48262)
- 家(40816)
- 国家(40230)
- 社会(37631)
- 教育(36607)
- 社会科(35339)
- 社会科学(35333)
- 科学基金(33161)
- 省(33022)
- 编号(29361)
- 划(28945)
- 成果(26685)
- 课题(25046)
- 基金项目(24258)
- 发(24193)
- 年(21155)
- 发展(20057)
- 展(19623)
- 资助(19251)
- 重点(18826)
- 规划(18362)
- 自然(18036)
- 自然科(17556)
- 自然科学(17552)
- 部(17386)
- 自然科学基金(17194)
- 性(16819)
共检索到232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有杰
土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卢有杰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能力造成损害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国际上已谈论十多年了。我国政府对于这个问题也采取了积极行动,1994年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月芬
一、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抉择,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型,更是人类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的一次震撼和变革。因此,教育必然成为传播、灌输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以及社会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积极意识和主导价值,成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青 苏振民 金少军
以建筑工程整体化思想为基础,借鉴BIM、项目集成交付与精益建造等方法,从组织体系、商业环境、操作系统三方面具体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实现整体化的途径,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操作性的项目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茹 周波 秦振涛
土木工程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因此在土木工程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建成后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拆除与循环利用等环节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振民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正确处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所以它的提出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环境、资源的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晓楠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为了协调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指导方针。在学校教育中,可持续发展教育要从整体出发,适应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各国的实践表明,开发校本课程和整合现行课程、创建绿色学校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特征 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根东
1998年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程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即以理论构建作为项目推进的重要导向,形成了保障项目持续推进的组织机制,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线的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教育合作空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根东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和整体性育人模式。在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应从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进一步确立当代教育的时代功能;超越一般优质教育的质量标准,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学校发展的最高标尺;把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重要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感;加速推动学校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单位向节能减排示范基地转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学校教育 学校可持续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卫东 傅唯佳 袁翊嘉
德国作为全球范围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高参与度国家,经历了从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行动,到建构具有德国特色的结构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治理体系的过程。通过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进程、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立法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报告的颁布等系列行动,使德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倡导与践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典范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德国经验在教育价值追求、系统顶层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路径等方面给我们以启迪。
关键词:
德国 可持续发展教育 结构化 典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道勇
成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至今尚未严格界定的概念,在历经20余年的嬗变与发展后,概念内涵的国际理解已经取得许多共识。成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是不同概念的术语表示,混淆、误用将会阻碍成人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健康发展。定义成人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意味着概念发展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但概念定义的表达方式、词语选择等是准确转达概念含义的又一关键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珅 房文红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颁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并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总体目标是,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价值观、具体实践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改变人们的行动方式,创造出以环境保全,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公平为基础的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价值观呢?这些原则和价值观是如何被倾注于教育的呢?《地球宪章》又在其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计划框架》以及《地球宪章》等重要文献的解读,试图描述《地球宪章》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框架,澄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目标,说明依据《地球宪章》的原则设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地球宪章》 价值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锁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钢
当今世界的重大科学问题、国家或社会的重大需求,往往是复杂的、覆盖面广,超越了单一学科或是单一研究实践领域的范围,尤其是作为全球发展核心议题的应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寻找解决途径。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热点。大学作为创新理念的发源地、科学探索的先行者,理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凯 彭驿惠 陈茜
本文根据ESG相关内容在商科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提出基于ESG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胜任素质模型,即“星火”(SPARK)模型,认为ESG人才需具备ESG价值理念判断力、ESG市场洞察力、ESG评级分析应用能力、ESG理论与实践整合协调能力、ESG知识与相关政策理解力。进一步分析目前高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其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实践环节和评估体系等五个方面存在不足。对此,结合“星火”(SPARK)模型为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ESG人才培养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形成一套我国高校基于ESG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