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1)
2023(7438)
2022(6279)
2021(6119)
2020(5021)
2019(11294)
2018(11311)
2017(21294)
2016(11834)
2015(13358)
2014(13253)
2013(13319)
2012(12582)
2011(11402)
2010(11705)
2009(10926)
2008(10484)
2007(9480)
2006(8777)
2005(8037)
作者
(32962)
(28098)
(27263)
(26298)
(17415)
(13643)
(12397)
(10749)
(10712)
(9920)
(9507)
(9476)
(8829)
(8659)
(8468)
(8383)
(8375)
(8205)
(7829)
(7793)
(7058)
(6901)
(6768)
(6708)
(6439)
(6353)
(6279)
(6020)
(5694)
(5619)
学科
(49348)
(48911)
经济(48852)
(36678)
农业(32986)
管理(22806)
业经(16592)
地方(16415)
(14939)
企业(14939)
中国(13476)
方法(13034)
(12565)
农业经济(12488)
数学(11739)
数学方法(11593)
(10712)
(9580)
农村(9555)
(9377)
发展(9005)
(8987)
土地(8739)
(8632)
银行(8623)
(8512)
(8512)
(8235)
(8126)
金融(8124)
机构
学院(161354)
大学(156000)
(64740)
经济(63065)
管理(59615)
研究(56072)
(50414)
理学(50224)
理学院(49635)
管理学(48864)
管理学院(48557)
中国(48076)
农业(37965)
科学(33596)
(32988)
业大(31115)
中心(29712)
(29523)
(29192)
(28301)
研究所(25126)
(24045)
(23761)
师范(23605)
农业大学(23123)
(22973)
财经(21901)
北京(20088)
(19719)
经济管理(19346)
基金
项目(103366)
研究(81050)
科学(80481)
基金(72060)
(61201)
国家(60444)
科学基金(51557)
社会(50741)
社会科(47379)
社会科学(47365)
(44965)
基金项目(39049)
编号(35955)
教育(35222)
(34560)
自然(31151)
自然科(30327)
自然科学(30321)
自然科学基金(29744)
成果(29243)
(29181)
资助(27868)
(24357)
课题(24334)
(22472)
重点(22444)
(20968)
(20923)
(20306)
发展(20153)
期刊
(86520)
经济(86520)
(57909)
研究(49712)
中国(41330)
农业(38847)
(26269)
金融(26269)
学报(25555)
科学(23624)
业经(21604)
(21524)
大学(20692)
学学(19193)
教育(18867)
(17409)
管理(16372)
农村(15322)
(15322)
农业经济(14880)
技术(13220)
问题(12936)
(11567)
资源(10238)
世界(9925)
社会(9725)
经济问题(9720)
财经(9708)
农村经济(9595)
图书(9132)
共检索到266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私人借贷在全国解放前一直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中南区5省农村的调查材料来看,由于经济落后、家庭经济弱小、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现代金融体系等原因,农村私人借贷虽受到抑制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私人借贷形式较为简化,利率较低,功能上也以互助互济为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村私人借贷活动的发生程度与当地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农村私人借贷较为活跃的地区,也是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户经济发展不只意味着经济收入水平的增长,同时还意味着私人借贷活动发生的面积扩大,农村私人借贷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常明明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集体化高潮,中国政府对农村私人借贷政策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即从废除封建性高利贷,到提倡借贷自由、利率由借贷双方自定;再到制订利率标准、在不同地区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最后是批判借贷自由,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铲除产生利贷剥削的土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关锡庚  
近两年,农村私人借贷又有所抬头。有人说它是自由借贷,有人说它是高利贷。我的看法,这都不确切。高利贷同自由借贷毕竟是两码事,前者纯粹是一种资本主义剥削,后者则是群众当中互助互济形式,以一种性质不同的东西概括另一种东西是很不适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湖东  
农村土地抵押借贷是当前学界和实务界争议的热点。由于现实经验的缺乏,已有研究,基于理论的探讨和主张居多,经验研究少。本文尝试从历史入手,考察农村土地抵押借贷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大量原始地契的梳理,总结了传统土地抵押借贷灵活性的几个方面,指出以土地为媒介进行抵押,并不需要完整的产权,它可以是"田底",也可以为"田面",还可以是某项可以预期的"权益"。在讨论为什么土地抵押借贷在传统社会普遍盛行时,除了从常规的贷方借方角度加以考察外,还从宏观的社会后果角度,呈现土地抵押借贷冲突更弱小的历史状况。文章最后从今昔对比中讨论了农村借贷难题,提出需重视地权交易的金融功能,以历史为鉴完善相关机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明中叶大量流民进入闽粤赣交界地区,一度造成当地社会秩序的失衡,但也促进了该地区的开发。山地的开垦,蓝靛、杉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矿产的开采,新县的设置,奠定了这一地区行政区划和地域发展的格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洋萍  
本文使用改良的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测算方法,对湖南、湖北、河南中部三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中部三省湖南、湖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河南,但河南的普惠金融发展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湖南、湖北。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滞后一期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公路里程数对一省的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最大,且影响是正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也是正向的;而地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与政府调控政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都是负向的。为此,提出积极推广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加强农村金融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联初  
为了分析自 1 996年 5月以来连续 7次降息给企业带来的效应 ,研究运用贷款利率杠杆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 ,我们对赣鄂湘三省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作了调查。通过调查 ,我们认为 :7次降息大大减轻了企业利息负担 ,但降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经营困难局面 ;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总体较好 ,但依然存在利率水平偏高、利率结构不合理和利率传导机构障碍等问题 ;现行贷款利率政策必须完善 ,要逐步创造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调查资料为中心,系统探讨了鄂、湘、赣3省农家的收支对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认为与解放前相比,尽管农户的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受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及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制约,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依然很低,农户的盈余也是不稳定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马俊峰  
利用百度指数数据构造社会信用环境指标,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检验社会信用环境对私人借贷市场参与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从供给端来看,失信环境降低了私人借贷借出的概率和私人借出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从需求端来看,失信环境抑制了私人借贷需求,且造成私人借贷供不应求的现象,增大了私人借贷可获得难度。在运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和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失信环境通过降低风险容忍度和缩小社会网络抑制私人借贷供给,通过缩小社会网络和提高交易成本抑制私人借贷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雪军  付明明  
关系借贷是我国金融领域的普遍现象 ,本文采用社会嵌入性的分析框架 ,认为经济交易是嵌入于当事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 ,经济交易域嵌入社会交换域或政治域放松了贷方交易域的激励约束 ,当贷方是银行代理经营者时 ,经营者与关系人形成二次嵌入关系 ,并可能与关系人合谋 ,从中谋取私利 ,关系有助于解决意会信息问题 ,并对借方的道德风险起一定的约束作用 ,但不能完全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芬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等11个地区为区域连片特困地区,是未来十年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想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精准发力,应密切关注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三大问题。本文就赣鄂湘三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对金融创新支持农村经济展开了调查,对当前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主要举措、存在的问题、国际借鉴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基于超效率DEA的视窗分析方法,运用200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中部4个省份的农业发展效率,同时使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分析了4个省份农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5—2010年,中部4省农业发展虽然整体效率较高,但是各省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南和江西农业发展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都处于DEA无效状况,农业粗放发展特征明显,湖北和湖南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工业化对河南和湖北农业发展效率的影响最大,化肥使用量和城市化分别是江西和湖南农业发展效率的最大影响因素,财政支农的效果不显著。各省应根据自身效率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农业发展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华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农村借贷的透析 ,以史的事实说明国家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并不一定能导致资金流向农村 ,印证了小农经济天然地、长期地与民间借贷相结合 ,对此应尽可能降低农村借贷的违约风险 ,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 ,给予农村一定的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