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599)
- 2022(7504)
- 2021(7003)
- 2020(5918)
- 2019(13645)
- 2018(13390)
- 2017(24521)
- 2016(14074)
- 2015(15752)
- 2014(15513)
- 2013(14777)
- 2012(13880)
- 2011(12165)
- 2010(12181)
- 2009(11091)
- 2008(10879)
- 2007(9683)
- 2006(8359)
- 2005(7164)
- 学科
- 济(55721)
- 经济(55675)
- 管理(37558)
- 业(32446)
- 方法(27880)
- 企(26552)
- 企业(26552)
- 数学(24964)
- 数学方法(24415)
- 农(14349)
- 地方(13807)
- 中国(13772)
- 学(12826)
- 财(12310)
- 业经(11493)
- 农业(9837)
- 理论(9524)
- 环境(8528)
- 贸(8354)
- 贸易(8342)
- 和(8139)
- 制(8132)
- 易(7919)
- 务(7666)
- 技术(7660)
- 财务(7631)
- 财务管理(7608)
- 划(7186)
- 企业财务(7097)
- 融(6696)
- 机构
- 学院(187015)
- 大学(186629)
- 管理(70178)
- 济(67236)
- 经济(65578)
- 研究(62850)
- 理学(60544)
- 理学院(59806)
- 管理学(58165)
- 管理学院(57843)
- 中国(47098)
- 科学(43018)
- 京(40580)
- 农(34564)
- 所(32490)
- 业大(31282)
- 财(30510)
- 中心(30194)
- 研究所(29930)
- 江(28486)
- 农业(27237)
- 范(26257)
- 师范(25996)
- 北京(25192)
- 财经(24213)
- 州(23712)
- 院(23234)
- 技术(22010)
- 经(21766)
- 省(21031)
- 基金
- 项目(133146)
- 科学(103570)
- 研究(94431)
- 基金(93906)
- 家(83390)
- 国家(82726)
- 科学基金(70214)
- 社会(57078)
- 省(54468)
- 社会科(54004)
- 社会科学(53985)
- 基金项目(49680)
- 自然(47244)
- 自然科(46136)
- 自然科学(46127)
- 划(45808)
- 自然科学基金(45159)
- 教育(44058)
- 编号(39268)
- 资助(39124)
- 成果(31531)
- 重点(30568)
- 发(28691)
- 部(27703)
- 课题(27512)
- 创(27055)
- 计划(25965)
- 科研(25687)
- 创新(25317)
- 大学(24203)
共检索到27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涛 兰天 潘岳 公衍丽 高云悦 李品芳
为研究土壤质量评价过程中样本容量较少情况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方法。采集并测定内蒙古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典型地块的12个土壤理化指标,利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探讨了少量样本最小数据集的构建方法。结果表明:1)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所构建的最小数据集中的指标包括土壤容重、饱和含水量、土壤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2)全体数据集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达到了0.735,Nash有效系数为0.917,偏差系数为0.057;3)基于全体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计算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范围分别是0.47~0.73和0.37~0.75,平均值为0.56和0.53,表明研究地块土壤呈现中等质量水平。研究发现,在黄河南岸灌区典型地块基于少量样本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使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分析方法可以构建最小数据集,且检验精度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涛 潘岳 乔冠宇 朱金籴 佟长福 王贵平 杨智 李品芳
为研究土壤质量评价过程中不同质量指数计算方法的差异与最优组合,采集并测定了内蒙古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79个土壤样本的11项理化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比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2种权重确定方法与隶属度函数、线性评分函数和非线性评分函数3种指标评分方法组合下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最后通过与全体数据集的自相关精度检验获取最优方法组合。结果表明:1)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物理指标权重高于主成分分析法,速效养分指标权重低于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线性评分函数、非线性评分函数对指标分值计算结果的分布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隶属度函数对物理指标进行评分时具有更高的区分度;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隶属度函数确定指标分值计算的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的自相关检验精度最高(R~2=0.85),纳什效率系数为0.81,相对偏差系数为0.04;3)最优方法组合下全体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分别是0.25~0.71和0.16~0.78,平均值为0.43和0.45,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处于中等质量水平。综上,本研究确定了准确评价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土壤质量的最优方法组合,可为今后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中指标权重和分值计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伊热鼓 姜文来
[目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是对改革运行效果及模式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改革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绩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对衡量改革绩效与目标的一致性、探寻改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杭锦旗位于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是西北地区渠灌典型代表,作为改革80个试点县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杭锦旗为例,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水价改革绩效评估。[结果]2014年杭锦旗农业水价改革的绩效评价为0.416,2015年改革的评估结果为0.620,增加了1个等级。[结论]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其中,经济绩效最为明显,节水绩效和社会绩效继之,生态绩效最小,但考虑到观察年限较短,政策的滞后性等原因,需要继续观察研究。
关键词:
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 灌区 绩效 评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秀丽 周立华 陈勇 赵敏敏
[目的]探索生态政策作用下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对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以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对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进行了调查与对比分析,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1)北部沿河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于南部梁外区,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南部梁外区。北部沿河区农户选择以农为主生计策略的比例高于南部梁外区,而选择以非农为主的比例低于南部梁外区。(2)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是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共同关键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对两区域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然资本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而言,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生态政策影响较小的北部沿河区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均大于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南部梁外区。[结论]杭锦旗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具有区域差异性,生态政策是促使农户生计状况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政策的作用下,农户的生计策略仍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生态政策也通过影响农户可实际运作的生计资本而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秀丽 李旺平 周立华
采用1991、2001和2011年的Landsat-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基于NDVI像元二分模型,对生态政策实施前(1991-2001年)与实施后(2001-2011年)杭锦旗的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历程对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生态政策实施后,杭锦旗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平均增长速度约为实施前的10倍;植被覆盖状况显著好转,年净好转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8.83%。生态政策是驱动2001-2011年间杭锦旗植被覆盖好转的主要因素,降水和气温等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振林
近年来,内蒙古杭锦后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12年11月1日,全面完成了全旗107个村1272宗土地的权属核对和地籍调查任务,确定权属界址点3919个,解决土地权属争议14宗,实际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07本。农村宅基地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玲凤 杨明英 尹兴盛 杨光伟 裴卫华 林跃平 施竹凤 沈广材 张庆 濮永瑜 杨佩文
【目的】通过分析保山市5个县(市、区)植烟土壤质量特征,明确制约土壤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区域性植烟土壤障碍治理技术研发、养分管理和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保山市5县(市、区)24个乡(镇)72个村的植烟土壤样品,选取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蔗糖酶和脲酶等12项指标作为总数据集(TDS),通过构建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DS),计算土壤质量指数;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主要障碍因子。【结果】12项指标经K-S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进入总数据集(TDS)。经主成分分析筛选,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土壤容重和蔗糖酶等6项指标进入最小数据集(MDS)。土壤质量指数(SQI)的MDS-SQI与TDS-SQ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小数据可代替总数据集对保山市植烟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施甸县、昌宁县、隆阳区、龙陵县和腾冲市等的MDS-SQI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681、0.668、0.665、0.626和0.579。障碍度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各县(市、区)植烟土壤主要障碍因子为田间持水量(0.251)、碱解氮(0.196)、pH(0.142)和有机质(0.110)。【结论】建立的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可以对土壤质量和障碍因子进行评价和诊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树森 高成德 金花 孙辉成 王天喜 罗于洋
通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有毒植物调查,列举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丰富资源的3种植物-牛心朴子、瑞香狼毒和苦豆子。介绍了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有毒成分和用途,并对西部地区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做了分析。
关键词:
有毒植物 开发利用 杭锦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勇 叶协锋 李志刚 张馨方 杨晓亮 吕芳 曾婉莹 吴明 赵光田 王鹏 梁凯粼
【目的】通过评价云南省曲靖市烤烟主产县(区)植烟土壤质量状况,明确影响土壤改良的主要障碍因子,为该地区建立科学的植烟土壤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曲靖市3个烤烟主产县(区)共120份植烟土壤样品,选取pH、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碳、全氮、碱解氮和活性有机碳8项指标作为总数据集,通过构建最小数据集计算土壤质量指数,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主要障碍因子。【结果】①根据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Norm值计算结果,将pH、速效磷、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选入最小数据集。②植烟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中特征值大于1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7.399%,能够代表大部分植烟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信息;总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和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两者变化趋势相似(R2=0.8361),即最小数据集可代表总数据集对曲靖市烤烟主产县植烟土壤质量进行评价。③沾益区、马龙区和师宗县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62、0.67和0.69,采样点90%土壤质量属于中上等水平,3个县(区)土壤变异强度低且适宜烤烟生长。④影响曲靖市烤烟主产县(区)植烟土壤改良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为全碳和活性有机碳,其中沾益区主要障碍因子还包括全氮(障碍度20.75%)。【结论】建立的最小数据集可代表总数据集对曲靖市烤烟主产县(区)植烟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土壤质量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曲靖市烤烟主产县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栽培方案及耕作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屈忠义 冯兆忠
水价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经济手段 ,灌溉水价的调整对农户用水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诱导出农户的节水行为。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 ,分析了水费在农户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 ,重点分析了灌溉水价调整之后 ,农户用水行为的变化 ,以及农户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最后提出了加强灌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水资源 灌溉水价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平 徐斌 章力建
【目的】县域(县级区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运用基于生物物理量计算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1982~2003年的发展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阿鲁科尔沁旗人均生态足迹以6.01%的年均增速从1982年的1.19gha增长到2003年的4.05gha,从1982年人均0.58gha的生态盈余,转变为200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1.47gha;全旗生物生产性面积供需不对称,存在结构性错位;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衡量的资源利用效益一直处于低水平。【结论】研究表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清竹 许红梅 康慕谊 杨劼 孙林 赵云龙
生态安全是指能够维持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损害和威胁生态系统本身健康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状态,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和谐状态。从长川流域土壤侵蚀、干旱缺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实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角度,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和综合评价方法,对1976年至2000年4期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在1976年至2000年期间,在各生态安全等级中,生态欠安全和生态中度安全等级占据主导地位,而生态安全等分布面积非常小,仅占流域总面积的小于1%的区域。虽然近几十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人类活动,使得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目...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综合评价 黄河中游 砒砂岩地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国兰 杨丽桃 王宇宸
为探究典型农牧交错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利用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几个气象要素及O_3、SO_2等空气污染物要素,揭示其中影响负氧离子浓度大小的有利及不利因子,并对比研究区内不同下垫面及环境中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差异,以期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提供决策思路。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重点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予以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全天06:00最高,14:00-15:00最低;负氧离子浓度夜间明显高于白天;不同下垫面及环境下负氧离子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银辉 罗毅 刘纪远 庄大方
从渠系空间分布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探讨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于理解和揭示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1985与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距离渠系的平均距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壤类型上所占面积百分比,分析了渠系及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对灌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在距离渠系较近处,由于长期灌溉,再加上灌排设施不配套,地下水位逐渐抬高,导致盐碱地比重明显增加;在距离渠系较远处,受到水源与水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耕地比例的下降和荒草地比重的上升。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本...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渠系分布 土壤类型 灌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贡璐 张雪妮 吕光辉 韩丽
以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为靶区,选择8a棉田、30a棉田、人工林、天然林、荒草地、撂荒地及盐碱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选择土壤含水量、容重、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7个理化指标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等5个酶活性指标进行实验室分析并解析其分异规律;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评价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划分等级。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天然林>人工林>8a棉田>30a棉田>撂荒地>荒草地>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