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7)
- 2023(8590)
- 2022(7289)
- 2021(6566)
- 2020(5350)
- 2019(12096)
- 2018(11944)
- 2017(21398)
- 2016(12266)
- 2015(13944)
- 2014(13897)
- 2013(13972)
- 2012(14017)
- 2011(12989)
- 2010(13412)
- 2009(12506)
- 2008(12649)
- 2007(11728)
- 2006(10750)
- 2005(10191)
- 学科
- 济(53592)
- 经济(53529)
- 管理(29442)
- 业(28794)
- 企(21601)
- 企业(21601)
- 中国(19022)
- 地方(18038)
- 农(16022)
- 方法(15555)
- 学(15345)
- 业经(12939)
- 数学(12559)
- 数学方法(12300)
- 制(11824)
- 农业(10894)
- 融(10440)
- 金融(10440)
- 银(10277)
- 银行(10235)
- 地方经济(10227)
- 发(10161)
- 教育(10057)
- 行(9989)
- 财(9943)
- 贸(9449)
- 贸易(9437)
- 易(9025)
- 理论(8617)
- 环境(8406)
- 机构
- 大学(186078)
- 学院(185247)
- 研究(79527)
- 济(68237)
- 经济(66265)
- 管理(58190)
- 中国(57975)
- 科学(53115)
- 理学(47638)
- 理学院(46872)
- 农(46019)
- 管理学(45562)
- 管理学院(45260)
- 所(44653)
- 京(44095)
- 研究所(40438)
- 农业(36554)
- 中心(34007)
- 业大(33253)
- 江(32257)
- 财(31524)
- 省(29373)
- 北京(28962)
- 院(28690)
- 范(27471)
- 师范(27029)
- 州(25897)
- 科学院(25297)
- 技术(24182)
- 财经(23360)
- 基金
- 项目(116250)
- 科学(88011)
- 基金(79634)
- 研究(79505)
- 家(73773)
- 国家(73106)
- 科学基金(58555)
- 省(47957)
- 社会(45963)
- 社会科(43250)
- 社会科学(43237)
- 划(41532)
- 基金项目(40552)
- 自然(39933)
- 自然科(38960)
- 自然科学(38941)
- 自然科学基金(38201)
- 教育(36748)
- 资助(34093)
- 发(31654)
- 编号(31541)
- 重点(28041)
- 成果(27429)
- 课题(25418)
- 计划(24939)
- 发展(24062)
- 部(23771)
- 创(23667)
- 展(23653)
- 科技(23525)
共检索到31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巧云 李学垣 徐凤琳
选湖北省南部不同酸度的红壤,加硫酸钙、氧化镁及氢氧化钙等处理,结合4d的小麦幼苗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缺钙及铝毒发生的条件。从中选取既不缺钙又无铝毒的土壤,进行人工酸化处理,研究了土壤酸化过程中几种活性铝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从5.5下降至5.0或更低的过程中,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可能经历着钙充足→缺钙→缺钙和铝毒并存这样的转变过程。对于交换性钙含量高于4cmol/kg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钙的问题,而交换性铝含量低于1.8cmol/kg的土壤,铝毒亦不明显。酸化土壤中,随着土壤pH值的下降,土壤溶液铝、水溶性铝及吸附态铝等成倍增长,而某些低活性铝的数量呈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土壤酸化,铝形态,铝毒,缺钙,小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黄巧云 胡红青 徐凤琳
对湖北省咸宁地区不同农业利用下,第四纪沉积物母质发育的15个棕红壤土样,进行了小麦生长盆栽试验;离心法提取土壤溶液,并分别和连续用0.02mol/LCaCl2,1mol/LKCl,pH4.8NH4Ac和0.5mol/LCuCl2溶液提取土壤铝。测定了小麦的生长参数、土壤溶液和几种提取液中的总铝量和快反应铝含量。结果表明,①Al3+是土壤溶液中对小麦最具毒害的铝离子形态;②0.02mol/LcaCl2和1mol/LKCl提取出的铝是对小麦产生毒害的主要活性铝;③1mol/LKCl提取的总铝量和快反应铝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毒性铝离子的含量;④1mol/LKCl连续提取的吸附态铝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
关键词:
酸性土壤 铝形态 活性铝 快反应铝 铝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玉溢 林世如 杨心仪 陈桂芬 刘斌
选用1971~1980年广西气象、地质资料,从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5个方面对广西土壤成土条件进行分析,并对铁铝土52个土壤剖面的B层52个土样进行土壤pH值和交换性铝、钾、钠、钙、镁、土壤全铁和全硅、游离氧化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雨林气候区,高温多雨,湿、热同步,化学风化、淋溶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母岩多样,地形复杂,由此形成了广西土壤类型以酸性富铝化土壤为主的多样性;广西铁铝土在成土过程中盐基被强烈淋溶,土壤多为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低,阳离子交换量很小,脱硅富铁铝化明显,游离氧化铁含量和交换性铝饱和度高。研究广西土壤成土条件与铁铝土成土过程特征,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广西...
关键词:
广西 成土条件 铁铝土 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龙飞 沈振国 刘友良
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麦根尖液泡膜微囊 ,比较了铝胁迫下钙对耐铝小麦品种Altas 6 6和铝敏感品种Scout 6 6的根长、根系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膜脂组成的影响。铝胁迫下增加营养液中的钙浓度 ,可明显缓解铝对两品种根伸长的抑制作用 ,提高根系液泡膜H+ ATP酶、焦磷酸酶和Ca2 + ATP酶活性 ;增加磷脂含量 ,部分抑制了铝胁迫所引起的半乳糖脂含量上升。
关键词:
铝胁迫 钙 小麦 液泡膜 膜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龙飞 王爱勤
研究了在铝胁迫的条件下 ,加入外源有机酸对小麦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 ,加入外源柠檬酸和苹果酸均能够明显减轻铝对小麦生长的抑制效应 ,减少对铝的吸收 ,促进对钙的吸收 ,柠檬酸的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有机酸 铝毒害 缓解作用 小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丁爱芳 俞元春 陈萍萍
采用孔洞根系生长法 ,进行铝对杉木和湿地松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中加入铝离子后 ,活性铝含量明显增加 ,pH值下降 ;孔洞中根系生物量与对照比较 ,虽无明显差异 ,但均表现出铝毒害症状 ,根中铝和钙的含量增加。加入钙离子后 ,土壤pH升高 ,土壤中活性铝含量显著下降 ,根生长得到改善 ;根中铝含量降低 ,但钙含量继续升高。这说明铝对杉木和湿地松根系有抑制作用 ,而钙对铝有拮抗作用。表 3参 7
关键词:
杉木 湿地松 铝 钙 根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丽 蒋倩 曹世勤 孙振宇 王海光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查条锈病的普遍率、病情指数、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以及小麦千粒重和亩产量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病害相对防效和产量相对增加率,从而比较不同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甘谷试验站不同处理间病害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变化比上庄实验站处理间的大。从相对防效综合来看,天选66号和陇鉴9822的混种处理加重病害发生,而北京0045和铭贤169按照3∶1的质量比混种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效。在甘谷试验站的所有混种处理中,仅陇鉴9825和陇鉴9822按照5∶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正值,其值为1.49%;仅天选66号和陇鉴9822按照1∶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负值,其值为-7.57%,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最大,其值为13.44%。上庄实验站的混种处理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均为负值,农大211和铭贤169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负效应最大,其平均相对增加率分别为-8.62%和-27.20%。在甘谷试验站,千粒重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01 4(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品种混种可持续绿色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芝 周人纲 樊志和 白娟
研究了小麦悬浮培养细胞及小麦幼苗高温锻炼过程中钙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麦悬浮培养细胞或幼苗经 34℃锻炼均可引起钙调素的积累 ,Ca2 + 螯合剂EGTA对钙调素的积累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小麦 钙调素 高温锻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海卿 段爱旺 杨传福
采用深桶栽培结合测坑法 ,从冬小麦返青至蜡熟期保持不同的土壤水分 ,分生育期对小麦的形态、生理和根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控土壤水分可明显改变冬小麦根、冠生长量比率。适宜的土壤水分胁迫 (田持的 50 %~ 6 0 % )可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 ,高土壤水分更有利于地上部生长。土壤水分长期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 0 %时 ,较显著地制约叶片的增大 ,从而减小截获光能的总叶面积 ,最终降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土壤水分由“田持”的 4 6 %升高到 55% ,光合速率增幅不大 ,由 55%提高到 6 4 % ,光合速率出现跃迁式增高 ,土壤水分超过 6 4 %后 ,光合速率几乎为等值。说明光合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庆毅 应介官 张梦阳 彭抒昂 姜存仓
红壤是我国南方典型的酸性土壤,具有pH值低,活性铝含量高等特点。生物炭作为新型土壤改良剂,对提高土壤肥力与pH,缓解铝毒具有明显的效果。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红壤铝形态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并设置0%C(CK),1%C,2%C和3%C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进行土培种植小白菜。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出苗率,且生物炭处理的小白菜出苗率较CK处理提高10.8%25.0%。另外,施用生物炭显著改善了小白菜的生长状况,提高了小白菜的生物量,且小白菜铝含量降低68.3%82.2%。此外,
关键词:
生物炭 红壤 铝毒 活性铝 小白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钧 Pall J G 任江萍 Rathjen A J
根据中国高硼土壤面积的分布,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硼处理研究表明,土壤硼毒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黄叶率增加,干物质生产受阻,根系分布浅、根量小,而且根系比地上部分对硼毒更敏感。品种基因型之间对硼的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植株体内硼浓度随品种基因型和土壤硼含量的不同也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土壤硼毒 生长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端卫 皮美美 刘武定
土壤培养和向日葵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在培养和种植作物幼苗后,比原测定值明显下降,而且施肥培养处理比未施肥培养和施肥种植作物幼苗处理的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都低。其原因:中、酸性土壤的有效钙含量因施肥引入钙离子后而提高,进入土壤胶体的钙交换出的土壤潜在性酸使土壤pH值下降;对于石灰性土壤,活性钙可能与施入的磷酸盐形成沉淀,这类土壤中的硼在被碳酸钙吸附的同时,还可与磷酸氢钙发生共沉淀。土壤发生的这些化学反应均使HWSB下降。而作物幼苗对土壤有效钙的强烈吸收,削弱了土壤固定硼的能力,土壤HWSB会有所上升。
关键词:
旱地土壤,硼,土壤有效钙,土壤pH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勋鑫 肖润林 王翠红 王久荣 周卫军
利用GPS接收机定位采样,ArcGIS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地统计学方法对果园土壤中铝形态空间变异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有机络合态铝。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铝形态具有显著空间结构性特点,小尺度明显受pH值、成土母质、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而中尺度受耕作管理措施和酸性环境因素影响,具有一定渐变性分布规律。该成果可为果园的选种、定位施肥、改良土壤以及其它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娅娅 杨艳芳 李云飞 刘文静 张平究
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3、5、7、9、11和21 a)湿地、以仍耕油菜地和原始湿地土壤为研究对照,分析了土壤全铝和活性铝形态组分特征,探讨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铝元素组分特征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铝含量和活性铝含量分别在16.78~57.05 g/kg和1 699.94~3 823.49 mg/kg之间,其中活性铝总量占全铝含量的6.70%~11.84%。退耕还湖3~11a期间,土壤全铝、活性铝总量及5种形态活性铝总体均随退耕年限延长而增加;退耕11~21 a期间均下降。不同形态活性铝中,可溶性铝al S含量最低,而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al-Ha含量较高,分别占活性铝总量的4...
关键词:
退耕还湖 湿地土壤 活性铝形态 铝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仝雅娜 丁贵杰
分析1,2代马尾松林地土壤pH值和不同形态铝含量。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林龄增加和连栽而下降;交换性铝和可溶性铝含量均随林龄增加和连栽而增加;腐殖酸铝和有机络合态铝含量随连栽而降低;单聚体羟基铝和酸溶无机铝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对土壤酸化影响不大。
关键词:
马尾松 连栽 铝形态 p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