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3)
- 2023(7926)
- 2022(6569)
- 2021(5929)
- 2020(4920)
- 2019(10794)
- 2018(10427)
- 2017(18976)
- 2016(10666)
- 2015(11549)
- 2014(10880)
- 2013(10712)
- 2012(9967)
- 2011(8969)
- 2010(8715)
- 2009(7855)
- 2008(7671)
- 2007(6641)
- 2006(5844)
- 2005(5061)
- 学科
- 济(37444)
- 经济(37391)
- 管理(27569)
- 业(26360)
- 企(20328)
- 企业(20328)
- 方法(17711)
- 数学(15889)
- 数学方法(15718)
- 学(13989)
- 农(11195)
- 财(10453)
- 中国(9720)
- 贸(8747)
- 贸易(8745)
- 易(8524)
- 业经(8264)
- 环境(7860)
- 农业(7720)
- 制(6901)
- 技术(6341)
- 务(6251)
- 财务(6245)
- 财务管理(6233)
- 地方(6003)
- 企业财务(5956)
- 划(5836)
- 银(5752)
- 银行(5687)
- 融(5539)
- 机构
- 大学(154243)
- 学院(152057)
- 研究(61413)
- 济(57142)
- 经济(56063)
- 管理(52309)
- 理学(46258)
- 科学(45755)
- 理学院(45606)
- 农(45005)
- 管理学(44431)
- 管理学院(44213)
- 中国(43733)
- 农业(36611)
- 所(34842)
- 业大(34659)
- 京(33722)
- 研究所(32803)
- 中心(26971)
- 财(24513)
- 农业大学(24001)
- 院(22646)
- 江(22628)
- 室(22014)
- 省(21957)
- 北京(20685)
- 实验(20643)
- 科学院(20379)
- 业(19917)
- 财经(19884)
- 基金
- 项目(116554)
- 科学(89548)
- 基金(86314)
- 家(83008)
- 国家(82417)
- 研究(69643)
- 科学基金(67068)
- 自然(49515)
- 自然科(48368)
- 自然科学(48343)
- 自然科学基金(47518)
- 基金项目(46283)
- 省(45193)
- 社会(43757)
- 社会科(41444)
- 社会科学(41429)
- 划(40485)
- 资助(34744)
- 教育(30732)
- 重点(27953)
- 计划(27759)
- 科技(25843)
- 发(24782)
- 部(24485)
- 科研(24422)
- 创(24327)
- 编号(23631)
- 创新(22966)
- 业(22393)
- 专项(21412)
共检索到21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洋 阳树英 夏栋舟 丁玮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拮抗作用。【结论】苣苋草主要通过提高POD活性和维持CAT活性来抵抗Cd、Pb胁迫;‘R104’的抗性大于‘K472’,表明‘R104’更适合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福亮 郁万文 朱宇林
研究重金属Pb2+,Cd2+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土壤对盆栽银杏幼苗生物量的影响及银杏幼苗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Pb2+和Cd2+的富集特性及土壤修复。结果表明:Cd2+,Pb2+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银杏幼苗单株及各器官生物量增量,Cd2+对银杏幼苗生物量增量的抑制作用较Pb2+小,Cd2+-Pb2+复合污染进一步降低了银杏幼苗单株及各器官生物量增量;银杏幼苗体内Pb2+,Cd2+的质量分数和富集系数均表现为根>茎>叶,有利于Pb2+和Cd2+向茎、叶部迁移;Cd2+-Pb2+复合污染可促进植株对Cd2+和Pb2+的吸收,且对Pb2+的向上转运能力大于Cd2+,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协同作用;银杏幼苗对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佩 杨文浩 周碧青 毛艳玲 邢世和
目前关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根际微域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6个月根箱试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修复Pb、Zn、Cd污染土壤中根际不同微域(离根面0~2、2~4、4~6、6~8、8~10 mm)及非根际(离根面>10 mm)微生物群落特性.结果显示,根际0~2 mm微域土壤磷酸酶活性、0~4 mm微生物量碳及0~8 mm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0~4 mm土壤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真菌及原生动物特征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0~2 mm土壤真菌/细菌PLFA比值显著高于非根际,0~4 mm土壤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PLFA比值显著低于非根际.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PLFA与可溶性碳(DOC)呈正相关,与pH及有效态重金属呈负相关.东南景天的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范围为0~4 mm,且土壤pH、DOC及有效态重金属的变化是驱动微生物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淑娟 王俊伟 王颜红 李波 崔杰华
通过对大蒜的重金属添加土培试验,采用DTPA(二乙基胺五乙酸)为有效态铅、镉提取剂,对受试土壤进行浸提检测,分析Pb和Cd在大蒜不同部位的吸收、积累及其与土壤中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根据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对食品中Pb、Cd的限量要求,初步确定了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Pb、Cd有效态的临界值,并以此临界点评价该种土壤中Pb、Cd对大蒜的潜在污染。
关键词:
重金属 大蒜 临界点 有效态 潜在污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力 杨亚提 王爽 李荣华 张增强 冯静 陈雅 梁楚涛 麻乐乐 康雪婧
【目的】研究陕西省采矿业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的分布及其释放特征。【方法】以采自陕西凤县、潼关、洛南某铅锌矿区污染农田土壤(FX、TG、LN)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粒径土壤中Cd、Pb的总量和有效态量,并对不同农田土壤中Cd、Pb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探讨,采用批处理法对FX、TG、LN土壤中Cd和Pb的释放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3个矿区污染农田土壤Cd总量均严重超标,TG和LN土壤Pb总量也达超标水平,FX、TG和LN土壤中Cd、Pb总量分别达到了107.84,218.62,179.29mg/kg及208.93,2 216.61,1 046.24mg/kg。3种土壤不同粒径土样中Cd、Pb...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土壤 Cd Pb 粒径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婷 王果 梁志超 华村章 方玲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 Cd、Pb、Zn污染的酸性土壤上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小白菜生长及污染元素 (Cd、Pb、Zn)和养分元素 (N、P、K、Mn、Fe、Cu)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钙镁磷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 ,显著抑制 Cd、Pb、Zn对小白菜的毒害及向地上部的迁移 ,对 N、K、Cu、Mn的吸收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硅肥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及对 Cd、Pb、Zn吸收的抑制效果较差 .提高土壤 p H是抑制小白菜重金属吸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钙镁磷肥 硅肥 小白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万强 孙世友 侯利敏 茹淑华 张国印 王凌
为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研究有机、无机钝化剂及组合对小白菜的生长、土壤重金属Pb和Cd有效性及小白菜体内Pb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钝化剂组合对小白菜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以加入鸡粪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对照(不添加任何钝化剂)相比,所有钝化剂组合处理均明显降低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其中活性炭+磷矿粉组合效果最好,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分别降低80.60%和49.21%;其次是鸡粪+磷矿粉组合,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分别降低76.16%和36.78%。与对照相
关键词:
复合钝化剂 污染土壤 铅 镉 小白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良华 徐睿 杨万勤 张健 胡相伟 高顺
【目的】研究2个樟科树种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镉(Cd)污染的响应特征,探讨2个树种在重金属Cd胁迫条件下维持养分平衡能力的差异及对镉污染土壤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长江流域的典型樟科树种香樟和油樟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Cd污染处理(0.12,2.5和5mg/kg,对应处理编号分别为对照、T1和T2)对2个树种各器官中N、P、k含量和积累量、分配模式、化学计量比以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Cd污染条件下香樟N、P、k含量与积累量等指标大多没有显著变化,而油樟的这些指标常常在胁迫条件下显著下降。Cd污染并未影响N、P、k在香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但T2条件下油樟N、P、k向叶片的分配比...
关键词:
镉污染 养分分配 樟科 养分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启民 王华 王永鹏 卓旺爵 张永北 刘志崴
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Cd-PAHs复合污染对热带砖红壤栽培的小白菜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小白菜地上部干重随土壤Cd-PAHs复合处理浓度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而根部则表现不同的特征,根部干重不同处理间无明显规律,但与对照差异显著;小白菜中K、CA和Mg3种大量营养元素受高浓度Cd影响较大,而受PAHs的影响不明显;小白菜中Fe、Mn、Cu和Zn4种微量营养元素受高浓度Cd影响较大,而受PA-Hs的影响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中干物质量及营养元素主要受Cd影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蒋文艳 杨玉霞 李晓妤 王海军 廖洁 莫磊兴
[目的]探究螯合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氨三乙酸(N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鬼针草镉(Cd)、锌(Zn)、铅(Pb)和铜(Cu)吸收累积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强化鬼针草重金属吸收能力的螯合剂。[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在采自矿区的Cd、Zn、Pb和Cu复合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鬼针草,研究螯合剂EGTA、NTA和EDDS作用下鬼针草对污染土壤中Cd、Zn、Pb和Cu的吸收与转运。[结果]3种螯合剂均能促进鬼针草的生长,其促进效果为:EDDS>EGTA>NTA。从根茎叶组织单位含量看,EGTA、NTA和EDDS均能促进Zn在鬼针草茎部的吸收,促进Pb在鬼针草根部的吸收以及Cu在鬼针草根茎叶部的吸收。从植株吸收累积总量来看,EGTA促进鬼针草Zn吸收累积效果最好,EDDS促进鬼针草Pb、Cu吸收累积效果最好,3种螯合剂对鬼针草吸收Cd的影响效果不佳。EGTA作用下鬼针草叶部及茎部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高于对照,说明EGTA能有效促进Cu在鬼针草体内的富集及转运。[结论]除EGTA、EDDS对鬼针草吸收Cd影响作用不显著,且NTA不仅减少了鬼针草对Cd的吸收,对鬼针草Zn吸收提升也不显著外,3种螯合剂均显著提升了鬼针草对Zn、Pb和Cu的吸收累积量。
关键词:
螯合剂 鬼针草 重金属 植物提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丹 郑海峰 王果 董慧娟 赖云莲
采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福建省酸性耕作土壤中Zn、Cd、Cu、Co、Ni和Pb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元素水溶态和交换态所占比例均很小,Zn、Co、Ni和Pb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Cd以碳酸盐结合态与专性吸附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交换态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有较大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元素而异.Zn、Ni和Co的形态受游离氧化铁、阳离子交换量和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Cd和Pb的形态受土壤pH、游离氧化铁和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Cu的形态与土壤粘粒含量呈较显著相关.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翠文 李娟娟 蔡卓
【目的】研究Cd污染对蛇泡草生理生化特性指标的影响,为重金属对中草药的毒害作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待蛇泡草幼苗待生长稳定后,以50 m L/d的量浇灌不同浓度(11、22、45、90和134 mg/kg)的Cd2+溶液,记录蛇泡草5、30和45 d的生长情况,同时测定其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随Cd溶液浓度的增加,蛇泡草体内Cd含量不断增大,同时蛇泡草叶片、茎部和根部的可溶性总糖、总黄酮、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结论】Cd较易在蛇泡草体内积
关键词:
蛇泡草 重金属 镉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君 严小莉 李凌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重庆巫山、武隆和河南灵宝种源麻栎幼苗在土壤Cd2+-Pb2+复合污染下对Cd2+和Pb2+的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在土壤不同程度Cd2+-Pb2+复合污染下,3个种源麻栎幼苗根中Cd2+,Pb2+平均含量分别为0.235~12.460,7.428~370.268 mg·kg-1;茎中Cd2+,Pb2+平均含量为0.115~7.588,4.757~142.960 mg·kg-1;叶中Cd2+,Pb2+平均含量为0.072~4.772,2.873~61.923 mg·kg-1。3个种源麻栎幼苗体内Cd2+,Pb2+的含量和富集系数均表现为根>茎>叶。Cd2+-Pb2+共存对...
关键词:
麻栎 Cd2+ Pb2+ 复合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少华 潘荣庆 陆贵佳 何烨 蒋代华 黄智刚
【目的】探究不同矿物调理剂对广西镉(Cd)污染水田土壤性质及水稻Cd含量的影响,为利用水田生产安全稻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钙镁硅调理剂A和B、钙硅调理剂C和钙镁调理剂D(分别设为A、B、C和D处理),在广西某受Cd污染水田开展Cd污染大田修复治理试验,以不施用调理剂为对照(CK)。处理后于水稻成熟期测定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CEC)、总Cd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水稻根、茎、叶和籽粒的Cd含量,分析不同矿物调理剂对Cd污染水田土壤的修复治理效果及Cd在水稻各部位的残留状况,并对土壤总Cd含量、CEC和pH与有效态Cd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用矿物调理剂可显著提高Cd污染水田的土壤pH和CEC(P<0.05,下同),二者分别较CK提高15.0%~16.6%和20.4%~23.8%;可显著降低Cd污染水田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下降14.0%~19.3%。施用矿物调理剂后水田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pH的对数ln(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053;与CE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326;随着土壤pH和CEC的上升,土壤有效态Cd含量持续下降。施用矿物调理剂均可有效降低水稻根、茎、叶和籽粒的Cd含量及水稻地上部Cd的富集系数,其中,水稻籽粒的总Cd含量下降35.9%~50.2%,水稻地上部(茎、叶和籽粒)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19.5%~33.5%、32.1%~44.9%和38.6%~52.6%。【结论】施用不同矿物调理剂均可显著提升水田土壤pH和CEC,从而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抑制Cd从土壤向水稻根、茎、叶和籽粒迁移,有效降低水稻Cd含量,减少Cd在水稻地上部(茎、叶和籽粒)富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u、Zn、Pb和Cd在土壤-萝卜系统中的迁移累积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Cu、Zn、Pb和Cd的浓度分别为800,1 000,1 000,5.0 mg/kg时,萝卜的生长则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萝卜根系的Cu、Zn、Pb和Cd浓度明显增加。在萝卜生长90 d时,随着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地上部Cu、Zn、Pb和Cd的浓度均明显增加。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萝卜地上部Pb的浓度显著增加。随着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萝卜根系的Cu、Zn、Pb和Cd浓度均明显增加。适量的土壤Cu、Zn、Pb和Cd浓度能显著促进萝卜根系的吸收,但土壤Cu浓度超过...
关键词:
萝卜 重金属 迁移 累积 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