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7)
2023(8987)
2022(7420)
2021(6648)
2020(5450)
2019(12366)
2018(11860)
2017(22232)
2016(11920)
2015(12625)
2014(11879)
2013(11758)
2012(10951)
2011(9909)
2010(9793)
2009(8938)
2008(8598)
2007(7625)
2006(6761)
2005(6052)
作者
(38145)
(32101)
(31716)
(29793)
(20154)
(15624)
(14163)
(12630)
(12277)
(11105)
(11017)
(10527)
(10435)
(10082)
(10056)
(9884)
(9874)
(9606)
(9227)
(9192)
(8323)
(7872)
(7529)
(7356)
(7309)
(7030)
(6999)
(6948)
(6585)
(6454)
学科
(48425)
经济(48368)
管理(33938)
(31168)
(24651)
企业(24651)
方法(19168)
数学(16789)
数学方法(16586)
(13511)
(12917)
中国(12641)
(11461)
(10492)
贸易(10486)
环境(10459)
业经(10240)
(10180)
农业(9172)
(8704)
地方(8480)
技术(8239)
(7929)
关系(7691)
(7501)
(7340)
金融(7340)
(7059)
银行(7011)
(6707)
机构
大学(169544)
学院(167250)
(68382)
经济(67122)
研究(64872)
管理(60967)
理学(53566)
理学院(52898)
管理学(51714)
管理学院(51459)
中国(46433)
科学(43845)
(43310)
(36562)
(35033)
农业(34661)
业大(33975)
研究所(32518)
(28704)
中心(28207)
(24790)
(23672)
财经(23061)
农业大学(22834)
北京(22643)
(21233)
(21092)
经济学(20751)
科学院(20720)
(19960)
基金
项目(122717)
科学(95952)
基金(91262)
(85229)
国家(84572)
研究(78904)
科学基金(70357)
社会(51419)
自然(49435)
社会科(48739)
社会科学(48721)
基金项目(48518)
自然科(48343)
自然科学(48321)
(47816)
自然科学基金(47496)
(41667)
资助(36338)
教育(35194)
重点(28758)
编号(27868)
(26596)
计划(26461)
(26257)
(26165)
科研(24708)
创新(24650)
科技(23623)
(23229)
国家社会(22255)
期刊
(71113)
经济(71113)
研究(45001)
学报(40165)
(38763)
中国(34770)
科学(33009)
大学(28945)
学学(27738)
农业(26069)
管理(22218)
(20719)
(14587)
教育(14106)
(13782)
金融(13782)
经济研究(12610)
业大(12133)
技术(12057)
业经(11708)
财经(11130)
(10329)
农业大学(10235)
科技(9819)
(9590)
问题(9405)
(8718)
国际(8626)
林业(8336)
世界(7785)
共检索到245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锋  樊文华  
以晋绿2号为材料,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Hg2+、Cr3+和Pb2+单一处理对绿豆花荚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Hg2+、Cr3+和Pb2+单一处理浓度的升高,绿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低浓度的Cr3+和Pb2+对叶绿素a、叶绿素b、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有促进作用;3种重金属中,Hg2+对绿豆花荚期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最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善军  邹长明  张晓红  赵敏  何涛  
为了确定绿豆(Phaseolus aureus)作为套种作物的适宜性,以小槐花园叶绿豆和大花叶子绿豆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对其耐阴能力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不同遮阴处理(全光照、遮光率30%和72%)下,绿豆在初花期的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酶(Ru BPCase)活性,研究绿豆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对弱光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遮光30%时,大花叶子绿豆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Ru BPCase活性较全光照显著下降了2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振  李昌晓  贺燕燕  李晓雪  任庆水  
【目的】筛选合适的植物物种用于重金属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以2年生中华金叶榆和银水牛果盆栽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向锌本底浓度为125 mg·kg(-1)的土壤添加外源锌(Zn(CH_3COO)_2·2H_2O)的形式,依锌添加量不同,设置了CK(0)、T1(300 mg·kg(-1))、T2(500 mg·kg(-1))、T3(1 000 mg·kg(-1))4个处理组(以添加的纯锌和风干土计),研究中华金叶榆和银水牛果苗木在处理90天后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锌含量,并通过基于植物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东  李霞  刘俊祥  翟飞飞  孙振元  韩蕾  
【目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由于该策略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其在土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仍存有疑问。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影响根系分泌物的释放水平,进而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基于此,我们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设置了PAHs污染土壤的盆栽修复实验,以蒿柳做为植物修复材料,选取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做为蒿柳的光合生理指标,探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_v/F_0)等指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降低了叶片的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光化学淬灭(qP)参数。不同的接种方法能改变G_s、T_r的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此外蒿柳-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显著提高了土壤菲(PHE)、芘(PYR)的去除率。【结论】PAHs污染土壤中,白腐真菌能提高蒿柳的光合能力和蒸腾效率,促进土壤PHE和PYR的去除,这对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藏  梁彦兰  王庆成  
以北方阔叶树种茶条槭(Acer ginnala)和五角槭(Acer mono)1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土壤和风化砂混合物作为盆栽基质,设置0(CK)、100、500、1 000、2 000 mg/kg 5种土壤Pb2+质量浓度,研究土壤铅污染对苗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趋势上,随着土壤Pb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条槭的光合速率(Pn)逐渐下降,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先升后降;五角槭的光合速率先升后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下降,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随着土壤Pb2+质量浓度的增加,两树种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婧文  梁文斌  邹辉  陈雪妮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多花黄精进行干旱胁迫和水淹胁迫,测定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以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多花黄精受水淹胁迫的伤害明显,其中重度水淹胁迫下14 d后全部枯死,中度水淹33 d后开始枯死,轻度水淹40 d后变黄。2)多花黄精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38 d后部分叶片变黄,但在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未受到明显伤害。3)随着土壤水分胁迫(水淹、干旱)强度增大,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均下降,而叶绿素a与b比值、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在60%~80%之间时,多花黄精能够正常生长,水淹胁迫对多花黄精产生明显伤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玥莹  王天舒  陈冠雄  
为区分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中的贡献,用封闭式箱法对田间栽培的大豆植株及土壤、大豆植株-土壤系统的N2O排放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影响N2O的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观测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大豆的N2O排放通量昼间变化模式是10∶30有一个排放高峰,153∶0有一个排放低谷,甚至表现为可吸收大气中的N2O;在生育期内,大豆植株有两个释放高峰,分别位于6月下旬和8月中旬。从6月下旬至8月末,大豆对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的贡献率约为25%~57%。大豆植株、大豆植株-土壤系统N2O排放通量与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4954和0.5357,大豆N2O的排放通量同光合速率有一定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洋   阳树英   夏栋舟   丁玮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拮抗作用。【结论】苣苋草主要通过提高POD活性和维持CAT活性来抵抗Cd、Pb胁迫;‘R104’的抗性大于‘K472’,表明‘R104’更适合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相娟  梁宇  沈世华  荆玉祥  
目的研究光合和氮素互作对大豆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大豆黑农37为供试材料,采用接种根瘤菌和遮光相结合的手段,测定了接根瘤菌大豆在非遮光、遮光和复光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指标。结果非遮光条件下,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遮光条件下,根瘤菌发挥不出其优越性,受气孔导度和非气孔因素的影响,接菌大豆的光合速率比不接菌的对照低;恢复光照后,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光合作用恢复程度也不如不接菌对照。结论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需要在合适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促进生长和促进光合作用的正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杰  张晶  宋靖珂  夏鹏  王学江  
利用自制草木灰对单一与复合污染土壤中铜、铅和铬进行钝化处理,以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减少对草木灰投加量进行优化,化同时对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改进的BCR分级提取法研究最佳草木灰投加量下土壤中3种重金属的形态变。结果表明,草木灰对单一与复合污染土壤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和5%。草木灰在最佳比例投加后对土壤中3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可交换态含量的减少和残渣态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在单一污染土壤中,铜、铅和铬3种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分别减少41.3%、31.5%和9.3%,残渣态含量分别增加4.2、3.3和1.1倍;在复合污染土壤中,铜、钳和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玖香  赵黎明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生育后期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前期明显,增加叶片中蔗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荚期前(R3)增加转化酶活性,结荚期后降低转化酶活性;鼓粒期(R5)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可溶性糖输出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上部、下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加速了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光合产物的输出,作用效果依次为SODM>DTA-6>CC;植株中层的产量构成因素最大,各处理植株上层的荚数、荚重和粒数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玉  邢弘擎  刘国栋  王婷  刘乐峰  朱旭君  钟增涛  房婉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茶园间作绿豆和大豆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优化茶园土壤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方法]间作试验设置为茶树-不接种根瘤菌绿豆(T1)、茶树-接种根瘤菌绿豆(T2)、茶树-不接种根瘤菌大豆(T3)、茶树-接种根瘤菌大豆(T4)4个处理,以单作茶树为对照(CK),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茶叶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土壤指标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茶树-豆科作物的间作模式下,豆科作物生长至盛花期(Ⅰ),茶园土壤pH值及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除土壤速效磷外,其他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在T2处理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36.63%和97.87%;除土壤有机质外,间作同一种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未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尤其是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间作的豆科作物在盛花期翻压后一个月(Ⅱ),茶园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且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处理显著高于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其中在T4处理最高。茶树与豆科作物间作显著影响茶树鲜叶理化成分的代谢,尤其是间作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间作的茶树鲜叶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Ⅰ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02.67%、54.37%和180.79%、160.23%,在第Ⅱ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提高72.29%、41.80%和45.37%、3.17%,且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在T2和T4处理显著增加,而茶树鲜叶的茶多酚含量在T2和T4处理显著降低。[结论]在茶园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均能缓解土壤酸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显著增加茶树鲜叶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茶树-绿豆间作模式的增氮效果更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  代永欣  张劲松  孟平  孙胜  李豪  万贤崇  
【目的】研究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种植位置间作作物在不同水分、光照条件下的水分利用和碳代谢,为更好了解种间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在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测定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在旱季(7月中旬)和雨季(8月下旬)的土壤含水量、凌晨和正午水势、正午茎秆导水损失率(PLC)、株高和基径、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非结构性碳(NSC)含量。【结果】1)在旱季,随着与核桃树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黄豆凌晨和正午水势下降,正午茎秆PLC上升,距核桃树1. 5和2. 5 m的黄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大,距核桃树0. 6 m和单作的黄豆光合速率偏低,但总体上间作和单作的黄豆气体交换没有显著差异。旱季生物量、根冠比和NSC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2)在雨季,除距核桃树0. 6 m处土壤含水量偏低外,其余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量比旱季高60%以上。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凌晨水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单作黄豆正午水势更低,茎秆PLC较间作黄豆严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NSC含量、根冠比均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根、茎、叶NSC含量均显著高于旱季,主要由淀粉储藏增加引起。【结论】在旱季,不同种植位置黄豆水分状况均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复合系统中间作黄豆水分状况好于单作,但旱季水分胁迫没有显著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遮荫的影响覆盖了水分状况改善的作用。在雨季,复合系统中黄豆主要受遮荫影响,距离树木越远生长情况越好。在研究年份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子的情况下,间作互利作用未体现,而复合系统中的光能竞争会导致间作黄豆生长量明显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凯  郭延平  张上隆  
不同光质下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Fv/Fm、Fm/Fo、PSⅡ无活性反应中心数量和QA的还原速率与不同光质中的红光/蓝光比值呈正相关,而叶绿素a/b比值与红光/蓝光比值呈负相关。不同光质下草莓叶片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膜>绿膜>红膜、白色膜、黄膜,与红光/远红光(R/FR)呈负相关。不同光质对草莓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及光呼吸速率影响较大。除绿膜下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外,其它膜下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无明显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婷  王果  梁志超  华村章  方玲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 Cd、Pb、Zn污染的酸性土壤上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小白菜生长及污染元素 (Cd、Pb、Zn)和养分元素 (N、P、K、Mn、Fe、Cu)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钙镁磷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 ,显著抑制 Cd、Pb、Zn对小白菜的毒害及向地上部的迁移 ,对 N、K、Cu、Mn的吸收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硅肥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及对 Cd、Pb、Zn吸收的抑制效果较差 .提高土壤 p H是抑制小白菜重金属吸收的有效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