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
- 2023(1002)
- 2022(903)
- 2021(828)
- 2020(809)
- 2019(1685)
- 2018(1716)
- 2017(2658)
- 2016(1883)
- 2015(1992)
- 2014(2043)
- 2013(2082)
- 2012(2020)
- 2011(1845)
- 2010(1817)
- 2009(1625)
- 2008(1684)
- 2007(1470)
- 2006(1335)
- 2005(1078)
- 学科
- 学(5264)
- 壤(3752)
- 土壤(3739)
- 济(2702)
- 经济(2700)
- 物(2526)
- 植(2161)
- 植物(2129)
- 业(2000)
- 管理(1899)
- 森(1839)
- 森林(1839)
- 林(1762)
- 农(1508)
- 及其(1499)
- 防(1436)
- 生态(1394)
- 防治(1373)
- 治(1370)
- 生物(1319)
- 方法(1293)
- 害(1224)
- 理学(1208)
- 企(1191)
- 企业(1191)
- 生态学(1171)
- 虫(1166)
- 和(1165)
- 数学(1094)
- 森林土壤(1091)
- 机构
- 学院(28423)
- 大学(27456)
- 农(15925)
- 研究(14326)
- 科学(13971)
- 农业(12914)
- 业大(10961)
- 所(10043)
- 研究所(9647)
- 中国(9241)
- 农业大学(8378)
- 室(8110)
- 实验(7968)
- 实验室(7642)
- 省(7231)
- 重点(7226)
- 业(7111)
- 京(6960)
- 科学院(6307)
- 环境(5576)
- 中心(5514)
- 技术(5464)
- 资源(5362)
- 管理(5100)
- 济(5007)
- 江(4995)
- 院(4953)
- 经济(4799)
- 林(4760)
- 林业(4759)
共检索到39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光训
连栽杉木中毒的原因一直认为是土壤酚类物质积累的结果。实际上是不同种类酚类物质导致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不同,并进一步致使生长素(吲哚乙酸)分解或积累,从而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土壤养分(N)缺乏,酚积累,最终导致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雅静 石辉 刘雄飞 昝利 王玉涛 王会霞 王彦辉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针对西安不同大气环境条件,研究了常见绿化植物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内总酚含量与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的总酚含量变化为10.82-45.36 mg/g,小叶女贞为24.14-95.89 mg/g,物种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大气环境的采样点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大叶女贞中总酚含量与SO2浓度之间达到5%的负相关,其余污染因子与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均不显著。植物暴露于自然复合污染的环境条件下,总酚含量的升高是对复合污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小楼 楼炉焕 王慧
为发展节水型园林,提供抗旱性强的植物种类,试验以条穗薹草Carex nemostachys,仲氏薹草C.chungii,栗褐薹草C.brunnea和三穗薹草C.tristachya为试材,采用盆栽干旱处理,研究在干旱胁迫下4种薹草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重,4种薹草的叶片逐渐卷曲、变黄,相对电导率不断上升。干旱胁迫30d后,栗褐薹草和仲氏薹草的相对电导率为50%,而条穗薹草达到了90%。在干旱胁迫期间,4种薹草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条穗薹草和三穗薹草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栗褐薹草和仲氏薹草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阎尚博 钱永强 张艳 闫丽 董丽
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观赏价值,是我国华北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乡土植物。本研究以绢毛匍匐委陵菜(P.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匍匐委陵菜(P. reptans)、匍枝委陵菜(P. flagellaris)和鹅绒委陵菜(P. anserin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4种委陵菜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为这类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设置田间持水量(FC)为25%、50%和75%3个水分梯度,在试验第15天测定其生长及生理指标。4种委陵菜在75%FC和50%FC处理均长势良好。匍枝委陵菜50%FC处理长势最好,75%FC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25%FC处理下,绢毛匍匐委陵菜长势良好;鹅绒委陵菜总生物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匍匐委陵菜和匍枝委陵菜株高降低,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加。结果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因较强的水分维持能力在各处理下长势良好;水分亏缺下,匍枝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及匍匐委陵菜均通过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缓解水分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 张国军 吴晓云 齐建勋
本测试结果表明 ,原产日本中部的栽培柿‘富有’(Diospyros kaki cv.Fuyou)的抗寒性为 (- 2 5±0 .7)℃ ,而原产于亚热带台湾的台东豆柿 (D.taitoensis)的抗寒性仅为 (- 18± 0 .6 )℃。试材枝内酚类物质总含量在 9~ 11月中旬上升至最大值 ,富有柿增加了 0 .7倍 ,台东豆柿增加了 0 .8倍。此后至 2月中旬维持在较高水平 ,3月中旬以后迅速下降。 9~ 11月中旬富有柿枝内黄酮类物质含量显著上升了近 4倍 ,台东豆柿增加了近 1倍 ;此后至 2月中旬维持在较高水平 ,3月中旬以后迅速下降。 2树种枝条皮层中的酚类物质总含量分别为其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艾应伟 范志金 李伟 方一平 李建明 李光伟
防治害虫的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通常分为生物碱、甙类、精油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其来源植物有 1 0 0 0多种。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是植物体与害物之间相同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我防卫的化学物质 ,目前已发现对害虫生长有抑制、干扰作用的这类物质大约有 1 1 0 0余种。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对害虫产生防治效果的作用方式通常分为忌避作用、拒食作用、引诱作用、毒杀作用 4个方面
关键词:
植物性农药 害虫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兵 吴云锋 袁耀锋
以烟草花叶病为防治对象,经过在普通烟上的生物测定,筛选出抑制率在20%以上的含有抗病毒活性物质的植物58种。包括独活、大戟、泽泻、青蒿、艾蒿、刺儿菜、鱼腥草、黄花蒿、泥炭藓、睫毛地衣、悬藓、中华木衣藓、蕨类、红藻、锦葵、秋葵、黄蜀葵、天竺葵、山茶、茶、无花果、法国梧桐树、海桐、紫杉、水杉、黄岑、香石竹、银杏、苦瓜、重楼、紫金牛、射干、虎杖、小藜、紫草、月季、蛇床子、海带、连翘、牛蒡、蹄叶橐吾、板兰根、大黄、贯众、金银花、槟榔、薄荷、蒲公英、柴胡、结缕草、马齿苋、穿心莲、玉簪、菠菜、苦楝树、大豆、连翘、草莓、银杏。其中银杏、无花果、板兰根、大黄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在50%以上,无花果最高,达到...
关键词:
植物 抗病毒物质 筛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慧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论述了小分子病毒抑制物的结构及对病毒的抑制机理 ,讨论了植物病毒抑制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
小分子植物病毒抑制物质 结构 抑制机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润 吴晓芙 李芸 冯冲凌 李韵诗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治理中,多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建植被与景观、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必要扩大植物种类筛选与应用的范围。利用适生的本土先锋植物生长快的优势,结合用材、工业原料、药用、能源、景观等生态-经济型植物的功能构建复合植被群落,可望成为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新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德良
绿色植物利用基础代谢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氮转化为氨基酸,并且合成核酸、脂类和简单的有机酸,而这些基础代谢物又是合成次生代谢物的前体。毫无疑问,次生代谢物质局限于植物中,尽管在一些动物和微生物中也能分离到一些次生化合物,但目前所发现的次生代谢物大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有年
综述近年来菊科、楝科、豆科、瑞香科、藜科、木樨科、唇形花科、伞形花科、蒺藜科以及木本植物的核桃、银杏等70多种植物杀螨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当前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杀螨植物的研究上,分离植物中的杀螨活性成分并解析杀螨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和阐明植物杀螨活性成分的杀螨机制应该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和解决方法,展望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物 杀螨活性物质 开发利用 前景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永福 孟繁静
自成花刺激物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努力寻找真正的成花激素。人们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具有成花活性的激素类物质,另一方面对现已发现的植物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图阐明它们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各种与植物成花有关物质(或称成花生理信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
成花素 成花生理信号 植物激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